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散论
寓言散论樊发稼
1
一位评论家说:“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寓言意在说理,它是最直露、浅显的艺术品种之一。”(见夏康达《寓虚于实 以实衬虚》一文,载1985年1 月3日《文学报》)
对此,我不敢苟同。
“寓言意在说理”,大致不错。但据此认为“它是最直露、浅显的艺术品种之一”,就未免有点武断了。因为——
寓言揭示的“理”,或是一个深刻的道德教训,或是一条发人深思的生活经验,或是事物的一种不可移易的铁的规律,或是可供人受用一生的一个睿智的哲理,所以它一点不“浅显”。
2
寓言的故事情节当然是虚构的,但这种虚构是一种艺术,它的依据是纷繁的人事世态、丰富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社会的人,离开了生活,一味向壁虚拟,图解概念,诠释道理,那么,这样的寓言必定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自然也就失却了任何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3
寓言后面(或前面)要不要点出“教训”?我以为不一定。如果故事本身已经充分体现了作品教训的内蕴,读者稍加思索即能领悟,那就不必特意点出。
有必要点出的教训,应当是高度警策的、格言式的、闪光的警句,这样,才可奏锦上添花、画龙点睛之效;倘若只是以平庸的语言,概括一下故事的“主题思想”,那就无异于多余的“蛇足”了。
4
寓言,是整个文学大花园中一朵别具异彩的奇葩,它并非为儿童文学所专有。然而事实上,它更多地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青睐,其原因之一是:较之别的文学样式来,它能直接地启迪孩子们的心智,能更具体地帮助孩子们饶有情致地认识大千世界、人类社会生活的种种事理,从而使他们变得更加机智和聪明,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5
寓言作家应该是知识渊博、独具慧眼的思想家,他有美好的心地、高尚的道德情怀,他不居高临下,从不摆教师爷的架式。他和读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心灵上是相通的。他只是怀着一颗爱的赤心,将自己对这个世界、对种种生活现象独特的观察、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思考、独特的体验,以及对真理的独特的认识,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传达给读者。
6
寓言应不应该具有时代色彩?我想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同人民心灵息息相通、和人民共命运的寓言作家,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不可能对他所处的时代、对他所生活的现实社会中的一切正面和反面的、积极和消极的、进步和落后的东西无所动、无所感;社会主义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然会驱使他热情褒扬真善美,严厉抨击假丑恶,在此基础上产生创作冲动,进入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构制出一件件寓言艺术的精品。这样的作品,必然会闪耀出鲜明的时代色彩。
在我看来,现在我们有不少寓言作品,正是缺少这种时代光泽。
7
都幻想,都夸张,都有一定的象征性,然而——
较之童话,寓言更多地灼射出理性的光芒,它的叙述和描画,更集中、更凝练,更不允许有任何枝蔓和不必要的铺陈;而且,一般地说,寓言并不注重人物内心世界和形象的细致刻画。
当然,具体到某一件短小的作品,童话和寓言彼此难以区别的情况也是有的。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童话和寓言之间并不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8
我希望我们的寓言多一点机智的诙谐和幽默感,由此可以引发读者一种会心的、意在不言中的微笑乃至忍俊不禁,尽管作品揭示的,也许是一个严峻的、辛辣的甚至是让人感到苦涩的、苦涩得夜不能寐的道理。
9
创作寓言,决不是给读者单纯讲一个平淡的、无大意思的,或者虽然诡奇却并不蕴含深刻哲理的故事。
一篇寓言佳作,必然会给读者带来受到思想和哲理阳光沐浴的喜悦。
特别注重思辨色彩,这正是寓言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重要属性。
10
寓言既是文学,就必然受到种种文学规律和艺术规范(当然,这种“规范”并非一成不变)的严格约束。
这里我向想特别强调一下寓言的语言。
寓言的语言应该是极为精粹的、千锤百炼的。现在我们有些寓言在语言上太粗糙、太不讲究了。
须知古今中外一切寓言杰作,都是作家反复推敲、呕心沥血的结晶,而且几乎都达到了无可增减一字一词的程度!
