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老不必讳言
人之老不必讳言智者很熟悉老许,问:“你已是老年人。
对人之老怎么想?”老许答:“你如此问,
让我如何回答你?我当然是老年人。
我已七十多岁了,还有些人不相信。
他们信我更老些。请你说说老年人。”
智者说:“人有初生,必有老年白染鬓。
这已是人之常情,不会有人不承认!
南宋诗人陆放翁,好在诗中写老人,
抒发老年的壮志,读来引动我的心,
‘不是人间偏我老’,是不服老的诗人。
“ ‘心如老骥常千里’,白发未除有精神。
‘老夫壮气横九州’,凛凛壮气惊人魂。
当他八十成须翁,《叹老》写出了真心:
‘镜里萧萧白发新,默思旧事似前身。
齿残对客豁可耻,臂弱学书肥失真。
“‘渐觉文辞乖律吕,岂违议论少精神。
平生师友凋零尽,鼻垩挥斤未有人’。
由此想到梁章钜,嘉庆进士放外任,
因病辞官归故里,屡有浪迹也斯文。
专心著述勤笔耕,活得从容自在身。
“手不释卷注疏证,心境宽松研学问。
著书多部有留存,《浪迹丛谈》三论深。
《浪迹三谈》有《十反》,老年之作有精神。
他不讳言人之老,垂暮之年言之真。
人之老不可避免,是应研究的学问。
“梁章钜用心思索,探究老年拿得准。
老年人诸多表现,比较对照须用心。
《十反》究竟说什么?一一列出判其真。
不记近事记远事,远视物清近视昏,
哭时无泪笑有泪,白日喜睡夜难耽,
“好行走难以久坐,爱嚼硬牙齿有劲,
寒日出暖日不出,茶多饮酒少问津,
不喜儿女喜孙子,大事不问小事问。
‘十反’乃反常现象,老人可对比自身,
常人可想老年人,老是必然须承认,
“何必讳言忌讳深?人来人世哭吟吟,
人至老年是必然,谓汝不信是愚蠢。
请琢磨十反现象,对照自己或旁人,
谁终生永葆青春?人至老年有悖论,
颠倒、乖戾、发牢骚,猜疑、暮气、很深沉……
“人生晚年的变化,莞尔之余须承认,
老吾老之人之老,是老人都会承认。
思考整个的人生,生老病死是人尘。
未老之人可思索:你到老时亦相近。
人之老不必讳言,理应正视引为训。”
老许说:“真是高论!问我未答是疑问。
你答引出来高论,这让我感叹为人,
你是智者超常人,更超过寓言诗人。
你说得以理服人,让我没法不承认:
人之老不必讳言,理应正视引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