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寓言的寓言(严文井)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10-3-24 17:16 编辑找严文井的寓言,发现几本书中都有这篇文章。我看过一些文友的理论大作,发现都爱引用严文关于“魔袋”、“桥梁”、“钥匙”的比喻,便想推荐到论坛。可在网上找了半天,也没发现完整的电子版。想到如此好的经典,居然这样,不禁有点悲哀。于是,花了点时间将其敲了出来,和大家一道分享。
关于寓言的寓言 严文井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可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寓言本来是来自普通人的言谈,几乎任何人的一生中都能讲一些聪明话,有的就是寓言;有心的诗人和哲学家听见了,就用文字把它们记了下来。历史这个巨人很喜欢这些记载,就把它们珍藏起来。以后,当普通人从书中再看见寓言的时候,忘了这是自己讲的,不禁大为惊讶,叫道:“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珍宝呀,这样光辉灿烂!”
寓言是慷慨的。当童话请它帮助的时候,它就到童话那里去;当小说请它帮助的时候,它就到小说那里去……所以,现在我们从童话、小说、诗歌、戏剧里都可以看到寓言的影子。
寓言又是谦逊的,当一个刊物请它去做客的时候,它就等各种长篇大著都坐下之后,悄悄坐在补白栏里。
寓言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它长得又矮又小,说起话来却很逗。它虽然年纪很老,孩子们却把它看成是平等的同伴。因此,比较起来,它喜欢到儿童刊物那里去做客。当然,它还是同样谦逊,等小说、童话都坐下之后,它才找一个角落坐下。它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而从不炫耀自己,也不指望从别人手里得到什么。
我想,寓言作家也是具备这样的品质的。
他们能够耐住寂寞,坚持在漫长的小路上不断跋涉。他们不断地歌唱,声音从来不很响,然而在那些断断续续,可又连绵不绝的乐句当中,悄悄搀进了点点滴滴的眼泪和血液。
可能每一个诚实的人都是这样。
他们也唱,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声音。不论多或少,他们都有东西要表达。可能每一个人都是寓言家。
寓言,正在生活里不断行走,成为我们每一个的伴侣。
也许,这就是一种预兆,一种好的预兆。我们正在复兴的整个文化,正在走向另一次繁荣。寓言可以成为预兆的预言。
——选自《儿童文学》1982年第4期
: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