惊叹于余途的眼光和脑袋
惊叹于余途的眼光和脑袋——喜读《余途不多余》
冰 子
4月25日中午,刚收到北京作家余途赠送的签名本《余途不多余》,我就赶紧带上,在公交车上一篇篇开始阅读学习了!
该书印刷精美,图文并茂,颇吸人眼球。余途是我近年结识的作家朋友,他的新书读来觉得很亲切,也就有几句话要说,兼表谢意。
作者平时经营一家公司,而写作只是他业余的事。由于他的勤奋,终于积累了数年的辛劳,出版第二部文集,实属不易。书中不少篇章是在他平凡的工作与生活中提炼的,以敏锐的眼光观察,以睿智的脑袋感悟,很具对社会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书里有些篇章留下了不少历史社会的小小缩影,感悟的乃是人生真谛,不失有可供人再读再思的东西。如《出汗》十分真实地印证了人有时是很难机械地以表面现象来判断的;《恋爱中的女人》为了与余途在一起的时间多一点,而让机票变成一张纪念纸,写出了人性的执著与复杂……所有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好像不是坐在空室里所能编造出来的,果真是作者从现实生活提取的真实素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信性和感染力。对于这些人物或情节,作者所能表达的文字并不多,但总能抓住某些精髓,运用速写与素描的传神笔法,使人读了留下深刻印象。
再如《甘蔗法则》《梦想》《分蛋糕》等篇,均是难得的佳作。关注生活,关注人的内心,遵从内心的召唤,用寓言文学的手段来思考生活,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如此朴素而精辟的阐述,澄清了我们长期以来对寓言的一些粗解或者误解。这些作品给予我们观察生活的视野,思考生活的力度,表现生活的气度。这都说明作者在对日常生活方面的思考是下了一些功夫的,也获得了自己的一定见解。
泰戈尔曾说过:“从孩子的眼睛里能找得到天堂。”是的,孩子的眼睛常能发现简单事物和平常生活中的真善美。余途的眼睛多么像孩子,他一路行走一边思考,记录下大智如愚式的文字,反映生活百态。他的作品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短小精悍,可读性强。作者在《尾声》里这样说:“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大寓言,有很多故事,有很多道理,有人在演绎,有人生发出感悟。”相信这些作品在给读者带来新鲜阅读体验的同时,还能给人们带来许多哲理的思索。足显他对文学对生活的执著与热爱,可谓矢志不渝。
书名《余途不多余》,不俗。正是由于作者对火热生活有着一片锦绣情怀,于是有了一双审美的眼睛去感应身受,多姿多彩的乡土人情,不仅了如指掌,还颇富别有洞见,果真是生活的深入,提供了他写作的源泉。
《余途不多余》一书中,有余途所观察的人间百态和余途所思索的人生真谛,读读它是不会使人失望的。
2010\5\1
嘿嘿,说了我想说出,但又说不清楚的意思。
冰子熊爷,我把印着我脑袋的照片给了晓舟,晓舟发上研讨会主贴了,就这么一个脑袋一双眼,没什么特别。我刚摸了一下脑袋,哈,还在……谢谢冰子。
鼓掌!
:victory:
确实是大眼睛、大脑袋!!: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