1986年7月16日于北京双榆树
(载《寓言》丛刊总第8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出版;又载樊发稼著《爱的文学》,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
:victory:
须知古今中外一切寓言杰作,都是作家反复推敲、呕心沥血的结晶,而且几乎都达到了无可增减一字一词的程度!
须知古今中外一切寓言杰作,都是作家反复推敲、呕心沥血的结晶,而且几乎都达到了无可增减一字一词的程度!
余途 发表于 2009-8-23 17:58 ↶
别的咱不说,我们论坛里的作者作品是不是距此还远?
本人写作寓言也有二十几个年头了,未必都理解并遵守寓言的写作规律,大多作者似乎也要补上这一课。
精辟概括,受益匪浅。
如果你在寓言创作中有这样那样的困惑的话,就读一读樊老的这篇文章吧,或许能使你豁然亮堂起来。
谢谢樊老师!
深刻!受益!:)
————————————————————
蹦蹦特别欣赏这一段!!
蹦蹦学习写寓言,也学习老一辈寓言人的品格!!
1#樊发稼
学习樊老《寓言散论》笔记
寓言揭示的“理”,或是一个深刻的道德教训,或是一条发人深思的生活经验,或是事物的一种不可移易的铁的规律,或是可供人受用一生的一个睿智的哲理,所以它一点不“浅显”。
——说的极是!
结尾部分必须是一种升华,凝练的警句,不然就形同“狗尾续貂”;
寓言和童话原本没有非常鲜明的界限,寓言突出理性,童话可以有较多的描写:
都幻想,都夸张,都有一定的象征性,然而——
较之童话,寓言更多地灼射出理性的光芒,它的叙述和描画,更集中、更凝练,更不允许有任何枝蔓和不必要的铺陈;而且,一般地说,寓言并不注重人物内心世界和形象的细致刻画。
当然,具体到某一件短小的作品,童话和寓言彼此难以区别的情况也是有的。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童话和寓言之间并不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寓言的语言,应该是幽默诙谐的,字斟句酌的。
寓言当然会融入时代气息。
长时间寻求解答的几个问题,樊老都在这里给出了答案。
谢谢您了!
2011.10.23
转载下来,慢慢品味。
学习樊老《寓言散论》笔记
寓言揭示的“理”,或是一个深刻的道德教训,或是一条发人深思的生活经验,或是事物的一种不可移易的铁的规律,或是可供人受用一生的一个睿智的哲理,所以它一点不“浅显”。
——说的极是!
结尾部分必须是一种升华,凝练的警句,不然就形同“狗尾续貂”;
寓言和童话原本没有非常鲜明的界限,寓言突出理性,童话可以有较多的描写:
都幻想,都夸张,都有一定的象征性,然而——
较之童话,寓言更多地灼射出理性的光芒,它的叙述和描画,更集中、更凝练,更不允许有任何枝蔓和不必要的铺陈;而且,一般地说,寓言并不注重人物内心世界和形象的细致刻画。
当然,具体到某一件短小的作品,童话和寓言彼此难以区别的情况也是有的。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童话和寓言之间并不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寓言的语言,应该是幽默诙谐的,字斟句酌的。
寓言当然会融入时代气息。
长时间寻求解答的几个问题,樊老都在这里给出了答案。
谢谢您了!
2011.10.23
转载下来,慢慢品味。
精华并高亮,推荐阅读。本帖最后由 张北峰 于 2011-11-28 23:54 编辑
本人写作寓言也有二十几个年头了,未必都理解并遵守寓言的写作规律,大多作者似乎也要补上这一课。
余途 发表于 2009-8-23 18:15 ↶
余途老师好,每当读到你的寓言,就有一种严谨和焕然一新的感觉。有时候要读好几遍,进行认真细细的思考。你的寓言很有创意、重量。然而你仍然谦虚谨慎,是我学习的楷模。现在你提出理解并遵守寓言的写作规律,要补上这一课,的确很重要。每每我自己在论坛上发个小帖子,总是觉得把握不住, 写作规律难寻,质量很差,但又想让大家提提意见。我想只有在写作实践中才能逐步提高,实践出真知。实践找规律。
每读一次,都有一种新的收获和感悟!:victory::victory:
认真拜读,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