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6-28 07:43

被选入各类教材的当代寓言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09-6-29 06:50 编辑

被选入各类教材的当代寓言

怎样看当代寓言?当代寓言的影响如何?我想,一个学术团体加强理论研究,进行学术研讨是必不可少的.我会陆续开一些专题,收集一些资料,请大家一起来添砖加瓦,一个人的东西是渺小的,总结起来就可观了。请大家一起动手,我来开个头。------叶澍

《白头翁的故事》 金江   
   
    从前有一只美丽的小鸟,想学一点本领。
  一天,它看见喜鹊在大树上造房子,觉得造房子很有意思,决定学这一行。开头它学得还认真,但是没过多久就厌倦了。它说:“天天衔树枝,太累了!”它不再学造房子了。
  一天,它听见黄莺在唱歌,唱得很好听。它觉得唱歌很有意思,决定跟黄莺学唱歌。开头它学得还认真,但是没过多久就又厌倦了。它说:“学唱歌要天天练嗓子,我可受不了。”它不再学唱歌了。
  后来它跟大雁学飞行,跟老鹰学打猎,也都是有始无终,没有一件事情能够坚持下去。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直到头发白了,它还是没学到什么本领。
  从此,它把一头白发传给它的子孙,让它们世世代代都记住这个教训。后来,人们叫它们“白头翁”。  

-----该文系我国当代寓言中最早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作品之一,有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等各种版本,还被选入香港课本等。(此系不够准确、完整的资料。此外,我国建国后最早选入课本的当代寓言是何作品?何年?尚待考证。)

《乌鸦兄弟》   金江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窠里。
  有一天,窠破了一个洞。
  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窠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严寒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窠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了。”
  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倦缩得更紧些。
  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结果,案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选入何教材,待查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6-28 07:54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2-4-18 06:07 编辑

《小马过河》1957年选入北京市小学语文课本,继而为
全国各地教材选用,并成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
50多年来,《小马过河》一直入选小学教材至今,并被译成英、法、日等十四种文字,对外年发行量达26万余册.

   小马过河

彭文席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对岸。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6-28 08:07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2-4-18 06:07 编辑

《陶罐和铁罐 》我见网上三年级、四年级人教版语文课本都有.

陶罐和铁罐

黄瑞云  
     
     国王的御(yù)厨(chú)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qiān)虚的陶罐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ò)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脑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mù)相处吧,有什么可吵(chǎo)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chǐ),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shì),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fù)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遗(yí)落在荒(huāng)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渣滓(zǐ)和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jué)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得叫起来。
  捧起陶罐,掏出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pǔ)素(sù),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jià)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mēn)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jí)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它,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完全氧(yǎng)化,早就无踪无影了。
 
  ◆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6-28 08:13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0-6-24 10:45 编辑

《习惯》已见小学语文湘教版第一册11课.

《习 惯》

严文井

有一天,一头猪到马厩里去看望他的好朋友老马,并且准备留在那里过夜。
    天黑了,该睡觉了,猪钻进了一个草堆,躺得舒舒服服的。但是,过了很久,马还站在那儿不动。猪问马为什么还不睡。马回答说,他这样站着就算已经开始睡觉了。猪觉得很奇怪,就说:"站着怎么能睡呢,这样是一点也不安逸的。"
    马回答说:"安逸,这是你的习惯。作为马,我们习惯的就是奔驰。所以,就是在睡觉的时候,我们也随时准备奔驰。"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6-28 08:22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2-4-18 06:02 编辑

本会有很多搞研究的,要是把选进教材的作品,按年代先后,何作品,何人,何教材,何出版社准确无误地列一个表,就一目了然了。凡夫、欣葆的,请他们自己发。


“马上” 小猴  


 叶澍

        “马上”是小猴的“口头禅”,时间一长,大家都管他叫“马上小猴”。

  “小猴,快上树给弟弟摘个桃。”——妈妈对他说。     

  “好,马上。”——小猴顺口应了一声,而躺在草地上的身子一动不动。这时一只美丽的蝴蝶正好从他眼前飞过,一向喜欢蝴蝶的小猴欢叫起来:“妈,快帮我逮住它!”

