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锋寓言》序言、跋
本帖最后由 蔡中锋 于 2009-9-30 21:34 编辑《蔡中锋寓言》序言
文/孟凡荣
寓言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短小故事,自古以来就是广大读者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通常是用鲜活的人物、动物、植物的形象,来说明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以达到警喻世人的目的,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寓言是一颗特别灿烂的明珠,两千多年来,在人类文学史上诞生了很多杰出的寓言作品,其中最为西方社会所推崇的作品有四部,即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德国的《莱辛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号称西方寓言四大名著。寓言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相当盛行,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就包含了许多优秀的寓言故事。例如在《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典籍中,就运用了当时流行的很多寓言故事,其中“拔苗助长”、“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自相矛盾”、“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画蛇添足”等寓言故事早已凝炼成具有极强表现力的成语,成为了全民语言。
蔡中锋创作的这部寓言故事集,既从古今中外众多寓言名篇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又融入了时代的精神,既有较强的思想性,又有较高的艺术性。主要的有如下四个特色:
一是内容丰富多彩。这部《蔡中锋寓言》共分十卷,包括三百多个不同的小故事,涵盖了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有的是对贪官污吏的批判;有的是对不正之风的针砭;有的是对阴险自私的揭露;有的是对虚伪凶残的鞭挞;有的是对社会不平的抨击;有的是对懦弱懒惰的讽刺;有的是对聪明智慧的讴歌;有的是对勇敢斗争的赞美;有的是对劳动和创造的肯定;有的是对纪律和自由的反思;有的则是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等等。
二是寓意明确突出。在这部寓言故事集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三百多个小故事,阐明了三百多个大道理(寓意)。故事只是寓言的外壳,讲道理则是寓言的灵魂。这些道理无论是在文中直接点出,还是含而不露,作者所表达的主旨都是明确的、突出的。作者善于从一个个具体的故事中提炼出警世骇俗的至理名言,足以发人深省,具有鲜明的警世性,这也正是这些寓言的精髓所在,它是作者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性思考的结晶,体现着作者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和审美评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力量。
三是比喻形象生动。在这三百篇多篇寓言中,作者多采用象征比喻尤其是拟人的手法,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借此喻彼、借物喻人,把一些不易为人为所理解和不易被人所接受的道理、主张,寄托在一个个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故事中,将讽刺、比喻的功能,寄寓于一个个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的情节里,在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故事内,糅合了深刻的哲理、复杂的感情、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细致的人生感悟而又不失自然贴切,充满智慧地表达了思想、阐明了道理但又不失纯朴真挚,使这些小故事以其独具的艺术穿透力和思想感染力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四是故事简洁短小。蔡中锋同志所写的这些寓言,一般都较简洁短小。作者往往是从生活与自然之中截取一个最精彩的片断,并加以概括、提炼,有的甚至只用三言两语即把要阐明的道理或讽刺对象的本质揭示出来。这些寓言故事中虽有众多的人物或拟人化的形象,但作者都是只做简单地概括,只抓住其性格特征中最本质的一点,粗线条勾勒,不作细致地刻画;故事中虽然有生动的情节,但都不展开、不枝蔓、不做周到地描述,更不着意安排悬念和细节;故事中虽然多数点明了寓意,但都做到了言简意赅,从不进行冗长的说教和烦琐的议论;故事虽然篇篇不同,各有特色,但叙述故事的语言则篇篇简洁朴素,生动优美。
