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老岸 发表于 2009-06-07 15:05

新编《孟母三迁》


原文:
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此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朝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之,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汉刘向《烈女传·母仪篇》

新编之一

孟子小时候,父亲早亡,孤儿寡母,日子很清贫。
孟家离学校很近,孟子常常在教室外,倚着窗户,偷听先生讲课。母亲见了,很恼火,三番五次把儿子生拉硬拽回来,暴打了无数次,说:“读书有什么出息?那教书的,满腹经纶又怎么样,胡子一大把了,连个举都没中,只能当个教书先生,一辈子受穷。”
骂完打完,孟母想:“再在学校边住下去,只怕儿子要变成书呆子。”
于是搬家到闹市,要孟子学着做生意。那阵子猪肉疯狂涨价,街头那些屠猪宰牛的赚了个盆盈砵满。于是孟子开始学着杀猪宰牛做买卖。由于他学习专注,又能开拓创新,很快研究出“疱丁解牛”的新技术,经常当街表演,吸引了大批顾客。
虽然孟屠生意日渐红火。但孟母细究,做生意还不如做官。看城里那些有钱的老板,看见官老爷,哪个不是点头哈腰?可不能让儿子这辈子的精力都耗在屠猪宰牛上了。跟儿子商量,儿子竟不以为然,继续做屠夫做得不亦乐乎。
于是孟母拍板,再次搬家,搬到一个离官府很近的地方。每天逼着儿子学为官之术,学官员们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学官员们对上俯首贴耳,对下大打官腔。
学成之后,就用儿子卖肉的钱给他捐了个县长秘书。

新编之二

孟子小时候,父亲早亡,孤儿寡母,日子很清贫。
孟家离公墓很近。公墓里时常举行丧葬祭祀,孟子学为丧葬,很快掌握了较高技术,主事、勘墓、当孝子样样来得,方圆几百里哪家死了人都要请他。
孟母想:“儿子这么聪明,学了一样本事就这么赚,要是多学点,不就大发了?”与儿子商量,儿子却不以为然,做起丧葬工作来完全进入忘我状态,无睱他顾。
于是,孟母决定搬离公墓,住进了闹市。
再也没人来请他行丧葬之事,孟子很是苦闷了一阵子。但他很快就被街面上那些屠父吸引了,开始学着杀猪宰牛做买卖。由于他学习专注,又能开拓创新,很快研究出“疱丁解牛”的新技术,经常当街表演,吸引了大批顾客。孟屠生意日渐红火。
孟母又想:“儿子真是天才,学什么成什么。可不能让一件两件技术套牢了他。”于是,要儿子在做猪牛生意之外,兼顾学点别的。但孟子就是这毛病,太过专注,做一件事绝不考虑第二件。
没法子,孟母又决定搬家,逼着儿子再学他技。她寻思着,丧葬呀,屠宰呀,都不过是下里巴人的技术,要为人上人,还得学为官之术。于是,孟母就把家安到了官府旁,每天逼着儿子学官员们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对上俯首贴耳,对下大打官腔。
孟子这孩子真不错,学什么精什么。正好赶上本县招考官员,但由于孟子没有后台,家底也不太厚,财势都不如他人,没有如愿。
孟子无所事事,看看坐吃山空。好在为官术无用,还有屠宰术,孟母就叫儿子再去街头卖肉。
孟子再不当街大声吆喝了,他认为大声喊喊不是君子所为,不合乎礼;他也再不当街表演“疱丁解牛”,不是他手生了,而是他认为这不合乎仁;孟子身着宽衣大袖,进退有礼,顾客来了,他繁文缛节,很是到位,常常弄了半天也没切下一块肉来,所以弄了半天也没卖出一块肉,挣到一文钱。渐渐地,光顾孟子肉店的,就只有苍蝇了。
好在孟子还会丧葬术。孟家又搬回了公墓。
听说丧葬大师孟子回来了,方圆几百里一时沸腾。之后但凡哪家死了人,又都来找孟子。但很快,大家都厌烦起孟子那一套。先前,一件丧事办下来,最多折腾个七天。现在呢,孟子大师把祭祀三皇五帝的仪式搬到了普通人身上,花钱不说,还费心劳力,一趟下来,孝子贤孙们骨头都要散架。更恶心的是,孟子给尸体洗浴时,像是在烫猪毛,给尸体换衣时,像是在剥猪皮。
此后,再也没人来请孟子主丧,孟子还纳闷哩:这么多年了,怎没见死个人?

余途 发表于 2009-06-07 16:07

:)寓言新编是个路子。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09-06-07 17:42

学习!

巴人 发表于 2009-06-07 18:38

不错,翻出了新意.学习.

张传相 发表于 2009-06-07 19:45

学习:victory:

老岸 发表于 2009-06-07 21:15

谢谢斑竹和文友们。

老岸 发表于 2009-06-07 21:15

谢谢斑竹和文友们。

筱枫 发表于 2009-06-07 22:31

新编得好!:victory:

熊建 发表于 2009-06-08 09:13

支持新编,我也喜欢新编

不是刁民 发表于 2009-06-08 09:20

现在有很多说法,就是经典不应随便改编。
中国的很多经典已经被改得不成样子了。

也算一点反面意见,呵呵

白日星空 发表于 2009-06-08 15:36

圣人还原俗人

老岸 发表于 2009-06-09 13:05

谢谢各位朋友。特别回“不是刀民”,其实经典不经典,并不是绝对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以前的经典,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并不见得就是经典。而且我总觉得孟母的三迁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只是因为她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政策与口味,才树之为标竿的。

不是刁民 发表于 2009-06-09 13:17

一种意见,一种观点,发表看法,坦诚交流
:handshake

老岸 发表于 2009-06-09 13:20

{:2_42:}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