      猴妈妈想了一下,应道:“好,马上。”——可手却没有抬。     

   眼看蝴蝶扑闪了两下翅膀,得意洋洋地远远飞去,小猴气得撒起娇来,在地上打滚。不知怎的他突然觉得身上一阵痛,原来压在一只刺猬身上。他急得直喊:“妈啊,快,快把刺猬赶走!”

      “好,马上。”——猴妈妈慢条斯理地答应,却坐着不动。

      小猴“妈啊,妈啊”地叫着,眼泪直淌,猴妈妈这才起身,帮他取下刺猬。

   说也奇怪,小猴的“口头禅”——“马上”,从此,再也没有听他说过。

                                                                             
(选自《儿童时代》1986年第3期,选入人教社、高教社幼师大中专教科书及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课本第三册


小马过河
http://www.baidu.com/s?tn=sitehao123&bs=%CC%D5%B9%DE%BA%CD%CC%FA%B9%DE&f=8&wd=%D0%A1%C2%ED%B9%FD%BA%D3

陶罐和铁罐
http://www.baidu.com/s?wd=%CC%D5%B9%DE%BA%CD%CC%FA%B9%DE&pn=0&tn=sitehao123&usm=1

钱欣葆 发表于 2009-07-05 06:49

本帖最后由 钱欣葆 于 2012-2-12 17:45 编辑

-

      钱欣葆 6篇作品入选23本《语文》 (有图片) 点击进入



     

                        鸡妈妈的新房子

                                         钱欣葆  

      鸡妈妈的新房子造好了,既漂亮又牢固。
鹅大哥说:“房子造得不错,如果墙上开个窗就更好了。”鸡妈妈听了,很不高兴。
      夏天到了,鸡妈妈的房子里又闷又热。鸡娃娃都生病了,鸡妈妈这才想到鹅大哥的建议,她赶紧在墙上开了个窗。清新的空气进来了,屋里凉快多了,鸡娃娃的病也慢慢好了。鸡妈妈很高兴,她想,以后一定要多听别人的意见。
      狐狸对鸡妈妈说:“你家的窗子再开大一点儿就更好了。”
鸡妈妈听了狐狸的话,就把窗子开得大大的。
      一天,鸡妈妈从外面回到家,发现少了一只鸡娃娃,她到处找也没有找到。忽然,她在窗台上发现了狐狸的脚印。鸡妈妈一下子明白了,自己上了狐狸的当。
      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不好,轻信他人的话也容易上当。  


         2001年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被韩国选入学生教材和电子词典。                 
                  
                       
                                架  桥

                                            钱欣葆

      森林里有一条小河,河上没有桥,要过河很不方便。小猴和小熊都准备在河上架桥。
      每天,小猴跑来跑去,到处说他的造桥计划,大家都知道小猴要架桥了。小熊没有多说,努力地做着架桥准备。
      一天,大家看见河上架起了一座桥,都说小猴的行动真快啊!后来一打听,哦,弄错了,原来桥是小熊架的。大家都夸小熊做了一件好事。
      小猴很不好意思,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


         2003年选入被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选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

                       
                              兄弟拉纤

                                            钱欣葆

      摇船老汉有两个儿子。一天,老汉带他们出去帮助别人装运瓷器。这天逆水行船,又遇顶头风。老汉对两个儿子说:“今天光摇橹是不行了,你们上岸拉纤,我在船上摇橹,这样可以快些。
      两个儿子上了岸,一前一后拉纤,船果然快多了。拉了一会儿,老大想,平时父亲疼爱老二,要我这么卖力干什么?反正有老二出力,我少出些力也没有什么要紧。他装出用力的样子,却一点没有用劲。老二想,老大比我力气大,吃得也多,应该多出力,反正有老大出力,我少出力也没有什么要紧。他也装出用力的样子,却一点没有用劲。
      这时,风急浪高,货船非但不向前,反而急速向后退。老汉在船上大声呼喊,让儿子用力拉纤,两个儿子这时才使劲拉纤,可已经来不及了。船一个劲向后退,他们被纤绳倒拉着,“扑通”一声拉入了河中。失去控制的船撞在石岸上,船撞坏了,一船瓷器震得粉碎,老汉连连叹气。
      像落汤鸡一样的兄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尴尬极了。



