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8-08 09:28

发稼兄新作

惊心怵目闻“房涨”(金台随感)

樊发稼 《 人民日报 》( 2009年8月8日   08 版)

近日《新京报》载:北京最贵楼盘每平方米7.2万元!简直令人目瞪口呆,有一种如坠噩梦之中的感觉。

面对房价飞涨以及看来不可避免难遏继续飞涨的势头,不太经意不太在乎的人自然也会有的,那就是出场费动辄以多少万计、演一集电视剧或踢一场球可拿多少多少万的各类“星”们,还有那些年纪轻轻即拥有多少亿资产的商贾豪富。但须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靠踏踏实实工作着、劳动着的全体人民支撑的呀。那些“星”、那些“豪富”,比起数以亿计的平头百姓,充其量仅仅是“立”在无数“鸡”群里的寥寥几只“鹤”而已。每平方米7万多元的昂贵房价,对广大“芸芸众生”来说,委实是惊心怵目的天价了。兢兢业业地劳作、毫无外快收入的广大工薪族们,欲在此种行情下购买房子改善居住条件,那只能是应了这样一句俗话: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笔者上世纪50年代大学毕业,码字凡50多年,虽早无衣食之虑,可从来未曾拥有过一个宽敞舒适的“窝”,年轻时倒也不觉得什么,苦惯了嘛,如今到了垂暮之年,所耿耿于怀者,莫过于想享有一套面积稍大的房子,因为单是友人、同行以及出版社源源寄赠来的书籍,已足以将俺全家几口人淹没其中不能自拔了。但是面对这个可怕的每平方米“7万多元”,算算有限的工资加上可怜的稿费积蓄,我的购房理想算是彻底破灭了——那个心牵魂绕、梦寐以求的目标只得悻悻放弃,或者只好寄之于来世,假如真有所谓“来世”的话。想想吧,我这个研究员、教授,按现在每月工资加上各种“补贴”以及“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即使从现在起完全不吃不喝、零消费,欲购买100平方米上述价格的住房,须待173年以后,即我“活”到245岁时!

衣食住行,这是最实际的“民生”。历史上一些创“盛世”的开明君皇,常常定下“轻徭薄赋”政策,注重黎民“安居乐业”。远的不说,近代以降,从孙中山到现在的执政党,无不以努力改善民生状况为己任。用心着力施惠于民,不断提升民生水准,这是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社会得以安宁和谐的立国之本。

涨房价,怎么涨法,有没有个“度”,要不要按百姓的平均收入和平均消费水平设限,这些,都听证于民了吗?在这个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上,我们政府的物价主管部门该不该有所作为?商品房的价格,究竟谁说了算?不是我们手中掌握着调控杠杆吗?调控了吗?“杠杆”该不是银样镴枪头吧?恕我口出狂言,若赋予我神圣的调控权,我会立即下令,采取果断措施,严惩某些见利忘义的房地产开发商疯狂掠银敛财的不法行径,坚决制止无厘头的房价疯涨,即使老衲因此而获罪乃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无他,只是为了落实“三个代表”精神,为了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

我们讲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受到人民的拥护,因为它给了人民以实实在在的实惠。但当它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局部或环节上出现某种问题,例如当前房价肆无忌惮地疯涨,则有损于绝大多数群众利益的时候,我们就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和魄力来及时研究对策,果断地加以调节、匡正,直至妥善解决。

伟人有言:牢骚太盛防肠断。倘人以为我上面这番话属于“牢骚”,那我就有违先贤的教诲了。但即使真的是“牢骚”,我宁可“断肠”也要说出来,一吐为快嘛。还是那句话:无他,只是为了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

谢炳琪 发表于 2009-08-08 10:53

关注民生:L

晓梦 发表于 2009-08-08 12:03

拜读了!!!

