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张鹤鸣 发表于 2009-06-08 22:02

师生互动 快乐作文

师生互动    快乐作文



                                         张鹤鸣



       老家地势低矮,年年数次“水漫金山”。因而从小习水,乐此不疲,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在担任剧团团长期间,总会拉“旱鸭子”下水,自当游泳教练,要求学员熟悉水性。不是为了比赛,只是确保安全。行船如遇不测,不至于“掉下去秤砣,拉起来秤杆”。

       如今从事作文教学,又听说提倡教师“下水”作文。我想,我一直在“水”中,即使担任剧团团长,我的主业还是编剧,就是当了文联主席,还是离不开创作。所以,我的培训学校从创建开始,教师与学生一直坚持共同创作、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坚持“师生互动,快乐作文”。

      师生互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趣味性和积极性,成效显著。早期培训的学生至今记忆犹新。浙师大“保研生”陈懿在她的《回忆  感激》一文中说:

    “我是双羽作文班这一帮幸福的孩子中的一员,在这里,张老师的文章、同们的范文、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文字的国度。……

     “我们大多会以两种方式与张老师进行着对话,一种是面对面的谈话,张老师总会以诙谐的语调为我们讲述周边发生的故事,我们乐呵呵地听着,同时也学习着如何真实而生动地表述我们的所见所闻。……第二种对话方式,则是通过阅读张老师的作品来实现的。张老师的寓言作品有很强的现实性,抓住新闻事件和当下的社会现状进行寓言创作,或讽刺或颂扬,展现人生百态。……这也为我们写作提供了启示。”

       除了共同创作之外,我们师生还一起改稿、编稿、校对、设计封面、出版自己的作品集。同学们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特别明显。

       时至今日,我的培训学校已创办8年了,仍然坚持“师生互动,快乐作文”的理念。我近几年出版的寓言集《醉井》和《角马公主》都是在师生互动的快乐氛围中写出来的。如“下蛋系列”这一组作品,原本只写了《母鸡下鸭蛋以后》一篇,同学们觉得挺有趣,纷纷参与“下蛋系列”的创作,于是,我又写了《公鸡下鸭蛋以后》、《乌鸦下蛋以后》、《杜鹃下蛋以后》、《王八下蛋以后》、《两只虎蛋》等多篇新作,同学们也越写越多,越写越有兴趣,有个同学说:“老师,我想写‘狗狗下蛋’,故事如何编得合理?”于是我就编了一篇《狗狗下蛋以后》作示范,成了一组系列,共8篇。我请同学们投票,最喜欢哪一篇?大家比来比去,说:“每篇都喜欢。比较起来,《狗狗下蛋以后》最有趣”故事是说狗狗下了狗蛋,认认真真孵蛋,可是,一觉醒来时,狗蛋不见了,它到处寻找,小猴跟他开个玩笑,他便将偷狗蛋的小猴告上法庭……最后才知道原来是梦中下的“蛋”。

       再比如同学们喜欢唱的《隐形的翅膀》和《绿叶对根的情意》等歌曲,我要求大家尝试用歌词编故事,我先编了两篇作示范。一篇是《被折断的翅膀》(收在《角马公主》一书中,有两位同学正在改编成寓言小歌剧:童话寓言王国的小精灵一出场的唱词便是“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另一篇是《绿叶对根的倾诉》(编在《醉井》一书的开篇。)巧合的是,09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正是《隐形的翅膀》,而浙江卷的作文题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两个题目也都是要求根据歌词作文。高考刚结束,同学们便纷纷打电话庆贺,可见他们对师生互动创作的成果多么在乎,多么珍惜啊!

     注:因刊物约稿,要我写一组教学心得。先在“论坛”征求意见,修改后再发出去。上两篇已作小改发过去了,准备刊用。这篇新稿,请多提意见!     








--------------------------------------------------------------------------------
网易全新推出企业邮箱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09-06-08 22:15

这两天我监高考了,又看到全国各地高考题,真佩服张老师!:victory: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6-09 07:19

师生互动 其乐无穷!:victory:

鸽子树 发表于 2009-06-09 08:49

师生互动是最快乐,最有效率的教学方法.

余途 发表于 2009-06-09 23:35

学生喜欢老师高兴。

侯建忠 发表于 2009-06-14 06:26

向张老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