         2003年被黑龙江教育出版社选入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注意识字 提前读写”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十册。

                            《语文》课本封面  点击进入


                               小山羊和小灰兔

                                                  钱欣葆

    早晨,小山羊和小灰兔一起做操,小灰兔对小山羊说:“我们一块儿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好吗?”小山羊高兴地说:“好啊,快走吧!”小灰兔说:“我回家拿篮子,你在家等我。”

    小山羊在家里等啊等啊,等了很久也不见小灰兔来。直到快吃午饭了,小灰兔才来。他对小山羊说:“刚才下路上遇见了小刺猬,我们聊了一会儿,耽误了一点时间,咱们吃了午饭再去吧。”说完就走了。

      小山羊吃了午饭又在家里等。等啊等啊,直到太阳快下山了,小灰兔才来。他抱歉地对小山羊说:“刚才我顺路去看望了小花狗,我们一起玩了一会儿,所以来晚了。时间不早了,我们明天再去采蘑菇吧。你等我,我一定来!”

      明天早晨还要不要等小灰兔呢?小山羊心里犹豫起来。


 
         选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二年级下册。 (点击进入)


                             两只小袋鼠  

                                            钱欣葆
      袋鼠妈妈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她把孩子放在腹部的口袋中,精心哺育他们。时间一天天过去,两只小袋鼠越来越大了,把袋鼠妈妈的口袋撑得大大的。小袋鼠在妈妈的口袋里觉得又温暖又舒适,高兴地哼起了歌。
      袋鼠妈妈对两只小袋鼠说:"你们已经长大了,不要老是蹲在我的口袋中,应该出去见见世面,学点本领。"
       袋鼠弟弟跳出了妈妈的口袋,独自外出学本领去了。袋鼠哥哥却继续留在妈妈的口袋中,不愿出去。妈妈多次劝说他都当作耳边风,他想,藏在妈妈的口袋中既舒服又安全,傻瓜才愿意出去呢!
      时间过得飞快,袋鼠妈妈老了,再也无力抚养自己的孩子。袋鼠哥哥失去了妈妈的帮助,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生活。一天,袋鼠妈妈病倒了,袋鼠哥哥硬着头皮独自出去寻找食物。突然,他与一只大灰狼相遇,大灰狼见这只瘦弱无力的袋鼠好对付,就向他猛扑过去。袋鼠哥哥吓得又哭又喊,撒腿就逃,哪知他奔跑了一会就气喘吁吁,脚一软便倒在了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出门多时的袋鼠弟弟刚好回家经过这里,他见自己的哥哥危在旦夕,就拿出平时练就的冲刺本领,飞也似地奔了过去,用有力的腿向大灰狼头部发起猛烈攻击。大灰狼被踢得两眼金星直冒,脑袋中像装了无数蜜蜂嗡嗡直响。他自知不是身强力壮的袋鼠弟弟的对手,嗥叫一声逃跑了。
      被救的袋鼠哥哥看了一眼粗壮有力的弟弟,又看看自己瘦弱的身体,说:"当初,你的身体还没有我强壮,如今我已经不能和你相比了。不知你吃了什么强壮筋骨的灵丹妙药?"
       袋鼠弟弟说:"我没有吃什么强壮筋骨的灵丹妙药,我离开妈妈后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吃了许多苦,在生存斗争中,我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本领,身体也就格外强壮。"
      袋鼠哥哥感叹道:"当初我留恋妈妈的怀抱,看起来很聪明,其实很傻。早知今日这个样子,我也应该和弟弟一起毅然离开妈妈,自己出去经风雨见世面,在困苦中磨练自己啊!"


