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安武林 发表于 2009-09-25 12:09

寓言会局限孩子的想象力吗?

寓言会局限孩子的想象力吗?

                                 安武林

     前一段时间,某个幼儿杂志的主编在《新民晚报》上发布言论称,不建议家长过早给孩子读寓言,在他看来,过于明显的说教和固定的结论,有时候不仅不能为孩子所理解,还会局限孩子的想象力。”这个带有否定意味的给家长的建议和对寓言的评价,在中国寓言文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网站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从讨论的结果来看,基本上都是否定该同志过激的言词的。这不足为怪,因为他的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而且是别有用心的。

     寓言,从世界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来看,差不多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文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仅指有文字之后),是没有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之分的。而寓言这朵小花,差不多是夹杂在说理性的文字之中的。政论的,说理的,警世的,训诫的,教育的文章之中少不了寓言这朵小花的芬芳的,而且寓言在其中是最富有想象力,最出彩的。用一句夸张的话说,恐怕后来的一切的叙事文学的原始胚胎都出自于寓言(在此,我并没有给寓言争抢文学地位的意思)。

    文学史似乎证明了一点,我们对文学的认识从来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客观、公正地对待某一种文体或者说某一种文学现象乃至某一种文学流派的事实几乎是不存在的。古来有文人相轻之说,潜在的地盘之争利益之争总是纠缠在在每一次的文学论战之中。这当然是很悲哀的。寓言发展到今天,毫无疑问它自身的局限性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改变过,也没有得到很大的超越和发展(我指文体本身)。它本身是含有寓意的,如果把这个最鲜明的特点也是最根本的特点撇除的话,那么寓言本身就不存在了。从文学演变的角度来看,假如有那么一天,寓言演变成别的文体或者说消失,这都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寓言的精神和寓言的优点依然是不死的。

      值得注意的是,文体的相互滲透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趋势。就拿寓言本身来说,小说家们拿去,就可以写出寓言小说来。比如说卡尔维诺的小说就被称之为寓言小说。童话借鉴寓言的优势,寓言借鉴童话的特点,这在儿童文学这个不大的空间里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就拿已故的儿童文学作家彭文席的作品来说吧,它既可以称作童话,也可以称作寓言。用双方的评价标准以及自身的固有的尺度来衡量,二者都很有道理。所以说,寓言也在发展中,也在借鉴其他文体的特点(我毫不怀疑在寓言文学界有抱残守缺者,尤其是在对寓言的认识上,缺乏创新意识。很简单,寓言一般来说短小精悍,如果你写长一点似乎不是寓言了)。而那些积淀下来的中外经典寓言,无疑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缺少它,文学是不完整的。

     寓言的喻世明理,从来就不是什么说教(说教这个词就像我们厌恶的文学中的教育性一词一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而固定的结论就像我们所说的一事一议一样,如果这成为一种排斥寓言的说法,那么许许多多的文体都是可疑的,小说不就是个故事吗,戏剧不就是个对话吗?这种说法是别有用心的,因为寓言正占据着广泛的市场,尤其是各种绘本之中。批判寓言的同志是个绘本的追随者,如果说固定的结论孩子们不容易理解的话,那么绘本就更不容易被孩子们所理解了。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反复复去讲故事去讲故事中的道理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寓言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绘本倒是不大容易理解。我们读外国幽默的时候,常常不发笑,而且会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何故?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而绘本也存在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外国的绘本是不适合中国孩子阅读的。

     孩子的想象力,在我们这个时代被无穷地扩大了。我们完全可以打着拯救或者说解放孩子想象力的旗号,把现实主义的文学踩在脚下(寓言首当其冲应该被灭掉),然后让妖魔鬼怪横行于我们的文坛。而把一些缺乏文学品位的胡编乱造的东西抬出来,美其名曰幻想文学。显而易见的是,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面,有很多很多自称幻想文学的作品其实是最缺乏想象力的。阅读,当然是越丰富越好。如同人吃五谷杂粮一样,吃得越杂,营养就越丰富。在我看来,诗歌,散文,童话,故事,寓言,小说都应该给孩子读(绘本就是童话和故事,不过是画了插图的故事和童话而已)。而且,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也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孩子可以从丰富的文学阅读中获取不同的营养。如果不读寓言,那么什么文体可以取代它呢?比如说《守株待兔》,《叶公好龙》这样的道理,假如我们给孩子讲的时候,难道写成一个长长的小说吗?

