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余途 樊发稼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0-5-2 10:37 编辑我读余途(之一)
樊发稼
1
“我是余途,余途不是我,于是有余途寓言。”
仅十六字,其本身就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
它恐怕是世界上最精短的微型寓言了。
它道出了包括寓言在内的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2
余途是飘者。他满世界“飘飘飘”。
他的寓言是“飘”出来的。
余途是行者。他跋涉于城镇乡村、大漠远洋、海内域外。
他的寓言是“行”出了的,走出来的。
3
余途是大经理。在公司里,他是果断威严的将帅,是发号司令的指挥者。
2006年寓研会年会上,我目睹他认认真真地跑腿,抄写,布展,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会务琐事。他的身份是小“兵”,形同引车卖浆者流,他是被指挥者。指挥者是马长山。
长山斯时是寓会“经理”——
余途为马“经理”悉心开车。尊马“经理”旨,余途将他豪华的会议室屡作寓会办公会议会场,余途麾下为会议周到服务,会后为与会者提供免费工作午餐……
啊,余途本身就是一篇动人的故事,一则感人的寓言!
4
我赏读余途新著《余途不多余》,情不自禁大书于扉页:余途了不起!
全书152篇作品,篇篇可读,有的寓意极为深厚,耐人反复咂摸,一旦领悟则欣然忘食(亦有平平者,下文谈及)。
余途文字功夫,煞是了得。朴白、干净、洗炼、惜墨如金。
余途是个有心人,他对于生活始终保持着一颗明敏发现的赤心。他心的原野上时刻盛开大爱之葩。
余途的心柔软而充满阳光。
余途是作家,又是睿智的思想家;
余途是商人,又是不凡的哲人。
5
余途创作凡三十年,作品散发诸报刊。至今结集问世者,仅两册,且不厚。他为人低调,长久不为文坛广知。可实实在在他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
“世有伯乐,尔后有千里马。”诚然,信然。
首先发现余途这匹千里马的是马长山,而后是叶澍。
谢谢马、叶两公!
谢谢余途!
2010年5月1日于北京
期望拜读樊老的之二!:loveliness:
真要表达,我不知如何表达。
想起30年来对寓言的选择,对文学的执着,得老一辈作家评论家的肯定,我心安然。
吾当自知,吾自知,人很渺小,世界很大。
首先发现余途这匹千里马的是马长山,而后是叶澍。-----发哥,蝉不敢说"发现".历史已记下长山一笔,人所共知:老马识“途”;P
首先发现余途这匹千里马的是马长山,而后是叶澍。-----发哥,蝉不敢说"发现".历史已记下长山一笔,人所共知:老马识“途”;P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5-1 11:40 ↶
这么说,几千年前就“老马识途”了!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的领导们,都是爱才、惜才的伯乐,好人多多。
身在此会,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victory:
“世有伯乐,尔后有千里马。”诚然,信然。
我这个伯乐还是樊老师发现的。
樊发稼
本帖最后由 樊发稼 于 2010-5-1 15:19 编辑长山:
你是伯乐还是千里马?
你是一身二任:既是千里马,又是伯乐。
你和鹤爷的《流星雨》咋样了?我的小序可将要在某小报上发表了!
我动用编辑程序,不果。
特此更正。
老马识“途” :lo
途中有"树".吾辈阴凉.
学习各位老师的认真精神。
问候樊老师!
;P;P;P
谢谢冷月问候!
我读余途(之一)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0-5-2 09:53 编辑
樊发稼
1
“我是余途,余途不是我,于是有余途寓言。”
仅十六字,其本身就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
它恐怕是世界上最精短的微型寓言了。 ...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5-1 10:40 ↶
发稼兄此文,蝉细读数遍,有读必有“感”,有感必后思。蝉斗胆整个蝉批版出来,也唯有发哥文,蝉敢说敢言,信也!
>蝉批版
我读余途(之一)
樊发稼
1
“我是余途,余途不是我,于是有余途寓言。”
仅十六字,其本身就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现在大家一起在解读出它的寓意。
它恐怕是世界上最精短的微型寓言了。——注意:别人怎么说都可以,你说就不妥,樊发稼说更不行!