  
              被选入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点击进入)


                              大象认输   

                                          钱 欣 葆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动物。
      一只又高又大的大象,在家门口挂了一面大旗。旗上写着“天下最大”几个大字。金丝猴看见了,对大象说:“在森林里,你是最大的动物,但在地球上,你还算不上最大。”
      大象听了金丝猴的话,气得把鼻子卷在空中,说:“你快说,还有谁比我大?”
      金丝猴领大象来到大海边,指着大海说:“海中的蓝鲸比你大,他才是当今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大象不相信地摇摇头,和金丝猴来到海边一块二三十米长的大“石头”上向大海张望。大象见海上什么东西也没有,对金丝猴说:“海里根本没有什么大动物,你刚才的话是编出来的吧?”
      大象正和金丝猴讲着话,没想到脚底下的“石头”在向大海中移动。原来,他们刚才把蓝鲸的脊背当成了石头。蓝鲸一边向海中游,一边对大象说:“我的体重有一百九十多吨,光心脏就有六七百公斤,肺重一千五百多公斤,舌头重三千多公斤,胃可以容纳三千公斤左右食物。我的身体比你大得多呢!”
      金丝猴又说:“蓝鲸和我们一样,也是胎生的哺乳动物,他才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你呀,只能算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大象这才知道自己错了,忙向金丝猴和蓝鲸道歉:“我太无知,太骄傲了,感谢你们帮助了我。”
      蓝鲸在海中游了一圈,又回到海边,让大象和金丝猴走上岸。大象回到家里,急忙降下了那面写着“天下最大”的大旗。



          被选入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点击进入)

  





SS

余途 发表于 2009-08-02 22:16

本帖最后由 余途 于 2009-8-2 22:27 编辑

百度知道 > 教育/学业/考试 > 小学教育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语文阅读理解冰雪人民币,快啊!答的好加分!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9-4-10 19:47
她在冰天雪地里提着包等着出租车。一辆辆从她眼前开过去的车没有空车标志,这样的天气打车很难,她手里的包越来越沉。
她在几个人的争夺中胜出。
拉上她的司机一开口,她就听出他是郊区村民,并且车上有着烟味与汗味混合的味道。放在平时,她一定会换一辆车。
冰雪阻碍了车的速度。车用了比往日多一倍的时间才到达。
她以要投诉车内气味为理由少给司机十元钱,司机和她激烈斗争了十分钟。
她像一个受害者又象一个胜利者。
车在冰雪中继续爬行。
一种快感让她感到轻松。轻松时刻她才发现她的包与被她骂的司机走了。
她呆住了,包里的人民币有十万元!
她找到她能找到的所有人,别人说你没记住车号光凭气味恐怕是找不到了。想碰碰运气可以站在原处等。
夜比以前任何一天早来了许多。冰雪几乎要把她变成冰雕。
一道光柱熄灭,真的有辆车在冷得透不过气的夜里停在她面前。车门里飘出她熟悉的气味。
司机递给她的是她的包,包仍然是那样沉。
她冻僵的手从包里颤巍巍地抽出一叠人民币给司机。
司机不要。她的泪流出来,在脸上结成了冰。
司机向她伸出手:“你把刚才少给我的十元钱还给。”
雪又下大了。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赞美了司机怎样的品质?

2、当“她”颤巍巍地抽出一叠人民币给司机,司机不要时,“她”会怎样想?

3、当“她”给司机钱,司机不要时,“她”为什么留下眼泪?

4、短文题目是“冰雪人民币”,短文中也多次提到“冰雪”,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提问者: weqee1 - 秀才 二级 最佳答案
1:文章主要讲一个人打车时跟司机讨价还价而忘记拿包,结果司机还了回来。赞美了司机拾金不昧的品质。
4:在于体现司机拾金不昧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冰雪”中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2:她会想这位司机善良淳朴,拾金不昧,在冰雪中还给我把钱还回来真是一个好人。
3:因为她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位司机,自己那样对他,他却在冰雪中送包回来,而且不记报酬,他的心是多么美好。

