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二秋树 发表于 2010-04-30 17:59

转《百度贴吧》:余途不多余

余途著、令狐大葱绘 现代寓言插图本《余途不多余》新书上市117.24.241.* 1楼

余途不多余
西沟散人

《余途不多余》是作者余途继《余途寓言》之后的第二本作品集。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书中的每一篇短文都有作者余途的身影,他在行走,他在思考,他有爱,也有无奈,他有困惑,也时有所悟……
在这薄薄的一本书里,我们看到余途在城市的街道,在乡下的田野,在无人的孤岛,在雪山,在河岸,在海边,在寺院,在工厂,在大学,在机场,在赛车场,在采石场,在助残活动现场,在镜子前,在理发馆,在电梯间,在餐桌边……
我们看到余途与小孩,余途与老人,余途与男人,余途与女人,余途与警察,余途与路人,余途与家人,余途与朋友,余途与同事,余途与邻居,余途与自然,余途与自己……
我们看到“余途看见”,“余途听说”,“余途想”,“余途问”,“余途答”,“余途说”,“余途悟”,“余途又悟”,“余途感悟道”……
《余途不多余》是“都市心情书系”的一种,是有趣的故事,是朴素的哲理,是精辟的格言,是隽永的诗篇,是余途式的寓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每一页都有令狐大葱绘制的彩色插画,与作者余途的文字相映生辉。这样一本书,拿在手里,你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一页页读下去,你心灵的天空也变得辽阔而明朗。


2010-4-30 14:41 回复  
117.24.241.* 2楼

一本不多余的书——读《余途不多余》

作者:冷月潇潇 提交日期:2010-3-14 9:46:00 | 分类: | 访问量:177  


匆匆读完图文并茂的《余途不多余》一书,其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意蕴深刻的生动故事,惜墨如金的语言艺术,相得益彰的图文互释,……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绝不是一本多余的书!

作家余途曾说:“我是余途,余途不是我,于是有余途寓言。”这句似乎有些悖论的话,让不少人迷胡。其实,这句话中包含三重含义:“我是余途” ——本我,即以余途为笔名的作家陈唯斌,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余途不是我”——超我,指外在于作家的一个虚构的寓言化人物余途;“余途寓言”——文本,指由作家余途创作的寓言化余途的故事。

余途形象的问世,是上个世纪的事,最早出现在《余途寓言》里。多年前,著名寓言作家马长山在《我看<余途寓言>》中对余途形象曾高度肯定:“塑造了一个连贯性的系列人物。这个人物的喜怒哀乐、智慧与愚蠢、追求与反思,都是我们当代人的真实写照。如果作者沿着这样的路子走下去,可以预期,中国当代寓言也会和小说、戏剧一样,出现令人难忘的角色.这应该是作者和整个中国寓言界的追求。”《余途不多余》一书的出版,印证了马长山先生的断言。一个血肉丰满的典型形象横空出世了!作家余途没有辜负马长山先生的期望。

让人过目不忘的余途形象的成功塑造,无疑是《余途不多余》一书的最大亮点。在平凡的世界里,那个叫余途的普通人,活着,爱着,恨着,观察着、思考着、追求着、感慨着、行动着……他绝不是生活的旁观者,而是在场者。他以爱、以真、以善为圭臬,介入生活,努力将凡庸的生活导入向上之路。他爱着自然,在享受自然的恩赐的同时甘愿接受自然法则的约束;他爱着生命,珍惜生命成长的每一个过程;他爱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关注人与人共同命运的任何话题。他的那些行为与言语,看似多余,其实并不多余,值得我们去细细琢磨。

《余途不多余》一书,由158个贯穿着余途这一角色的系列故事构成。这些故事,题材极其丰富,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教学怪圈》对当下教育存在问题的深入反思,《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对两性差别的洞幽烛微,《助残日》对一日助残式作秀现象的犀利针砭,《意志与惩罚》对非法刑讯逼供的尖锐质问,《平常难平常》对“平常不平常,平常难平常”世象的形象揭示,《甘蔗法则》对管理工作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谆谆告诫……每一则故事看似平凡,实则颇有深意,耐人寻味。试看《半杯牛奶》:

小孩子需要牛奶,接过盛奶的杯子,见只有半杯,有些失望。
余途对小孩子说:“你看到半杯奶,不要仅仅觉得杯子上半部分是空的就失落。要看到杯子的下半部分是实实在在的牛奶,而充满希望和感激。”
见小孩子还若有所思,余途接着说:“对于满杯,半杯是多和少;对于空杯,半杯是有和无。”

余途对“半杯牛奶”的言说,充满智慧,发人深省。“半杯牛奶”如此,生活中的其它事呢?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是消极视之,还是积极视之,境况迥异。

又如《真言》中由于真言酿成的悲剧故事让人唏嘘。众所周知,真话是最可宝贵的。然而,倘你以为任何时候都要讲真话,则大谬矣。其实,生活中往往充满着悖论。

好的作家无不精心打磨语言。在本书中,我看到了作家余途的追求与努力。惜墨如金,以少胜多,言简意赅,是本书的又一特色。书中故事,无不精短,长的仅几百字,短的甚至仅几十字。作家善于发现生活中有意味的闪光点,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讲述着一个又一个耐味的故事。试看《男人和女人的差别》:
余途在电脑前工作,接女人电话。
女人问余途:“你想我吗?”
余途一边说:“想。”一边在电脑上写着工作日志。
女人在电脑前工作,接余途电话。
余途问女人:“你想我吗?”
女人说:“想。”女人电脑上写的都是“想”。

作家撷取情侣间打电话的一个片断,杯水兴波,虽寥寥几十个字,却在在彰显着两性的区别,意味隽永。

此外,本书中一文一图,短小精悍的故事配上精美耐味的漫画,读文悟哲理,观图润心灵,图文互释,相得益彰。

纵观《余途不多余》一书,不特“余途”不多余,此书亦绝不多余,值得读者去阅读与深思。



2010-4-30 14:45 回复  

二秋树 发表于 2010-04-30 18:01

很想参加研讨活动,网上一搜,出现了二位老师的文章,转于此。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4-30 21:17

很想参加研讨活动,网上一搜,出现了二位老师的文章,转于此。
二秋树 发表于 2010-4-30 18:01

很想参加的意思,就是决定参加了:handshake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loveliness:

贺维芳 发表于 2010-05-01 07:05

也想参加,可是,正忙着生邮局工作人员的气呢!他们把《余途不多余》送哪儿去了?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5-01 07:29

也想参加,可是,正忙着生邮局工作人员的气呢!他们把《余途不多余》送哪儿去了?
贺维芳 发表于 2010-5-1 07:05

那你就再等等,还早着呢,今天刚开锣,还有20天时间。如果过几天还没收到,那就得请兔爷再补寄了:handshake

余途 发表于 2010-05-01 08:56

也想参加,可是,正忙着生邮局工作人员的气呢!他们把《余途不多余》送哪儿去了?
贺维芳 发表于 2010-5-1 07:05

书在国内跑有快有慢有得有失,别真生气,实在不行,让熊送,至少没人会从他那里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