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9-20 07:19

蒲清兄发来:论寓言与学校教育

论寓言与学校教育

陈蒲清


第一节、寓言与中外教育事业

1、印度的情况
   古印度世俗寓言的代表作《五卷书》是用于教育儿童与少年的。其写作缘起说:某国王生了三个蠢笨无比的儿子,遍请名师用各种方法都无法启迪他们的智慧;后来有位学者叫毗湿奴舍里曼,自告奋勇充当王子们的教师,采用寓言故事启迪他们,仅花了6个月时间便把三个王子调教得聪明无比了。这些寓言故事编成《五卷书》,流行於全印度,成了印度人特别是青少年的生活教科书。公元6世纪,波斯国王命令白尔才外把本书翻译为古波斯文。公元750年左右,穆伽发又把它转译为阿拉伯文,取名为《卡里来和笛木乃》,成了阿拉伯古代散文的典范作品。穆伽发指出本书的第一个目的就是:“用没有理智的禽兽间的对话做题材,是为吸引喜爱诙谐故事的少年人。”(《卡里来和笛木乃》序)

2、欧洲的情况
   古希腊很早便利用寓言作教材,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素质。古希腊雅典城邦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便把伊索寓言列为学校教材,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低年级学生入学以后首先接触的作品主要是伊索寓言,然后才是荷马史诗等。儿童们学习伊索故事,通过联想和类比,提高了认识生活的能力,训练了抽象思维能力。高年级学生则通过学习伊索寓言,提高在演说和辩论中的修辞技巧,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对此作了充分阐述,他把寓言看成是演说和辩论中的重要修辞技术。演说和辩论术,在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学术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古罗马继承古希腊的做法,著名教育家昆提利安把寓言优先列入他的教学计划。这种重视寓言教学作用的传统,在欧洲一直没有中断。例如,俄罗斯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竭尽全力为儿童们编写了以寓言故事为主的《启蒙课本》、《新启蒙课本》、《俄罗斯读物》等教材。他甚至说:“它们中间的每则故事,我都加工、修改、润色多达十来次,它们在我的作品中所占的地位,是高于其他一切我所写的东西的。”(见《托尔斯泰全集第二十六卷》)

3、中国的情况
   中国把寓言故事单独引进教材的年代较晚。我国直到1900年(光绪庚子年)才学习欧洲经验,编写了《中西异闻益智录》,收中外寓言19则,作为儿童课外读物,起了首开风气的作用。1901年编的《蒙学课本》,1904年编的《绘图蒙学课本》、《启蒙课本新编》进一步把寓言编入教材。这是我国小学教材引进寓言的开端。后来的各种课本,都继承了这种做法。大陆当代小学语文教材,约收中外寓言60—70则,如:庖丁解牛、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会摇尾巴的狼、瞎子摸象、猴子捞月、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等等。中学语文教材也是一样。如:小儿辩日、愚公移山、智子疑邻、和氏献璧、扁鹊见蔡恒公、南郭处士、日攘一鸡、奕秋教奕、黔驴技穷、中山狼传、蜀鄙二僧、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狼落狗舍 ,等等。寓言在教材中所占比例相当大,而且集中在小学的中高年级与初中阶段。这说明教材编写者已重视利用寓言启迪青少年的智慧,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因为小学中年级与高年级的学生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正是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所以寓言作品的教学可以适时地起到桥梁作用与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现象的分析综合入手,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节、寓言的教育、教养作用
   寓言教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在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等方面,寓言跟其他文学作品相同。寓言的独特之处,首先是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其次是可以作为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向导。所以,古希腊把寓言作为启迪儿童智慧和提高修辞能力的教材。我们重点谈这两个方面。

1、训练思维素质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人的智力素质中,最关键的素质是思维素质。寓言在提高人的思维素质方面,有其他学科与其他文化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莱辛有一组《论寓言》的著名文章,《论寓言在学校中的功用》是其中的一篇。该文有一段精彩论述:
   “我现在直截了当所解释的功用,可以称作寓言的启迪功用。为什么在一切艺术、科学领域如此缺乏发明家和富有自我思维能力的人呢?这个问题最好用另外一个问题回答:为什么我们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呢?上帝赐予我们灵魂,可是天才,我们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获得。对一个小孩子,我们要尽可能地持续不断地用同样的方式培养和增强他的整个精神力量。……我们要使他养成习惯,使他尽快把今天学到的新知识与昨天已经掌握的知识加以比较,……我们要经常使他能够从一种科学看到另一种科学:我们要好好教他,使他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从特殊上升为一般,又从一般回到特殊这一认识过程。这样做,这个小孩子就会成为天才,不然就会成为人世间的蠢材。”
   莱辛认为,寓言能启迪儿童智慧,发展儿童的推理能力。为什么这样呢?这是由寓言的文体特点所决定的。寓言的寓体是一种形象,甚至带有原始思维的特点(如:各种生物甚至无生物都能思考和说话,便是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而寓言的本体是一个抽象的道理,是理性的概括。寓体(拟人化故事)联接着神话思维,寓意联接着理性思维。因此,寓言能在两种思维间起到桥梁作用。人类个体的机体孕育,是人类生物进化过程的简缩;人类个体的心理发育,则是人类智力发展过程的简缩。儿童的思维特点颇跟原始人类相似。所以,寓言能够引导每个人从形象思维发达而理性思维较弱的童年、少年时代,逐步迈进理性思维成熟的成年时代。我们应该利用寓言的这个特点,发展儿童和青少年的思维能力。