二秋树 发表于 2009-08-08 12:47

拜读“发稼兄新作”,不禁肃然起敬,感谢《人民日报》!祝樊老宝刀不老,健康长寿!

wgidcw 发表于 2009-08-08 14:49

我这个研究员、教授,按现在每月工资加上各种“补贴”以及“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即使从现在起完全不吃不喝、零消费,欲购买100平方米上述价格的住房,须待173年以后,即我“活”到245岁时!——樊发稼

此次金融危机,房地产不降反升,显然严重背离了经济规律!试想,一个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的境况又会怎样?
找到一篇文章,官方的:

统计局称一旦房价下跌 地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2009年08月05日 15:04新华网提要今日统计局网站刊发来源中国信息报的文章称,我国国民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态势还不稳定的情况下,房价如此高涨,让人担忧,必须有所警惕。

文章指出,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构成与国外相比,存在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过分依靠银行贷款的问题,房地产市场的绝大部分风险系在金融机构身上。目前全国房地产银行贷款依赖水平在50%左右,而部分大型城市开发商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已高于80%。银行风险同房价上涨成正比例增加,一旦房价较大幅度下降,地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以下为全文:

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令人惊异。3月份以前依然延续着2008年年末的疲弱,之后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房屋销售面积迅速增长,房价快速飙升,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主要城市房价节节攀升,引起业内业外一片惊呼。

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2%,结束了自2008年12月以来的连续6个月负增长;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这是2009年房屋销售价格连续第四个月出现环比上涨,从3月至6月,环比分别上涨0.2%、0.4%、0.6%和0.8%。全国各地区房价出现“普涨”格局,差别只是涨幅不同。6月份,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从3月份的39个上升到67个。

国家统计局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4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商品房销售额15800亿元,同比增长53.0%。

与销售面积增加、房价大幅上涨对应的是,国内一线城市的地价不断刷新。特别是6月份以来,各地连续出现了一批天价地王,房地产企业正在上演一场“土地争夺战”。

楼市“挤泡沫”还不到一年半,2008年年末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还历历在目,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波尚未平息,世界经济依然严峻,我国国民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态势还不稳定的情况下,房价如此高涨,让人担忧,必须有所警惕。

一忧民生:高房价影响居民生活,内需如何扩大

房价的高涨,一方面带来了土地开发的热情,带来投资的上升,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却如一把双刃剑,成为制约城市居民消费的障碍,给我国当前最为急迫的启动内需带来负面影响。因为高房价使大多数购房者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只能省吃俭用,压缩消费,从而造成严重的内需不足。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认为,房价持续增高压抑了其他方面的消费。

5月底央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了城镇储户问卷调查,6月12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购房意愿低位徘徊,超过6成居民认为当前房价“高,难以接受”。47%的城镇居民在安排支出时选择“更多地储蓄”,此比例比上季提高9.5个百分点,升至历史最高;仅有15.1%的城镇居民选择“更多地消费”,比上季下降14.6个百分点,降至历史最低。

国民经济的增长,靠的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是GDP结构不均衡,外贸依存度过高。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2009年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1%,下拉GDP增长2.9个百分点。在当前外需减弱的情况下,迫切需要通过扩大内需来弥补外需对经济的拖累,而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刺激消费增长。从楼市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来看,高房价的挤出效应,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已经成为制约消费启动的最大阻力。(来源:中国信息报 王麦玲)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8-09 07:59

昨天发稼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反响热烈,人民网将其置于首页,可以通过点击听取此文的朗读音响,已有244153人听了朗读。此文为全国无数网站转发,回帖无数,有的说房涨反映了极大的贪污腐败,有的提出应该枪毙一批开发商。民生,兹事体大啊!读发稼非文学类文字,像他又不像他,哈:handshake

筱枫 发表于 2009-08-09 19:52

北京有钱人是多!七万多,我一年多的收入,只够买一块大瓷砖大的地儿!还是老实在落后地区呆着吧~`:(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8-09 22:22

香港凤凰称此文“一语惊国”,新浪网在昨天以最快速度贴出一篇字数超过此文的网文予以呼应;还有网友特意指出“樊发稼先生是我国硕果仅存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之一)”……等等:lol发稼一夜成星;P

鸽子树 发表于 2009-08-11 09:14

哦咦,这房价吓死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