      我从来都不怀疑,人生的第一要义是做人的问题,而不是想象力的问题。文学无疑是担当着这个责任的,如同 曹文轩先生说的那样,民族性格,民族气质,民族精神的培养。高尚的行为,完善的人格,坚定的心灵,不是想象力可以完成的,更不是薄薄的绘本故事能够担当的。我们从来都不排斥文学中的教育性,寓教于乐,就是最好的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把教育性完美地滲透在它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之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引导孩子审美的时候,那么批判和鞭挞丑恶的事情谁来做呢?毫无疑问,是寓言。寓言是给孩子输送智慧和认识这个世界和人最有效的工具。明是非,辨美丑,应该从小就培养的。我们的孩子不是小怪兽,如果有一个,那就是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孩子,当他长到八十岁的时候,还搞不明白一个问题:希特勒究竟是个英雄呢还是人间的败类!

晓舟 发表于 2009-09-25 12:10

欢迎安老师,我先沙发:lol

安武林 发表于 2009-09-25 12:15

嘿嘿,好版主。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09-09-25 13:41

好!
:handshake

杨绍军 发表于 2009-09-25 14:10

好!

余途 发表于 2009-09-25 16:19

{:2_45:}武林高手来啦!我们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鸽子树 发表于 2009-09-25 16:48

孩子的想象力,在我们这个时代被无穷地扩大了。我们完全可以打着拯救或者说解放孩子想象力的旗号,把现实主义的文学踩在脚下(寓言首当其冲应该被灭掉),然后让妖魔鬼怪横行于我们的文坛。而把一些缺乏文学品位的胡编乱造的东西抬出来,美其名曰幻想文学。显而易见的是,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面,有很多很多自称幻想文学的作品其实是最缺乏想象力的。阅读,当然是越丰富越好。如同人吃五谷杂粮一样,吃得越杂,营养就越丰富。在我看来,诗歌,散文,童话,故事,寓言,小说都应该给孩子读(绘本就是童话和故事,不过是画了插图的故事和童话而已)。而且,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也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孩子可以从丰富的文学阅读中获取不同的营养。如果不读寓言,那么什么文体可以取代它呢?比如说《守株待兔》,《叶公好龙》这样的道理,假如我们给孩子讲的时候,难道写成一个长长的小说吗?


安老师说得太好了!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9-25 23:49

本帖最后由 桂剑雄 于 2009-9-26 00:07 编辑

寓坛精英,武林高手!
——欢迎安武林副会长来到论坛!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9-26 22:36

武林来啦!:):victory::handshake

黄岩石 发表于 2009-09-27 13:02

武林高手,一定是大力士吧!

樊发稼 发表于 2009-10-17 11:38

武林此文已发表于前天(10月15日)《文艺报》上。好事!
望武林为我们“寓言”写更多的文章!

谢炳琪 发表于 2009-10-17 12:28

高层媒体的呐喊声、欢呼声:victory:

余途 发表于 2009-10-17 13:10

武林此文已发表于前天(10月15日)《文艺报》上。好事!
望武林为我们“寓言”写更多的文章!
樊发稼 发表于 2009-10-17 11:38

武林高手的新高度!:victory: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10-17 19:39

有“话语权”的会员都应为寓言呐喊,要不以为我们全是病猫!:curse: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11-07 08:53

儿童阅读论坛:让儿童文学与基础教育联姻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09-11-4

台湾小语会会长赵镜中教授说,在台湾,被改编进教材的儿童文学主要包括著名童话故事、寓言、小说、童诗,但总体比例并不高。在这些体裁中,寓言的比重较大,童诗很少,而小说常以读书报告的特殊形式出现。 :)

青山外 发表于 2013-05-17 16:58

现在,对寓言文学存在偏见的人也不少。
安老师多年前的这篇文章写的真是太好了,有理有据,铿锵有力。

贺维芳 发表于 2013-05-18 09:31

孩子的想象力,在我们这个时代被无穷地扩大了。我们完全可以打着拯救或者说解放孩子想象力的旗号,把现实主义的文学踩在脚下(寓言首当其冲应该被灭掉),然后让妖魔鬼怪横行于我们的文坛。而把一些缺乏文学品位的胡编乱造的东西抬出来,美其名曰幻想文学。
是啊,现在的一些所谓的“幻想文学”真不知道要把孩子的想象力引导哪儿去。

朱丽秋 发表于 2013-05-23 18:41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