寓言是智慧的语言,是哲理的诗。著名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所以,寓言故事,不但大读者爱读,小读者也爱读。现代社会生活紧张忙碌,往往让人感到无所适从,而在身心劳顿之时,随手翻阅几则简短有趣、充满智慧的寓言故事,既能放松自己,又能开启心智,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蔡中锋寓言》跋
文/赵统斌
一场暴雨之后,天高地远,到处蓬蓬勃勃,敞敞亮亮。人也神清气爽,所有的热闷、黏稠、焦躁和积郁都一扫而光。独自一人,踱步在城市的边缘。不期然地,竟想起了中锋和中锋的寓言。
那是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村舍,树木,庄稼,全都笼罩在由炊烟织就的缕缕轻纱里。暮色苍茫中,是鸡鸭犬豕的交响。这种背景下的动物音乐会,就促我震醒,脑子里蓦然现出中锋的文字及文字中的动物和植物。特别是那些动物,神态各异,活灵活现,一个个挂着“比喻”或“象征”的牌子,欢快地向你奔来——这样,你没法不陶醉在中锋的寓言里……
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锋就开始写寓言了。那时我在一所大学教书,中锋在那里就读,我们便有幸作了师徒。谁都知道,学生多,老师不可能全都记下,能够记下、印象深刻并时常忆起的就更少,中锋就属于能够时常忆起的一位。在我最初的印象里,中锋并非“智勇双全”之人,也不是什么班干部。他镇日笑嘻嘻的,一副“中庸”的样子。有次班里搞文艺活动,中锋端了一粗瓷缸茶水,到讲台上一站,就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好像是“男扮女装”的“花木兰”什么的,同学们都为他喝彩。一曲未完,却戛然止住,一边步下台来,一边把瓷缸扣在脸上,作牛饮状。同学们见状大笑,以为他不再唱了,不料他又步上台来,把瓷缸放到讲桌上,又“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这个场景虽然十分鲜活生动,却不能成为我永远记住他的根本原因。记住他,主要因为寓言。
其时,以至今天,文学爱好者乃至整个文学界,以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名世者多如牛毛,而以寓言制造轰动者却鲜有其人。中锋却孜孜于寓言之寂寞之道,二十几年如一日痴心不改。他的作品虽多所借鉴西方和中国古代寓言的表现形式,但内容清新鲜活,把个动物世界、植物世界和人类世界转换切变得灵动自如,机巧丛生。或讽喻,或劝谏,或鞭笞;或叹惋,或赞誉,或讴歌;或凝重,或婉郁,或轻松……进入其中,可品五味,体五行,察社会,悟人生。三百余篇什,可谓琳琅满目,令人沛然于胸。中锋作寓言,常是半月一本,四十余篇,其速度之快、数量之大、质量之优,常常令“为师”咋舌。其时,我正率一批弟子创办黄河浪文学社,便择出两篇“精品”——《扁皮虫》、《猪》发于社刊。其后,我到报社编副刊,又将此二稿刊出。中锋寓言洋洋大观,唯此二稿于我刻骨镂心。便将其一《扁皮虫》隆重推出,以与读者诸君共享:
在生物界,有一种虫叫扁皮虫,这种虫全身只有两层薄薄的皮,其头亦扁且坚硬无比。扁皮虫本是圆的,因长期钻缝攀高,先是挤扁了头,而后,越往上钻,缝越窄,于是它抛弃了心肺,再往上钻,缝更窄,为了能爬上去,它又不得不抛弃了肝胆,继而又把五脏六腑全都丢掉,最后弄成了如今的这般模样。
这则寓言,睽隔二十余载,迄今读来仍令人震撼。有此嘴脸者心惊肉跳,恶其嘴脸者如卸块垒,惧其嘴脸者顺气解恨。一则寓言,长不过百字,竟有如此功用,委实令人慨叹。
天,时阴时晴;人,或忙或闲。
青灯黄卷,穷经皓首,固然可钦;茶余饭后,片言短文,会心解颐,亦为乐事。况中锋寓言,大道雄文,言短意长乎?
中锋依然笑嘻嘻的,一脸的“和谐”,内心却是层峦叠嶂,满怀永久的社会担当。谓予不信,请看《蔡中锋寓言》。
二00七年七月十八日时在丁亥年仲夏
欢迎,好文章:loveliness:
谢谢冰子老师,祝节日快乐!
“满怀永久的社会担当”这是寓言作者的责任。
祝创作不断!:victory::handshake
“满怀永久的社会担当”这是寓言作者的责任。谢谢余老师,祝中秋快乐!
余途 发表于 2009-9-30 22:32 ↶
祝创作不断!:victory::handshake谢谢wgidcw版主,祝中秋快乐!万事如意!
wgidcw 发表于 2009-10-1 08:09 ↶
是我学习的榜样!
好文章
是我学习的榜样!谢谢您,祝中秋快乐!
长白岳桦 发表于 2009-10-2 09:07 ↶
好文章谢谢您,祝中秋快乐,万事如意!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09-10-2 0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