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寓言(十六)》的编后断想(之二)
《老许寓言(十六)》的编后断想(之二)五
寓言诗,是一种诗体化的寓言的文体样式。看中国的寓言诗,我们翻查中国寓言文学历史,中国古代寓言的产生,最早是从诗体开始写成的。逐渐发展到唐代,形成了一个创作寓言诗的高峰,直至宋明以后乃至发展到近代,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寓言诗作品,已形成了我国古代寓言诗长河的优秀传统。中国的寓言诗,最早成形于西周初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在《周易》卦辞、爻辞中,已有了尚不成熟的寓言诗萌芽。直至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则有了多首完整的寓言诗。应该说源远流长。但中国古代寓言诗的光辉,却时而被先秦战国兴起的辉煌散文寓言,以及唐代用古文写成的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散文寓言所掩盖,却一直没形成汹涌澎湃之势。造成了我国古代诗寓言和散文寓言两种传统的发展失衡。甚至促使某些人们,对寓言诗的优良传统,造成视而不见,泯没不彰,有所淡漠的认识。中国寓言诗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寓言诗人。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了更多的诗人和优秀的寓言诗作品。经翻阅调查证明:以刘饶民的《含羞草》为新中国的最先,起到了先导作用。文化浩劫之后,刘征先生首先打开沉寂无声局面,先在报刊上陆续发表,接着在1980年出版了《海燕戒》,1982年出版了《春风燕语》,《花神与雨神》,1986年出版了《剌和花》;1991年出版了《最后的香肠》(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后又结集于1993年出版了《刘征寓言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了《诗画合壁》(文心出版社)。管用和1979年出版了《小鲤鱼找珍珠》(湖北人民出版社);与其呼应的还有高洪波出版了《自夸的老鼠》,《好客的蟒蛇》,《受骗的豪猪》,1982年出版了《大象法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了《吃石头的鳄鱼》(人民文学出版社),《鹅鹅鹅》;胡大文在1979年出版了《八哥、金鸡和小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川之 陈广斌在1979年出版了《孔雀与仙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储佩成 许润泉于1979年出版了《小白兔种菜》(贵州人民出版社);许润泉出版了《浮萍的哲学》;蓝海文在香港于1986年出版了《寓言诗一百首》(香港金陵出版社);刘猛于1987年出版了《秃尾巴耗子和神猫》(湖北少儿出版社),《猎人与狗》;马晋乾于1993年出版了《喜鹊救鱼》(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张秋生出版了《蜜蜂•天狗•月亮》,又出版了《天上来的百兽王》;储佩成在1993年出版了《喜鹊的风格》(香港亚洲出版公司);赵长占于1993年出版了《两只打架的狐狸》(北方妇儿出版社);李继槐在1994年出版了《山海情》(南海出版公司);邝金鼻于1995年出版了《动物王国里的寓言》(中国妇女出版社);徐康于1996年出版了《动物寓言诗》(重庆出版社);杨啸在1997年出版了《幽默寓言故事精选》(内蒙古人民出板社);宫玺于1998年出版了《关于斑马的传闻》(上海教育出版社);至于说到老许,先在1997年出版了《老许寓言诗》,(华龄出版社),然后在1999年出版了《老许寓言(一)》(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紧接着在2005年出版了《老许寓言(二)》(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三)》(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四)》(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五)》(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六)》(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七)》六本(吉林人民出版社),又于2006年出版了《老许寓言(八)》(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九)》(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十)》(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十一)》四本(吉林人民出版社),重出修订版《老许寓言(一)》;如今又于2008年接续出版了《老许寓言(十二)》(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十三)》(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十四)》(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十五)》(年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十六)》五本(吉林人民出版社),可谓洋洋大观。论者说:“老许执拗地坚持进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寓言诗创作,用他极为丰富的创作实践,与中国古老的寓言诗传统浑然千载相接,这不能不说是老许颇富远见胆识的一种表现。”
老许坚持可受指责的敝帚自珍,老许的确是在顶着某些人的苛责,心里想着叙说不尽的寓言故事,想着表达不尽的寓意。老许倔犟地不间断地进行着寓言诗创作,脚踏实地坚持,以悟得的诗理,用新的不同于人的寓言诗诗法。以锲而不舍的蛮劲,坚持学习并试着与中国古老的寓言诗传统接续连结。这证明老许的心、怀有一个平凡的志愿,站在高台上向远方眺望。要为老许寓言诗付出终生努力。老许要追求实现:中国的寓言诗,流传于当今和后世的世界民族之林。我们需要中华民族自己的寓言诗。
六
谈谈《老许寓言》存在的问题,即缺点和不足。评论家们只顾说好,说优点。这是支持中国的寓言诗事业,是支持老许。是为了给老许留面子。不愿刺伤老许的自尊心,不愿为他的老脸抹黑。没人愿意谈这个。我自己谈如何?
