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黄岩石 发表于 2010-01-23 15:56

童年记忆

那一年,我特别温暖
邱来根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学。但在那个非常时期的非常年代,开学两个星期了,我尚未去报名。
不能去上学的原因很简单——家里穷。
父亲是当了十八年兵的复员军人,从小没种过地,人到中年,才学种田,在生产队里算不上强劳力。
“家里有七个人过日子,我一个人在生产队里挣工分,能让孩子去上学吗?”这是父亲回答老师的话,我只好躲在门后边流泪。但最后,父亲还是经不住老师三番两次地上门动员,终于答应我继续上学了。
去报名时,家里没有给我一分钱,须知那时国家也穷,远没有今天实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可以不邀费就能上学。好在有老师陪着,走在上学的路上,忐忑不安的心情才稍稍平静些。
“你就是邱来根,看看外面的红榜,你的名字公布在第一个,报名可是最后一个了。”在教导处,一位女教师对我开玩笑说。看着老师从衣兜里了取出钱为我报了名,感觉自己的脸早已红到了脖子跟,恨的是地上缺少一条缝,没法钻进去。但心里却洋溢着一股暖流,使我勇敢地向教室走去。
冬天说到就到,虽然迟到了两个星期,学习成绩并没有受到影响,最困惑的是一个冷字。白天还可以,教室里人多,有热气,不觉得太冷。但到了晚上,日子就难熬了,身子只好蜷缩着,双手放在胯下,时常冻得牙齿直打架。道理很简单,底下没有床垫,只有一张草席;盖在身上的被子也不知有多少年了,硬邦邦的。棉絮还有一大洞,据母亲告诉我,我两岁的时候,也是在一个冬天,他们都去干活了,把我交给祖母。乘我睡去的时候,祖母也去放牛了,临走前生怕我冻着,在我的脚下放了火坛子。可能因为被我踢着了,火坛里的木炭倒了出来,棉絮着火了。等屋顶上冒出了浓烟,祖母发觉家里可能出问题了,才匆匆赶回来。好在我命大,没有被烧伤,只是被絮被烧了一大片。从此,这个破棉絮也就陪伴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正当我迷迷糊糊地回忆破棉絮往事的时候,身上似乎有一股暖意,接着便不知不觉地睡着了,而且睡得很甜呢!
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被子上多了一条红毯子。时间虽然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但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着这条毯子的样子——毯子上有毛茸茸的绒毛,手摸着十分柔软,粉红色的绒毛中镶嵌着花纹图案,上面似乎有一股春风在荡漾。这种毯子当时人们称为“麻袋毯”。穷苦人家是不敢企盼的。而今天在市场却找不到了。
面对这从天而降的毯子,我百思不得其解,但又不敢声张,生怕同学们猜疑或是笑话。这条使我已经温暖了一个晚上的毯子,总得搞个水落石出吧!
上课前,我悄悄告诉老师说:“昨天晚上,我的被子上多了一条毯子,不知是从哪里来的?”老师对我说:“别问从哪里来的,这个冬天你就盖着吧!”
我望着老师那慈祥的面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了下来。这位老师姓孔,后来调到政府部门去了,直到他退休后,我们才重新见过一次面。但他的音容笑貌,始终刻在我的记忆里。
那一年的冬天,虽然特别寒冷,但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我都感到特别的温暖,至今仍有感觉。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0-01-23 16:01

太感人了。学习!

张传相 发表于 2010-01-23 17:53

真是太感人了,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