它道出了包括寓言在内的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专家之言:victory:!此规律鲁迅道得很清,很明。如此兔即彼兔,即无文学。“我是余途”——陈本人;“余途不是我”——陈笔下之人,严格说应是“是我非我,我中有他,他中有我”;“于是有余途寓言”——以一个人物、动物将作品串起来,古而有之,季老所译那部古印度寓言集,“余途”是只“猴”。当代寓言中瑞云兄、金鼻兄、凡夫兄等(乃至发哥的“呆人”)均有此举,他们是借用“那人”的智慧和幽默作一个符号。“余途”有别,其非借用,他是余途自生的孩子,袭用了父名。于是蝉一直在想:“余途”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符号?蝉问过兔,他没细想过,“余途”不像前面所说的借用来的人物那样鲜明,让人一目了然,得读完他的两本书才有答案,蝉在读,再听。已有人在向我们介绍了,他是个脑袋好使的城里人,用一双智慧的眼睛,盯着他身边的人和事,他在心里赞赏,抨击。。。。。。蝉还在读,再听。特别想再听发哥说,理论家才有本事让兔也会发出感叹:知子未必莫若父!:loveliness:
空时再接下去批,世上就是这样怪,不懂的敢批懂的,外行敢教內行,想起一句话:“我是大老粗,我怕谁!”蝉;P
“我是余途”——陈本人;“余途不是我”——陈笔下之人,严格说应是“是我非我,我中有他,他中有我”……:victory::victory::victory:
研讨要像蝉,发狠“叫”劲,才会越研越透。
樊发稼
6
《余途不多余》全书152篇短作,各自独立,又共有一个“角色”贯穿其中,这个角色名叫“余途”,这个叫余途的人物,是作家余途的化身,他是个智者,智慧人物。
书里的每篇作品,既是寓言,也可看作是哲理小品,或者微型小说乃至闪小说。(硬要给文学作品划为何类,有时没有什么意义。我赞赏白猫黑猫论,只要作品好,感人、启人、激励人,叫它什么并不重要)。整本书、整部作品,是个“系列”,是个整体,论字数,算是个“中篇”吧。
7
《余途不多余》开卷一篇:《半杯牛奶》。此乃不可多得之精品。
取材于平凡不过的日常生活,用的是极为朴实的叙述语言,却有深意在焉。
小孩子面对半杯牛奶感到有些失望,合情合理。作家抓住这点并拿此说事,自然贴切。
小孩子听了长者、大人“余途”的第一段话似懂非懂而表现为“若有所思”,显出作品清晰的脉络和严谨的层次。
由小孩子的“若有所思”,引出“余途”进一步说出隽永深邃的箴言:“对于满杯,半杯是多和少;对于空杯,半杯是有和无。”此时“余途”的发话对象已不仅仅是小孩子,而是世上千千万万听众和读者。
作品给人们留下极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并在思考中获得各自的警示和启迪:关于生活,关于事业,关于利益……
8
第二篇《水晶球》亦佳,寓体甚新,寓意很深。只是没有一定生活经验和丰富阅历的人,在接受上可能会颇费思量。更遑论入世未久、天真烂漫的孩童了。结段“余途概括道”句中“概括”两字可删。
第三篇《镜子的作用》似稍逊。在“镜子”上做文章,此镜非彼镜也。又像是说主客观之异?恕我未能领悟出作品之深层旨意。我尝建议删去最后一句“余途悟,自己就是镜子”,又怕误伤了作品之“筋”。
第四篇《准备着》较浅,失之于并无新意,窃以为。顺便说一下,全书正文标题无一例外均加上不规范的引号,版面设计者或以为可以醒目。人戏称我为“评奖专业户”。我断言,此书若参评全国大奖,这一技术失误必逃不过评委的法眼,遭严重“扣分”;若是参评出版奖,说不定仅由于这个“差错”被取消评奖资格没商量。果是,则真应了一句话:弄巧成拙。
9
《余途不多余》。余途不多余。
当今文坛,多余者多,逐利者众,致此坛不怎么祥和,不太安宁。
余途真的一点不多余!