8回答者: HUANQIAN12345 - 试用期 一级   2009-4-7 20:38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虽然晚了,但你的最靠谱谢谢了
相关内容
•  一道语文的阅读理解题。(答的好加分)
•  语文阅读理解题在线等候!答得好一定加分!!!!!...
•  怎样培养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快快快 好了加分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高手来!!好的话我加分!!!!!!急!!
•  语文阅读理解怎样才能答好?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更多关于冰雪人民币的问题>>
其他回答    共 5 条
as

回答者: bhyangjunda - 助理 二级   2009-4-7 19:46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赞美了司机怎样的品质?
  一个人计较十元钱,而他看不起的出租车司机却对十万部心动交还回去,但要回自己应得的十元。拾金不昧

2、当“她”颤巍巍地抽出一叠人民币给司机,司机不要时,“她”会怎样想?
送回来就是要钱嘛,拿走怕我报警

3、当“她”给司机钱,司机不要时,“她”为什么留下眼泪?
我真对不起他,部应该看不起他

4、短文题目是“冰雪人民币”,短文中也多次提到“冰雪”,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突出她的人情冷漠

回答者: 万A业A城 - 高级经理 七级   2009-4-7 19:51
这题不容易!  
想一想!
稍后

回答者: a84713036 - 门吏 二级   2009-4-7 19:59
1一个人计较十元钱,而他看不起的出租车司机却对十万部心动交还回去,但要回自己应得的十元。拾金不昧 .
2她会想这位司机善良淳朴,拾金不昧,在冰雪中还给我把钱还回来真是一个好人。
3因为她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位司机,自己那样对他,他却在冰雪中送包回来,而且不记报酬,他的心是多么美好。
4突出了天气及主题。

回答者: 贪吃小企鹅 - 助理 二级   2009-4-7 21:56
1、文章主要讲了“她”打车时丢钱包又失而复得的事。赞美了司机的质朴和拾金不昧的品质。
2、可以从两个方面答:一是因为自己给的钱,司机嫌少,从而产生的心理变化;二是刚才还跟司机讨价还价,可是司机不计前嫌,还把10万块钱给她送回来了,她内心是相当的感动。
3、感动。回想到自己刚才还找借口去讨价还价,但是司机却不计较这些,除了只拿回自己应得的,并没有吞占她的10块钱。感动里还有深深的自责。
4、作者多次提“冰雪”一方面是为了突出特定的时间段,为情节的发展作伏笔。另一方面,是为了烘托出主题,天气寒冷,她也“冷漠”,但是人心不冷,人间处处有温情在,司机并不计较她少给了十块钱,还是冒着寒冷把她丢失的包给送回来了。让她的心也暖了。

回答者: xf5110 - 秀才 三级

余途 发表于 2009-08-02 22:24

余途作品《冰雪人民币》发表于《北京晚报》由《读者》转载,何时成为何种语文教材的语文阅读理解尚不得而知,google到上面的信息,在这里占个位。

长裙雨孩 发表于 2009-08-13 17:44

:lol好帖,才读了一部分,看到一个错别字,先留个言:“结果,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这个位,谁要用,进来改了就是~~~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6-24 10:22

欣葆兄:
        
       你几十年守望在儿童寓言这块“麦田”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得到的是你应该得到的!为你高兴,也为当代寓言高兴!
        
     选进教科书是扩大作品影响力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你的《鸡妈妈的新房子》就是一个例子。彭文席的《小马过河》更是典范!最近我用才知道的“读秀搜索”查了一下《小马过河》,竟有228本书收入,其中很多是教材和教辅类的,无疑是当代寓言选入教材中影响最大的作品。黄瑞云的《陶罐与铁罐》有100多本书收入,就收入教材的种类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前者。其次是金江先生的《乌鸦兄弟》有56本书收入。(这些还只是用一种搜索所得)。当然收入教材只是判断作品生命力的一个方面,有一定的偶然性,往往是为其所用,可遇而不可求。当代很多优秀寓言未被选入教材,丝毫不减其优秀。
        
