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途寓言(系列添加)
本帖最后由 余途 于 2009-7-5 15:48 编辑孤岛自由
余途
余途来到一座孤岛。岛上没有一个人,也没有现代化的任何设施,没有现代的食品,没有房子,没有交通通讯工具。当然,没有人管他,没有法律,没有税收。
余途就是奔着体会无拘无束的自由而去的。他不必为别人穿衣打扮,也不用考虑言行是否得体或有失礼仪。他即使做得规范也没有人给他好评,他即使做的无耻也没有人对他抨击。他有空前的想象空间去体会孤岛自由。
然而,余途不再行动,因为无处可去;余途不再言语,因为没有对象;余途不再用餐,因为没的可吃;余途不再思想,因为没的可想。
余途自由了,却没有了自由。
余途以常人余途作为寓言人物创作了系列寓言,现开此贴陆续刊登,让余途亲自与大家交流。
余途
邻家娃以大公鸡斗小鸡,小鸡周身鲜血淋漓,娃一旁笑不止,且呼:“咬,狠狠地咬,给我好好地出口气。”
余途不解,上前问。娃说:“他家老大揍过我一耳光,可他忘了我家鸡比他家的厉害,我是报仇哩!”
余途又问:“读过阿Q吗?”
娃反问:“你是说鲁迅的小说,还是我家的家史?”
余途
余途爱钢琴,爱好琴。听说世界上最好的一架钢琴一直被闲置,便四处求索。他打听到钢琴的下落,急忙登门拜访。琴主家就有尽有,钢琴放在客厅最夺目的位置。
余途问:“主人家谁弹琴呢?”
主人笑道:“我家无一人会弹。这琴是我买来做摆设的。因为我有的是钱。”
余途用琴弹了曲子。主人惊叹:“这玩艺原来这么好听。”
余途说:“这是琴流泪的声音。你出个价吧,琴我买下了。”
余途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庄子言:“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改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多也。”
余途说:“三人行,终有悔。”
在您的大著上拜读过。学习!
本会副秘书长侯建忠的系列“今天是个好日子”index.html#/thread-203-11-1.html,渐成风格,故事生动,乡土味浓,文字精短,我曾说,希望他能独创出“山药蛋派”寓言。现在,另一副秘书长余途也开出了自己的系列。文字精短是这两个系列的共同之处,不同在哪里?余途不是“余途”,更不是建忠,他是个什么“派”呢?我会看下去。。。。。。:handshake
将来我......:loveliness:
读完《孤岛自由》,我的第一反应——联想到了英国作家笛福的名著《鲁宾孙漂流记》。:)
一个老师一直在关注余途,这就是孝成老师,余途一直被这样鼓励着。
一个老师一直在关注余途------我以为在说我呢:loveliness:,看下去原来是孝成:lol:victory:
叶老师:我诚惶诚恐地搬上来余途寓言系列,您一驻足,我反踏实了。能不能成什么派,也是事先没实力设计的,如果作品多了,能有一点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倒是自己要追求的。您和大家看下去,余途就写下去。
您一驻足,我反踏实了-----“反”字让我困惑:dizzy:
巴人:在这里都是互相学习了,你那……后面是什么,我猜出来了。;P
哲学家:时代变更人性竟变化不大,比如那个想要自由的余途,又比如余途认识的阿Q的子孙。你的联想让我又产生了好多联想。{:3_57:}
您一驻足,我反踏实了-----“反”字让我困惑:dizzy: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7-6 12:05 ↶
哈哈,应该是反而让我更加诚惶诚恐,对不?
"反而":dizzy:
牛年,有机会一定听你弹琴:lol
咱俩都在北京。
哲学家也喜欢听琴,不是吹牛,余途真的不会。:lol
余途风格,独一无二!:victory::handshake
我来学习学习。
鸽子树:希望余途是个有价值的独一无二。
厉剑童:我在小小说作家网看你的寓言了,好!
梦想
余途
余途在边远山区结识了淳朴的孩子小松,几天的交往使余途产生了强烈的帮助小松的冲动。他希望自己能帮助小松实现梦想,就问小松:“你有什么梦想吗?”
小松告诉余途:“我有三个梦想:读书、盖房子、娶媳妇。”
余途对小松说:“我可以帮助你,但实现梦想还得靠你自己。我资助你读书,你书读好了就能挣钱盖房子娶媳妇了。”
小松点头。
余途留下一笔钱给小松的父母。
过不多久,余途接小松打来的电话,说他实现了一个梦想,余途问:“是读书了吗?”
小松兴奋地说:“房子盖好了。”接着又惋惜地说,“可惜没钱贴瓷砖了。”
余途急忙问:“上学呢?”
小松说:“没钱了。”
余途挂了电话,反思“梦想”。
这么说,大家不会说我奉承啰。:loveliness:
余途的寓言确实有独特的风格:深深地,怪怪的,有嚼头的----反正我也说不清楚,很喜欢。当然这是总的印象,也有少数篇目不是这样的。
这么说,大家不会说我奉承啰。:loveliness: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09-7-9 15:28 ↶
张老师多虑了,我只是一个普通作者。
余途
余途和汉字朋友在一起自己也就成了汉字。他们研究历史,寻求对历史的理解。这些汉字有精通历史的行家,也有历史爱好者,谈古论今,无一定式,正编演绎,各抒己见。
实率先指出:长着头的人并不一定都能真正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真正了解历史正确反映历史的是有头脑的人,是头上被正确的历史观武装过的人。
吕听了若有所思,道出他的想法:历史经两个人的嘴说往往都不一样,嘴小的往小说,嘴大的往大说。历史观重要,形式却左右内容。
品笑道:有三张嘴在一起说历史才有意思,各说各的,各有各的味道。他们也只能在一起说,让他们分开不成,那就琢磨不出历史的味道了。
余途看诸位都张着嘴欲言又止的样子,赶忙鼓励发言:我们说的越多越有味道。
中沉思后告诉大家:张口说历史在界限不明时把一竖摆正很不容易。
右接着说:嘴稍一偏就是右倾,史中常见右倾分子。
左补充道:嘴咧大了便口无遮拦成左倾。没嘴的人在史中命运也很惨呀。
历史的史说:有些人张开嘴划个叉,历史就被篡改了。
抹说的更尖锐:强势人物一挥手,历史就消失了。
大家沉默,气氛凝重。
大起身道:历史人物肩上扛着扁担啊,要担负起责任,担子挑歪了,自己都站不住。
阳光推门而入,招呼道:太阳每天都东出西落,但每天的太阳都不一样;历史每天都在延续,但每天的历史都不相同。大家出来看看太阳吧。
汉字朋友蜂拥而出。
余途感言:对历史的研究永远有走不完的路啊。
汉字寓言。独特,深刻的理解力!
汉字寓言。独特,深刻的理解力!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09-7-11 14:11 ↶
马长山老师带动一批作者写汉字寓言,我写的不多,但觉得很好玩,很带劲。我回过头看这篇,还“很得意”:lovel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