2、提高语言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先谈谈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寓言一般短小精悍,故事生动,语言简洁,又有角色之间的对话,最适合训练朗读能力和复述能力。五十多年前,我到小学听课,老师和小朋友们朗读寓言《狼和小羊》,绘声绘色,我至今记忆犹新。而不少著名的演说家,常常在演说中穿插寓言以加强说服力,更是人所共知的。我国先秦诸子游说诸侯,释迦牟尼和基督宣传他们的教义,也几乎人人都爱使用寓言。
   语文教学的独特任务便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写作教学收效缓慢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个严重问题。写作能力的提高有诸多因素,必须把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相结合,而发展思维能力更是关键。写作能力,从根本上看,一是记叙能力,二是说理能力,两者都要求思路清晰。寓言可以把发展思维能力与提高写作能力相结合。寓言的寓体是生动简明的故事,可以用来培养记述能力;寓言的本体是抽象的理论,可以用来培养说理能力。
在小学阶段,作文应该以培养记述能力为主。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寓言正好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小孩子开笔写作,只能写短小的文章,模仿短小的文章,寓言故事一般短小明晰,容易模仿学习。小学教材寓言又多,我们正好利用它作为儿童学习写作的向导。1921年,郑振铎先生主编《儿童世界》,发表了大量的寓言和童话,其中就有小朋友们自己的作品,培养了一批小作者。当代很多的儿童报刊,仍然继承了这个好做法。我的一个小外孙成绩并不突出,但是在读小学一年级时就在这种刊物上发表过作品。这对小孩子是很有力的鼓舞。湖南凤凰县箭道坪小学,有个滕昭蓉老师,曾经创造“童话引路”的作文训练经验。她从一年级二学期开始,就训练学生听童话、写童话;二年级看图写童话,三年级采用多种形式(包括模仿课文、观察事物、根据提供的材料)写童话,四年级把写童话与写其他记述文相结合。滕老师所引路的童话,包括童话和寓言两类作品。
   到了中学阶段,要训练学生写论说文的能力。写论说文的关键,必须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寓言的故事连接着形象思维,寓意连接着抽象思维,正好适应这个要求。开始训练写论说文,可以从读后感入手。读了某个故事,写篇读后感;看到某种现象,写篇观感。这都跟寓言由此及彼的思维联想方式有关。再进一步写一般的论说文,也可以在其中穿插寓言,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与生动性。
阅读寓言,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汇。中国的许多典故成语都是来源于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专心致志、鹏程万里、朝三暮四、望洋兴叹、井底之蛙、杞人忧天、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叶公好龙、对牛弹琴、杯弓蛇影、黔驴技穷、囫囵吞枣等等成语,都来源于寓言故事。据说欧洲的典故与成语的主要来源也是《圣经》与寓言。如:The crab and its mother(母蟹与小蟹),比喻说话容易做来难;The grapes are sour(葡萄是酸的),比喻不服输而找借口。它们都来源于《伊索寓言》。
总之,寓言是一个与培养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文体,寓言教学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领域。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09-09-20 07:20

好!学习!:handshake

黄岩石 发表于 2009-09-20 09:13

太好了!一万个赞成陈教授的论点,有理有据地驳斥了所谓儿童不宜读寓言的谬论。我作为一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倡导学生读寓言、写寓言,学生的寓言集即将出版。我们的教学理念是:让寓言为学生的人生奠基。看来这条路我们可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了。

桂剑雄 发表于 2009-09-20 09:22

陈教授是真正的寓言理论专家。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读了他的很多大部头的专集,如《中国古代寓言》等。

余途 发表于 2009-09-20 10:03

寓言理论研究应该为寓言文学研究会重视。

谢炳琪 发表于 2009-09-20 11:50

寓言理论研究应该为寓言文学研究会重视。
余途 发表于 2009-9-20 10:03


从您开始重视啊

杨绍军 发表于 2009-09-20 14:52

好!严重支持!

张鹤鸣 发表于 2009-09-20 18:35

受益匪浅!

长白岳桦 发表于 2009-09-21 07:46

培养学生作文的很好途径。

晓梦 发表于 2009-09-21 16:04

好好学习!

鸽子树 发表于 2009-09-22 09:30

形象思维+理性思维,两种思维同时得到发展。妙!

老许 发表于 2009-09-26 09:27

寓言文学研究会应该重视寓言理论研究!   LAO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