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字
不知何时开始,人们投票、选举时常用“正”字来计算。一个“正”就是五票,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样计算,直观又方便,形象又具体,也非常有中国特色,而且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一个“正”字,笔画简洁,横平竖直,规规矩矩,没有点、钩、弯的城府,也没有折、撇、捺的算计。“真、草、隶、篆”难掩其本色,美术加工也不变“尊容”,而为人处世的道理正好与此相通。
在人生道路上,要坚持“正”,就是品行要端正,老实做人、踏实工作、认真做事。这些话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做到并始终坚持却不那么容易。人生道路曲折崎岖,有许多坎坷和岔道。特别是当你春风得意时,各种诱惑无处不在地向你招手,千方百计拉你偏离这个“正”。
在选举计票时,“正”的一笔笔横和竖叠垒起人们的信任与希望。得“正”最多者就是得人“心”最多者。
古语云:“政者,正也。”从政者必须以“正”为灵魂。理想要正、目标要正、做人要正、干事要正,绝不能搞歪门邪道。另外,还有不少带“正”字的词组:端正、纯正、公正、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清正廉明……
生活中,有人也获得过较多的“正”字,但后来慢慢地忘了给他“正”的人们,忘了人们对他“正”的希望,走向了正的反面。这样的事例已屡见不鲜,也着实让人心寒。
其实,不但当选者应该对得住这个“正”字,投票者又何尝不该认真对待这个“正”呢?你的一票就是“正”上的一笔,有了你一笔、他一笔才有了一个完整的“正”。因此,任何一笔都是至关重要的,切勿随意。
人一生中会碰到无数次各种各样的选举,无论是选举人还是被选举人,都该对得住这个“正”字。然而,更多的时候,是要写好自己心中的“正”,看一看“正”在你心中上一横是不是天,下一横是不是地;中间一竖是心,放没放正;小横是手,不要伸得过长;小竖是腿,要站得直才能立得住。
世间的任何事和人都在沿着“正”的轨迹向前发展,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问心无愧。
好,一身正气!
文/米米
他对父亲的全部印象,就是小时候家里的长板凳,和日记本里满满的“正”字。
放学的时候晚回家,就趴到长板凳上,被父亲长满茧的大手一下下打在屁股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和别家的孩子打架打得浑身是伤,就趴到长板凳上,继续接受父亲的暴力对待,委屈的紧了,他就掉眼泪,却咬着牙一声不吭;考试不及格,偷改了成绩单里的分数,被父亲发现以后,趴在长板凳上,一顿好打;……
小小年纪,却也知道记仇,每次挨打以后,他都会偷偷得在日记本里画上一笔,今天是一横,明天是一竖,横竖横竖横,“正”。每次划那一笔的时候,那力道总是大得好像要把纸划破,随后,那一笔就被泪水匀染开来。在他心里,他所写的每写一笔,都是人们所谓的父爱的流失,这满满几页的纸,是他对父亲满满的失望和满满的恐惧。
成家以后,他就很少回家去看父亲,印象里那个依靠一亩三分地过活的父亲,总是显得气势庞然,大手一挥,就是屁股上的一个大红印。日记本里的“正”字,把他和父亲隔了宽宽的一道沟壑。
有了儿子,自己也就成了父亲。有一天,儿子放学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一向准时回家的儿子却迟迟不见踪影。他想,也许是留下来打扫卫生了吧,可是也没听儿子说起要值日啊。是不是儿子不听话,被老师留下来罚站还是怎么的了,再等等吧。这一等二等的天就黑了,儿子还是没有回来,他越等越慌,思绪也不受控制地乱飘了,会不会是回来的时候遇到坏人了,回家的路上要经过的那条弄堂好像是挺偏僻的,还有还有,回家的路上是要经过那个十字路口的,放学的时候那里车特别多,别出事了吧……他抽着烟的手突然颤了一下,赶紧站起来找学校发的通讯录,打电话给别家小孩的家长,电话拨了一个又一个,可是得到的答复都是自家小孩已经回来,至于你家小孩,我们也不知道。电话打到后来,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耐心再等下去了。于是匆匆出门,循着儿子放学的路一直找过去,然后,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弄堂边上坐着,身上都是打架过后的伤痕。他一下子就站住了,拎过儿子仔细检查,发现没什么大问题后,原来只为言语不和就和别人打架,这提着担着的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皱着的眉头也松了开来。
晚上,他在日记上写到,今天,我第一次打了儿子,是一瞬间的念头,打下去的是我,可是心疼的还是我。担心他出事的心情重过了所有一切的念头,避开了他的伤痛处,却还是忍不住要给他留个记性。
他突然想起了小时候,于是翻出那本记着满满的“正”字的日记本。回忆起了那次因为晚归被父亲压在长板凳上打屁股的情景,终于也回忆起了进门时,父亲紧锁着眉头,背着手在屋里不停得踱步,看到他时是先拉过来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的。然后在挨打的时候,虽然他委屈得直掉眼泪,可是父亲似乎是将他的伤口刻意避了过去。所以那次,感觉并不是很疼。
静默了片刻,他拿起了橡皮,将第一个“正”字的一横擦去。
心里突然暖了一下。
他并不经常打孩子,只是偶尔在扮演严父的情形下,或者儿子犯了大错的时候。比如,儿子用了他小时候的伎俩,偷偷改了成绩单上的成绩。再比如,儿子春游去的时候嫌他给的零花钱不够,偷偷拿了家里的钱出去……他以一个父亲的身份,不怪儿子成绩不好,却不能接受偷改成绩单的行为,因为他已经明白那是品格的问题。他不怪儿子花钱多,却不能包容他的偷窃行为,即使是家里的钱,亦是将来偷盗的根苗……
当日记本里的第一个“正”字被擦完的时候,他决定回去看看他的父亲。
还是原来的房子,只是有经过年月的斑驳,泛黄,还有些许地脱落。他看着迎出门的父亲,突然感觉有些陌生,有些伛偻着背,有些花白了头,还有满脸的皱纹。原来那个高大的父亲竟然也成了一个瘦小的老头子,他的眼眶泛了红。快步上前,将手里带的保养品递上去。父亲笑着说,你很久没来了,现在人来就好,浪费这些做什么。
他搬出长板凳趴了上去,儿时还宽还长的板凳,现在有些摇晃地承受着他的重量。他说,爸,你再打我一次吧。
父亲伸出了全是老茧和褶皱的手,颤颤巍巍地,缓缓地,然后揉了揉他的头发,笑了。
(《学生阅读世界》初中版2009年9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