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张鹤鸣 发表于 2009-06-01 17:29

追悼会上转达哀思

悼念彭老  转达哀思                                                                                ——在彭文席先生追悼会上的讲话
                                                                                  张鹤鸣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彭文席先生的家属和亲友们:
     惊悉彭文席先生仙逝,中国儿童文学界和中国寓言文学界不胜悲伤,数十位全国著名作家发来悼词,并委托我转达他们的哀思。
在这举国哀悼的沉痛日子里,我谨代表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瑞安市文联、温州市儿童文学学会、瑞安市儿童文学学会,并代表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刘斌会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宗介华会长、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副会长顾建华、马长山、叶澍、凡夫、安武林、少军、名誉副主席陈蒲清、副秘书长刘岚、侯建忠、余途、理事吕金华、老许、桂剑雄、钱欣葆、杨福久、筱枫、张孝成、会员范兆车、长裙雨孩等,并代表市文联涂克华主席、陈丹副主席、原文联俞海副主席、王大来副主席、并代表原《小花朵》创始人、寓言大师金江先生、原文联主席《小花朵》编审叶尚义先生、原文联副主席、《小花朵》编辑叶飞云女士、《小花朵》同仁现匈牙利侨领郑乾有先生、《小花朵》同仁叶海华女士、朱小瑞女士、林永良先生等,并代表瑞安市儿童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谢丙其先生、副会长、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洪善新女士及副会长谢尚江、王永乐、倪亮、鲍永远先生等向彭文席先生表示沉痛悼念!向彭文席先生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连日来,亲友们浸沉在无限悲痛之中,许多报刊、网站发表了悼念文章。限于时间,我受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原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樊发稼先生和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宗介华先生的委托摘要宣读他们的悼念文稿。
                                                                                   我的哀悼

彭文席先生治丧委员会:

     惊悉彭文席先生与世长辞,十分悲痛,特表示沉痛哀悼。
     彭文席先生一生坎坷、艰难地走完了84年的路程。但他创作的经典童话《小马过河》却一直活在几代人的心底。于是,他成了中国一位不杇的儿童文学作家。同时,也成了后来者文学创作的楷模。
     彭文席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巨大损失。
     中国的亿万孩子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好爷爷;
     我也被抢劫了一位敬慕的师长。
     愿彭先生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要好一些,再为孩子们写一篇《小马爬山》或《小牛过河》……
彭文席老师,安息吧!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
                                                                        北京五洲之星儿童文化艺术院院长
                                                                        中国新思维作文网(www.xswzw.com)总裁
                                                                                          2009.5.31 北京

                                                                     深切悼念《小马过河》作者彭文席
                                                                                  樊发稼
      ……惊悉噩耗,不胜悲痛!《小马过河》是我国儿童文学、尤其是寓言童话的名篇,发表于1955年11月上海《新少年报》,随后不胫而走,影响广泛,由于成为小学语文课本的保留课文而家喻户晓,先后译为十几种外文介绍至国外,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评奖一等奖。
      ……真是不可思议的巧合:就在文席逝世那天,即今年5月27日,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和《中华读书报》联合组织权威专家评选出的建国69年来60部(篇)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书(篇)目在报上公布,文席的《小马过河》赫然在榜,同时附发了儿童文学研究家李红叶教授对此作的简评:“《小马过河》优美简洁,含义深刻,是寓言又是童话,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其结构起承转合,一气呵成;语言干净利落,读来音韵优美;且情境温馨,充满生活气息;从艺术形象上看,小马、老马、松鼠、老牛,无一不生动贴切,尤其是小马,言语行动,均稚态可掬;而主题则包含了哲学意义上对于经验的个体性差异的思考,又包含少儿初长成时期的主体性生成问题。整体读来,既传达少儿生命韵律,又令成人莞尔并深思,所以能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和典故。”红叶教授的评析,简要而准确地阐明、厘定了《小马过河》的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弥足珍贵的价值,我完全认同。惜乎遽然阴阳两隔,文席已然无法看到。
      …………
      彭文席这个普通中国人的名字,因一篇短短的《小马过河》名世、永垂文学史册。这件事实本身足以给每一个作家以深重强烈的启示:该怎样创作出那怕是一篇精短的却真正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作品,用以丰富华夏祖国的文学宝库?
      这就是为什么两天来我的数十位作家同行由衷扼腕于彭文席的遽然离世,纷纷发来深切悼念的电子邮件的缘由。著名童话作家周锐和文席从未谋面,得知文席病故噩耗后立即口占四句如下:
      常见斯文,
      未见斯人。
      斯人渡河,
     “小马”永存!

