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04-02 23:18

走进房市

本帖最后由 张鹤鸣 于 2010-4-3 22:19 编辑

走进房市
    因杭州师范大学邀请,我偕夫人洪善新赴杭。又因为离讲座还有一天时间,小女儿张贝易准备引领我们去看几个楼盘。

    坐在出租车上,夫人跟司机谈起杭州的房价,司机不耐烦地说:“房价高低跟我不搭介,我管它干嘛!”这是一个外地来打工的司机,他做梦也不会梦到有一天赚了钱可以买房子。倒是去杭州师大的路上,开出租车的司机是正宗的杭州人。他很健谈,见我们有购房的意向,便向我们介绍了杭州几个品牌楼盘价格。全国两会提案,最多提到房价过高,遏制房价呼声很高,而房价的涨风比呼声更高。最近,一个楼盘刚刚推出,还画在图纸上,就要5万1平米,结果购房者半夜起来排队,交100万先挂个号,一下子抢购一空,乖乖!

    司机说:现在买这些品牌楼盘的都是讲“鸟语”的外地人,特别是温州人。如今,住到市中心来的大多是外地人,杭州人则被赶到边缘来了,因为市中心房价高,买不起。也有例外的,一是当官的,二是上辈富有的,三是马上要结婚的。不过,司机说特别佩服温州人,温州人聪明能干,善于扑捉商机,而且团结,常常抱成团,形成气候。杭州人、上海人虽然层次高,但自私自利,联合不起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局面是长期形成的,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

    后来,我们到了杭州师大,见到了文学社社长虞赛赛,她曾经是双羽培训学校的尖子生。全面优秀,不巧的是高考时生了一场大病(经省招办批准1人单独开了一个试场),水平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进了杭州师大,自然很快冒尖了。她说妈妈为她买了140平米的一套房子,邀请我们住在她家。我们到了赛赛的新家,很不错的房子,朝向好、采光佳,简单装修了一下。买来时6000元一平米,现在已涨到16000元一平米。我想,这又是温州人的高明之处,读4年书,学校附近安个家,多方便!等毕业后,房子一转手,还可以赚个数百万呢!

    再说小女儿吧,她是温州市“五个一”的后备人才,国家允许她脱产再赴中国美院深造。她一边求学一边炒房,去年底在一个新开发的旅游景点买了一套房子,才几个月便升值了。等我们赶过去打听时,全卖光了。女儿去年曾告诉我们,杭州“春江花月”楼盘环境很好,买一个小套晚年休养很不错,女儿看中了一套,18000一平米可以买下。我觉得杭州气候不如温州,不感兴趣。再说,去年是最忙的时候,怎么走得开啊。这次既然到了杭州,顺便也去“春江花月”参观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是杭州规模最大、绿化面积也最大的一个楼盘。我们转进小区的中心花园,竟然迷路了,转来转去,只听蛙声鸟声一片,却找不到出口。好不容易才回到会所大厅,再往里走,便是室内恒温游泳池和室外游泳池,还有免费的健身房。二楼有餐馆,三楼有咖啡厅,顶楼有烟花观礼台等等。一比较,瑞安最好的楼盘全都黯然失色了。夫人最喜欢蛙声鸟声,我一看到游泳池就乐了。赶紧让女儿再去打听一下,原来卖18000元一平米的那套房子现在(相隔才数月)竟然升到了34000元一平米!我的天!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4-02 23:34

住到市中心来的大多是外地人,杭州人则被赶到边缘来了,因为市中心房价高,买不起。

武汉的拆迁户,如果想住好一点的房,就都到郊区去了——因为经济适用房都盖在那儿。

马长山 发表于 2010-04-03 21:45

赶快买。马上还要涨。

我没有钱。去年孩子想买房,在西五环内买了个小的(只付了20%款),这一年(整整12个月)涨了近70万,每月还在涨。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04-03 22:10

听马老师的!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04-03 22:21

去年底出手跟现在出手要多花100多万。冤!

马长山 发表于 2010-04-03 23:14

我现在住的是2003年买的,大概3500吧。目前13000.在北京是涨的慢的,因为交通不好。靠近六环了。可是马上要通城铁了。通了以后估计会到20000.

等到25000我就卖掉。到外国买大房子住。我订了一个免费的电子杂志,各国房价。每隔2天一期。刚刚看到中美洲萨尔瓦多靠近大海的别墅不到10万美元。

余途 发表于 2010-04-04 01:14

买了房的希望房价涨,没买的希望房价别涨,准备买的希望先跌后涨。天难如人意。
美国的房子在跌,日本的房子在跌,中国的房子什么时候跌,我不知道,天知道。

长白岳桦 发表于 2010-04-04 08:49

要想买房就要心甘情愿当“房奴”。呵呵,还是农村好呀。一派田园风光,买100平的楼房也就10万元左右。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4-04 12:51

今天回老家(武钢周边)扫墓,看到乡里的亲戚都在种房子。其中一个80多岁的同族大哥,一家就盖了三幢楼。我和这个大哥开玩笑说,你这样盖楼,要是拆了,起码要得1000万吧?他笑了……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04-04 18:11

政府在遏制房价,办法就是收税。谁炒房高额收税,我上面说的这套房子去年的税收是1万多,现在要17万多,你们不是说房价太高了吗?政府已经进行惩罚了。问题解决了吗?没有,实际交易过程中,这17大板全打在购房者的屁股上!炒房者毫发无损。就连双方的中介费也全加在购房者身上。政府的“遏制”让购房者雪上加霜,而政府在冠冕堂皇的干预中大捞了一把(何乐而不为啊!)。政府的介入对高房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的“遏制”你能指望房价下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