余途越多,文苑之花越香、越美、越艳丽。
噫吁嚱,吾老矣!朽矣!——德高艺馨撰妙文、锦心绣口著华章,寄厚望于余途们。
10
我们各有自己的朋友。
我们共有一个朋友——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
寓会是我们共同的组织。即使哪天这个会里出了一个不合格的会员,我也决不以“不与为伍”为由退会,绝不。我注定是寓会的终身会员。
——对不起,我说到题外啦,赶紧收住。
谢谢大家!
2010年5月2日于北京
发稼附注:《我读余途》原想“之三”、“之四”、“之N”继续写下去,就教余秘及诸寓友。因有别的写作任务,只好暂告结束。有点虎头蛇尾,真对不起大家,实在抱歉。
樊老师辛苦了!:victory::victory:
欢迎蝉爷狠狠地批!:):loveliness:
欢迎蝉爷狠狠地批!:):loveliness:
樊发稼 发表于 2010-5-2 14:29 ↶
樊老,蝉狠批的目标应该是兔,不应该是您,我和您一道欢迎!:hug: :hug:
叶澍老师叫蝉爷,余途老师叫兔爷,发稼老师叫什么爷呀?哈哈!
叶澍老师叫蝉爷,余途老师叫兔爷,发稼老师叫什么爷呀?哈哈!
晓梦 发表于 2010-5-2 17:17 ↶
樊老比较有朝气,所以,蝉爷一般叫他“发哥”。:lol
蝉深谙“批”之妙,要批就批大人物,名人,出名就快!蝉曾与某粉丝成群的中青年作家、上海教授有一争,他靠批鲁迅、钱钟书成名,蝉说:我教你一招,逮住“马咳兔瘟”“托儿师太”好好地批一批,在国际文坛出点名。:loveliness:
蝉深谙“批”之妙,要批就批大人物,名人,出名就快!蝉曾与某粉丝成群的中青年作家、上海教授有一争,他靠批鲁迅、钱钟书成名,蝉说:我教你一招,逮住“马咳兔瘟”“托儿师太”好好地批一批,在国际文坛出点名。:lov ...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5-2 20:26 ↶
{:2_36:} 俺只有大笑啦!
“马咳兔瘟”“托儿师太”你们要小心嘞!
蝉深谙“批”之妙,要批就批大人物,名人,出名就快!蝉曾与某粉丝成群的中青年作家、上海教授有一争,他靠批鲁迅、钱钟书成名,蝉说:我教你一招,逮住“马咳兔瘟”“托儿师太”好好地批一批,在国际文坛出点名。:lov ...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5-2 20:26 ↶
那一段时间,蝉爷外出,突然冒出个柳江司机,嘿嘿;P
那一段时间,蝉爷外出,突然冒出个柳江司机,嘿嘿;P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5-2 21:51 ↶
柳江司机把熊搞得好惨。估计也是想借熊的世界特级保护动物身份出名吧。:shutup:
>蝉批版
2
余途是飘者。他满世界“飘飘飘”。
他的寓言是“飘”出来的。——一语中的:victory:然飘者成群,行者无数,“余途”仅一,何以他能飘出作品?尽入眼底的大千世界,在他心里起了何种“化学的变化”?“飘”出的是何种人文的情怀?深知余途,方知“余途”,蝉在读,再听。特别想听识“途”老马的啸声:loveliness:不过,要让蝉听罢叫“知了”,老马得费点心。:handshake
余途是行者。他跋涉于城镇乡村、大漠远洋、海内域外。
他的寓言是“行”出了的,走出来的。——此评为“樊风”一例:victory:何为“樊风”?简言之:理论家的目光与水准、诗人的激情与笔调。
“世有伯乐,尔后有千里马。”诚然,信然。
长裙雨孩 发表于 2010-5-1 13:45 ↶
蝉得找个大点的人物来批一下,让名出得快点!“世有伯乐,尔后有千里马。”此言谬也!其谬在于唯心论!千里马存在于先,伯乐识之在后,二者岂能颠倒!!“世有伯乐,尔后有千里马。”此言是中国长时期的悲哀!千里马不遇伯乐便碌碌无为之痛,非一马之痛,而是神州之痛,社会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