      周锐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一路走好,文席老哥!

                                                                  2009年5月29日下午急草于北京南方庄寓所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09-06-01 17:47

本帖最后由 笑尘天涯 于 2009-6-1 17:50 编辑

谢谢张老师!大家都要保重身体。

张鹤鸣 发表于 2009-06-01 18:49

感谢新斑竹,大家多保重!近期《玉海》将发彭文席先生纪念专刊,诸位若有文稿,请早些发到冰子或我的邮箱。谢谢!                 张鹤鸣

长裙雨孩 发表于 2009-06-02 08:10

张老师辛苦!

彭老,永远让人怀念!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6-02 08:42

寓言故事《小马过河》作者彭文席逝世 享年84岁
2009-06-01 来源:成都商报作者:蒋庆
  
    成都商报6月1日报道“小马跑到河边,……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小马过河》这个经典的寓言故事,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至今,已影响了几代人。5月27日,写这个故事的作者彭文席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4岁。彭文席遗体告别仪式昨日在其家乡浙江瑞安举行,并将在今日早晨出殡。

  彭文席的《小马过河》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担任代课老师的他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能力,于是他用了一个晚上时间写出《小马过溪》,在寄给《新少年报》后被修改成《小马过河》。1957年,北京市将《小马过河》选入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继而各地的教材也陆续选用。虽然《小马过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由于家庭原因,很少有人知道《小马过河》的作者是谁。1979年,国家八部委联合举办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作品《小马过河》获一等奖。组委会大费周折,才在瑞安的田间地头找到在农村当代课教师的作者彭文席。第二年彭文席的身份才从代课老师转为正式教师。《小马过河》入选小学教材这么久以来,它的读者估计超过10亿人,但彭文席生活中却很低调,温州作家林新荣感叹说:“彭文席的低调,使世人只知《小马过河》,而不知道彭文席其人,在这个唯利是图的时代,他大约也算是个另类了。”

  彭文席还曾担任《小花朵》杂志主编,不过他并不习惯生活在城市,而在当地十八家村看书读报过着娴静的田园生活。作家郁文撰文感叹道:“他甚至没有被人们视为‘作家’,更不是什么四处游走、自我推销的‘大师’。他本人也从来没有向政府、向单位诉求过什么、索取过什么。”据介绍,彭文席的身体一直比较健康,他的突然离去让很多人吃惊,瑞安市儿童文学学会会长谢丙其透露,这个月初杭州有媒体过来采访彭文席,当时他虽然已经住院,但状态还很好,笑称自己80多岁了还是第一次住院。而彭文席的孙子彭丛隼告诉当地媒体,他的奶奶去年年底去世对爷爷打击很大。“爷爷一生坎坷,这么多年来,奶奶和他一直相扶相持。奶奶住院期间,都是爷爷在医院里照顾的。奶奶去世后,爷爷感到很孤独,几个月来,经常会翻出奶奶照片,跟儿孙说起和奶奶的一些往事。”

  在得知彭文席去世的消息之后,很多读者也在网上悼念这位低调的老人,一位读者发帖说,“虽然不认识彭老师,但对他的《小马过河》仍然记忆清晰,他不知陪伴着多少像我一样的孩子走过天真的童年,以后的孩子们还会在他的‘过河’中和小马一起成长。”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作者:蒋庆)
(新民网编辑)

余途 发表于 2009-06-02 12:31

彭老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