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01-27 20:22

记一件滑稽的事——正月初一扫大街

本帖最后由 张鹤鸣 于 2010-2-1 14:31 编辑

《记一件----的事》也是学生们常常要做的作文题,我试写了一篇,发到论坛,请提修改意见。谢谢!


    记一件滑稽的事                                                  —                                                      —                                    ——正月初一扫大街

                                    

     根据我们家乡的习俗,大年初一是不可以扫地的,但我们一帮小男孩却偏偏在这一天扫大街。别以为这是学雷锋做好事,那时,家乡刚解放,还没听说过雷锋这名字呢。那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吃错药了?不是的,其中的奥秘还得从头说起呢——

     解放初,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倒是挺轻松的,平时和假期的作业也不怎么多,但文化活动项目没有现在丰富。所以到了年关,孩子们刚收到爹妈给的压岁钱,便悄悄去“赌博”,其实只是“小赌赌”,等到爹妈给的压岁钱输得差不多时,也就歇手了,反正春节去亲戚家拜年,还可以收到一笔压岁钱。

     有一天,快吃中饭了,还不见大哥的踪影,妈妈让我去找。我估计大哥到水碓阁“小赌赌”去了,便急忙赶过去。

     大熊家的水碓阁农闲时很清静,是孩子们打赌的好去处。不过,解放初的民兵可厉害了,连这些“小赌赌”也不会放过。有一次,民兵听见这个阁楼上有人打赌,可是把门敲开后,里面空空如也,见鬼了?“小赌赌”的孩子们偷着乐,都说这个阁楼最安全,四周是田野,如有民兵来捉赌,望风的人远远就会发现,躲避的时间绰绰有余。……

     闲话少说,先说我到了水碓阁,见到大哥他们赌兴正浓。孩子们不会麻将,赌的是“牌九”,“天王啊!地王啊!”喊声震天。我也不便催大哥回家,只是站在他身后,默默为他祈祷,希望他多赢钱。

     俗话说,有一利必有一弊。虽然水碓阁四周开阔,便于瞭望,但如果有民兵监视,也最容易发现目标。那一天,民兵们见许多孩子往水碓阁而去,知道“有戏”,便悄悄包围过来。而望风的小家伙因为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竟忘了自己的“望风”任务。直到民兵开始敲门时,阁楼里才手忙脚乱起来。大熊叫大家镇定,然后移开床底下的活动板,指挥一个个往下滑。才下去一个,就传来喊声:“别下来了,民兵在这儿候着呢!”完了,暗道机关被识破了!

     就这样,参赌的孩子被一网打尽,身边的“赌资”全被没收了。然后民兵队长逐一登记姓名,轮到我了,我说我没赌。“没赌来这儿干吗?”“看我哥哥赌,希望他赢钱!”“你是财神爷啊?也要登记!”我大哥忙为我解围:“我弟弟来催我回家,不关他的事。”队长凶巴巴地说:“他自己都承认在看打赌,你还想替他说情?”然后又转身对我说,“三场不可入,懂不懂?”用现在的话来说,“三场”是指“黄”、“赌”、“毒”三种场合。但当时我还小,半懂不懂,竟无言以对。于是,也被列入了“黑名单”。

     这时,民兵队长又发话了:“光没收赌钱不行,还要处罚!——大年初一扫大街!”

    “啊?不行,不行!”众人哗然,都说这样太丢人了。只有大熊一口答应下来。民兵走后,大熊说:“只要不罚款就好。初一那天,咱们天没亮悄悄去扫一遍,等大家醒来时,咱们早就回家了。”大家都说这办法最好。

     谁知除夕夜要守岁,睡得很迟。初一那天,家家户户“开门炮”噼噼啪啪响了起来,我和大哥知道误事了,立马带上扫把赶到大街上。一看,空无一人,原来,扫大街的孩子们全都迟到了,过了好一会儿才陆续到齐。大家立即划分包干路段,动手打扫起来。这时,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尴尬得头也不敢抬。可有趣的是,行人们都用一种称赞的目光盯着我们看,有的说:“新社会的孩子不一样,就是乖,大年初一起来扫大街,移风易俗啊,好,好!”开门营业的商店老板见大街上干干净净的,高兴得噼里啪啦鼓起掌来。

     很滑稽是吧?原本是一次惩罚,却赢来这许多赞誉的掌声。我们扫得更起劲了,本来低着的头渐渐高扬起来,着实风光了一回啊!大街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高举起扫把打道回府,简直像凯旋的将军。

     大家都说:“以后‘小赌赌’也收手了吧,还是多做好事划算啊!”

桂剑雄 发表于 2010-01-27 23:08

这样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肯定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张老师辛苦了!
以下几处有必要修改一下:
一、有一天,快吃饭了……
时间交代得不是很清晰或不能让人信服。上一段说“年关一到,孩子们收到压岁钱”,后面却说罚“大年初一扫大街”——而按照常理,压岁钱一般是三十晚上才给的。如果把“年关一到,孩子们收到压岁钱”,改成“过年前,一些孩子已陆续收到压岁钱”,这样就上下照应了。(当然,也许各地风俗不一样)
二、三场不可入,懂不懂?
——哪三种场合,没有交代清楚,看不明白。或者索性改成“赌博的场合不可入,懂不懂?”
三、那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吃错药了?这事还得从头说起呢——
感觉到有点让人看得喘不过气来,看能不能这样改: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吃错药了?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01-27 23:18

我们家乡一般是家长给的压岁钱在年前,春节拜年再收亲戚的压岁钱。没表达清楚。改一下。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01-27 23:43

小时候,大人都是教育我们“三场不可入”,赌场是其中之一,还有两个场待查。谢谢熊爷!

余途 发表于 2010-01-27 23:59

熊爷的认真总让我想起憨态可掬这个词。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01-28 09:36

其实,用现在的话来说,“三场”指的是“黄”、“赌”、“毒”三种场合,不可介入,也不可去凑热闹。因为代代相传,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人们往往根据需要,随意变更。文章再改一下,说得明白一些。
     开头“听我慢慢道来”还得改一下,因为比较“老套”,学生都是这样写的。就是写人也会用“想知道我是谁吗?别急,听我慢慢道来。”最后,再来一个“这就是我,想和我交朋友吗?”所以,老师作示范创作,尽可能避开它。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01-28 10:14

熊爷的认真总让我想起憨态可掬这个词。
余途 发表于 2010-1-27 23:59

熊爷的意见非常好,促使我认真思考和修改,使用时放心多了。

张一成 发表于 2010-01-28 12:40

又要过年了~~

吴沁颖 发表于 2010-01-29 14:32

张老师,“小赌赌”是什么意思啊?

吴沁颖 发表于 2010-01-29 14:33

嗯,是挺滑稽的。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01-29 14:41

颖颖:“小赌赌”是指输赢不大,“大赌”就成千上万了,“豪赌”哪就是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了。

琳琅 发表于 2010-02-02 20:52

张老师的童年生活真的让我们羡慕不已!如果我们没有这么重的课业负担,但愿也能尝试一下这些愉快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