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名仕 发表于 2010-01-23 12:37

写给“中国教育”的发展建议

本帖最后由 名仕 于 2010-1-25 18:09 编辑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想先引用一下我今天上网看到的一则贴子。

贴子内容如下:

“标题:《70后、80后,小时候最渴望的东西》,内容:我小时候年年是“三好学生”,老师夸奖、同学羡慕、家长骄傲。可如今自己都三十好几了,还是个普通小科员,生活勉强温饱。倒是小时候那些成绩差、调皮捣蛋、被老师追着屁股骂的同学,现在一个个发了大财,想想就觉得憋气。有时候我甚至在想,咱们小时候那些三好生的评判标准是不是根本就在误导我们。”

看完这个贴,引我深思,想想从小学到初中,我唯一获得的奖状是在上初一时得的一张“学习成绩进步奖”,在之前,像什么“三好学生”,“学习积极分子”等奖状从来都是与我是无缘的,成绩差自不必多说,调皮那也是出名的,但伤天害理的事倒没做过。别人问我,后来如何从全班倒数做到全班第一,我说我只为争一口气。

再回头看看现在的教育体制,总以学生成绩来定学生“生死”,想起让我觉得可笑,学生成绩能否代表学生能力,现在人家找对象难道是看对方小时候成绩如何?应该不是吧,还不是首先要看对象的家境如何,不是我把这个社会说得太现实,而是这个社会现实的一面某些人还没有看到,谁敢跟我说,我找对象只看他人品如何,不看他家境如何,我佩服他!

在我认为“三好学生”不应该只是发给成绩好的学生,也应该发给有一项专长,值得培养的学生,现在这个社会“三好学生”不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反而在某一方面能有突出表现的人往往成了社会的中流砥柱,中国社会想赶上西方国家,如果不能把这一教育体制改变过来,难!不客气的话,难如上青天!

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庭、社会都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现在这个社会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学校考试考一百分不代表以后出社会能考一百分,智商高或许能给孩子找份好工作,但未必能给孩子一个好未来。在温州,我发现一个看似有点可笑的现象,往往大学生都在为小学或初中文化的人打工。

我渐渐发现这个社会不缺会读书的人,缺的是会用“脑”的人,我们的教育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孩子出生的时候不比日本、美国人傻,为什么成长后做出来的事情却不如人家,教育部门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同样都是人,为什么相差这么大,我们的基因不好?应该不是吧。






中国经营思考者·名仕博客
http://shenjielove.blog.163.com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0-01-23 14:39

太深刻了!可是我们很无力。:'(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0-01-23 14:39

太深刻了!可是我们很无力。:'(

黄岩石 发表于 2010-01-23 17:04

这是一个老问题,老大难。老师改变不了;校长改变不了;教育局长也无能为力......我想就是教育部长也无法改变这一局面。原因是教育有一个紧箍咒——考试、择业、考试。纵然是孙悟空孙大圣,观世音菩萨一念紧箍咒,你得难受得团团转。这种现象可责怪不得学校呵!

谢尚江 发表于 2010-01-24 09:36

这个问题地球人都知道,是高考的指挥棒啊!

张鹤鸣 发表于 2010-01-24 11:01

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积重难返,要想改变比搬移泰山还难啊!

名仕 发表于 2010-02-01 09:11

中国教育需要怎样的人?郑强教授榜样也!

琳琅 发表于 2010-02-02 20:57

6#张鹤鸣


我们这些小孩根本没自由了。其实我们现在的教育就相当于拔苗助长,是收效甚微的!与其做一个书呆子,还不如做自己想做的事。中国学生的命根就是分数呐!

名仕 发表于 2010-02-07 12:41

中国教育需要怎样的部门,云南教育厅榜样也!转变一考定终身,取消中考,而采取过程式、综合性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