《老许寓言》十六本,精确统计为3382篇寓言诗。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我知道,多,并不一定是好事!多,可能被人指责为粗制滥造,指责为质量不高。坦率地说:我的确不能说,我的老许寓言诗每一篇都是精品。优质和平庸之作兼而有之。这是积累多年的老许寓言诗作,一次性的集中出版。”还说:《老许寓言》,“优劣兼而有之。绝不敢自诩认为都是优秀的诗篇。无论是否发表过!若以1:3的比例,从中选出五百篇;进一步说,若以1:5的比例,从中选出三百篇,也许还可算是可读之老许寓言诗罢,不知我这样说是否妥当?”如今,已是十六本《老许寓言》,3382篇寓言诗。若以1:3.3的比例,从中选出一千篇;进一步说,若以1:6的比例,从中选出五百五十篇,也许还可算是可读之老许寓言诗罢;若按1:11比例,从中选出三百篇如何?正像友人建议出本《老许寓言诗精选集》,怎样?当然好!谁愿出!必有出版社愿意为之。我相信发行前景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说《老许寓言》里的3382篇寓言诗“优质和平庸之作兼而有之。”虽准确,却也有遮羞之嫌。所说平庸之作,即可能是立意不高,寓意不明确,也可能是寓意低俗;再说到艺术性,真是优劣兼而有之!有的寓言故事性不强,情节牵强,寓言人物形象不鲜明,其对话为了押韵而显得生硬不真实,叙事语言生硬,诗味不彰,读了平淡索然无味。总之,3382篇寓言诗中有些篇不像是诗,或者若说是寓言诗,很勉强。评论家不愿说这话,还是让老许自己说吧。顾建华先生说:老许“富有才气,他的很多寓言诗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的,未经锤炼,‘天然去雕琢’,有一种质朴的美;同时,也有的寓言诗显得粗糙,随意,拖沓冗长。有的节拍不很合适,有的经不起细细推敲。”“如果老许能多花费一些时间,对所有的诗都再加以润色和提炼,那么老许寓言诗方阵必定会更加壮观。”这样的批评较为客观。再比如朱晶先生委婉地说:“老许洋洋洒洒的寓言诗,我有细读也有略览,只想侧重寻索它们为寓言诗创作提供了哪些新经验。让我无奈的是,最终竟难以弄清自己提出的问题。”还说:“寓言诗的作用似乎并不在于它的数量。老许写了五十多年、三千多篇,其精神确实令人惊叹,人们为此给了他很多的赞誉。我个人理解,老许写的多,主要是他对之痴迷,加上此园地空旷寂寥,他就更加奋力地填充它。这自然是他生命与心智的倾情投入,然而,我还是不想仅仅因为老许的高产,就轻易给他封号加冕。我历来主张,文人应当厚积薄发,写作一定要勤奋,但专集出版,必须精挑细选。”这都是诚心诚意的委婉的规劝!令人感动。
说到诗中文字,《老许寓言》由自己负责校对。《老许寓言》里的《老许寓言(二)》和《老许寓言(七)》中,漏校的错字最多。令人耻笑!虽有几本干净没发现有漏校的错字,有几本却也有未能幸免于一二漏校的事实!让人看了觉得恶心:老许竟未校出此字?我为留下了这样的遗憾很痛心。在这里,我要向写序的作家和亲爱的读者再一次表示歉意。
老许
于拥挤的老许寓言斋
本帖最后由 老许 于 2009-2-10 15:5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