    去年我在本会论坛设了专题:“被选入各类教材的当代寓言”就想从这方面来看看当代寓言的影响,因很多会员尚不用电脑,材料收不齐。近建华兄与我通信中也谈到将当代寓言中被收入教材和试题的收集和研究一下是极有意义的。我不是研究者,无力承担。凡夫兄和你收入教材都较多,不妨试试。当然,由本会搞研究的会员来做,那就更好了。看来,理论研究是咱们协会今后应该加强的一项重要任务。
        
    早上起来见你的信很高兴,就聊上了,未深思,说的不一定对。刚才接到杨啸兄电话,他的作品用“读秀”一查,不知道被收入的书有80多本,翻译成各种文字的有一两百万字。哈,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叶澍  2010。6。24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6-24 10:24

欣葆兄:祝贺您!我以为,能被选入课文的作品具有特定时代的典范性。因此向叶澍兄建议把建国后选入各种课文、试卷的当代寓言作品收集起来,这既是很有价值的资料,又可作为学习的范本。您已有不少作品被选入,可否提供资料,作一示范呢?祝愿有更多的小朋友能读到您的优秀作品!  建华

蝉亦戈 发表于 2010-06-25 14:04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10-6-25 14:24 编辑

杨啸兄今早来电话,说用“读秀”查到他的《蜗牛的奖杯》被选入苏教版国标小学课本及几十本教辅书。过去他一无所知,哈。:lol:victory::handshake
http://www.tongzhuo100.com/v/2010-04/8870.html

蜗牛的奖杯

杨啸  
   
从前,蜗牛是昆虫,
长着六条长腿一对翅膀--
他不但跑得很快,
而且还善于飞翔!

一天,在昆虫运动会上,
飞翔比赛隆重举行--
参加比赛的有蜗牛,
还有蝴蝶、黄蜂和蜜蜂……

裁判员一声令下,
飞翔比赛正式开始--
他们一齐向前飞去,
紧扇着自己的双翅。

蜗牛遥遥领先,
头一个到达终点!
夺得了飞行冠军--
把对手们甩下老远!

大伙儿向他欢呼,
大伙儿为他鼓掌--
一个很大的金质奖杯,
捧到了他的手上!

蜗牛洋洋得意,
带着奖杯回到家里--
忍不住心里的骄傲,
藏不住脸上的欢喜……

从此他把奖杯,
总是带在身边--
一时一刻不肯放下,
生怕别人不能看见……

因为这奖杯很重,
带着奖杯难以飞腾--
他便把奖杯背在背上,
用腿在地上慢慢爬行……

有人劝他把奖杯放下,
他摇摇头说:"那可不行!
我这冠军若离开奖杯,
谁还能知道我的光荣?"

睡觉时他把奖杯搂在怀里,
可是却仍然睡不安稳--
因为他生怕奖杯被人偷去,
哎呀!那可就摘掉了他的心!

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
再睡觉就钻进奖杯里去,
这样他就和奖杯成了一体,
任何人也休想把他和奖杯分离!

于是他就蜷曲着身子,
钻进了那只奖杯;
于是他就在奖杯里,
高枕无忧地沉睡!

这样睡了不知多久,
当他醒来的时候--
忽然发现自己的身子,
已经在奖杯里粘牢长就!

再想要爬出来已不可能,
从此啊他便失去了自由--
只能勉强地探出半截身子,
和一个长着触角的头……

从此他休想再往天上飞,
就是在地上走也十分吃力--
他只能背着那沉重的奖杯,
蹒跚地摇晃着身子爬来爬去……

钱欣葆 发表于 2010-06-25 14:40

本帖最后由 钱欣葆 于 2010-6-25 15:06 编辑

    《蜗牛的奖杯》课文我早就看到了,因课文上没有作者署名(苏教版低年级语文一律不署名)不知道这是杨啸老师的大作。现将链接贴在下放。             钱欣葆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蜗牛的奖杯

                  
                     

                     

                                    (中间缺少一页,暂时没有找到)

                     

朱丽秋 发表于 2011-09-02 08:41

这个帖子真好,顶起来学习!

钱欣葆 发表于 2012-02-12 08:58

-                           

                                              躲  雨

                                                    薛贤荣

  有三只猴子结伴下山,想看一看山下的景致。大概(gài)是贪(tān)看美景,竟没注意天阴下来,要下雨了。等他们想要回山上时,豆大的雨点已劈(pī)头盖脸地打了下来。恰巧,路旁有一座木屋,三只猴子喜出望外,决定进去躲雨。
  第一只猴子一步跨到门口,却失望地咂(zā)咂嘴,转身对两个伙伴儿说:“倒霉(méi),门关着呢。”
  第二只猴子绕(rào)小屋转了一圈,垂(chuí)头丧(sàng)气地告诉大家:“窗子也都关着。”
  第三只猴子嚷道:“我们快来开个会,想想办法吧!”
  于是,三只猴子围成一团,冒(mào)雨开起了讨(tǎo)论会。他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进屋的方案,又一个接一个地否(fǒu)定了。最后一致认为,木屋无法进去了,只好冒雨回山上。
  忽然,刮来了一阵大风,把门吹开了。原来门是虚掩着的,根本就没锁(suǒ)。



   《躲雨》入选教科版《语文》课本第4册。《躲雨》还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 (藏族地区使用)《汉语》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2-02-16 20:31

本帖最后由 笑尘天涯 于 2012-2-17 14:45 编辑

刺槐的理想(张孝成)

    一棵小刺槐慢慢地长大了。

  紧抱着土壤妈妈,吸吮着阳光、雨露和大地的养分,小刺槐挺起笔直的身子,舒展起碧绿的叶子--它是多么快乐啊!

  它大声说道:“我要努力生长,争取长大成为栋梁!”

  风伯伯笑了:“小刺槐,你真是好样的!你的理想会实现的!”

  天有不测风云,过了一阵子,刺槐的身体弯了--它再也不会成为造房子的栋梁了!

  刺槐难过地哭了。

  风伯伯安慰它:“刺槐,别哭啦。你虽然无法改变现实,但并没有失去自身的价值。我是说,调整好理想,你依然会造福于社会啊!”

  “我还能做什么呢?”刺槐的心情平静了不少。

  “你可以做犁弓啊--为农民伯伯们犁地翻土,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是也很有价值吗?”风伯伯笑着说。

  刺槐的苦恼一扫而光了,它下定决心好好成长,实现做犁弓的理想。

  没想到刺槐的命运真是不顺--过了不久,它的身上生了许多虫子,啄木鸟医生断定它是没治了。

  刺槐伤心地大哭:“老天呀,你怎么对我如此无情啊!现在,我还有什么用呢?”

  “不,刺槐,你并不是废物,你还有用。”风伯伯忍住泪水安慰它。

  “什么用?”

  “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你的命运,那么你就要承认残酷的现实--你犁弓的理想已经成为泡影,你可以走进那炉灶,让烈火燃烧你的躯体,发出火红的光和炽烈的热,在这光与热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最后的奉献中创造生命的永恒!”

    刺槐听罢,不再哭泣,心中也多了份坦然和坚定。


发表于中国寓言网、2010年第九期《学生 家长 社会》  收入张孝成寓言集《伯乐收徒》(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

学科:高中教科书《成长与心理》  (第三页   高中一年级下册)
编者: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版:开明出版社
版次:2009年2月第一版   2011年12月第二次印刷
定价:7.40元

倪亮 发表于 2012-04-15 12:47

6#钱欣葆


哇,这么多啊!
晚辈敬佩地扑在地上——全体投地!

wuyuefeng2011 发表于 2012-04-17 21:56

本帖最后由 wuyuefeng2011 于 2012-4-17 21:58 编辑

我的多篇寓言作品被选入各种教辅图书中,分别如下:
1、《青蛙与老虎》《小山羊拜师学艺》《山羊与八哥》选入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经典阅读》教材中;
2、《青蛙兄弟》《小爬虫的命运》《老鼠送礼》选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经典阅读》教材中;
3、《山羊伯伯捡儿记》选入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经典阅读》教材中;
4、《骄傲的公鸡》《小兔与小狗》《小山羊的意外财》选入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经典阅读》教材中。

朱丽秋 发表于 2012-10-03 08:54

:victory::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