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寓言(十六)》的编后断想(之一)
《老许寓言(十六)》的编后断想(之一)老许
《老许寓言(十六)》终于编辑完成,悬着的几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算是告一段落。我即不想说:从此停笔,也不愿说还要接续着写。想休整一段时间,实在是很累了,换换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歇歇再说。我过去曾说过:我“虽然完成了《老许寓言(十)》,十者虽可以圆满。却并非是《老许寓言》的结束。只要老许的大脑还能思考,手还能握住汉王笔写字,就要坚持写老许寓言诗,就要翻出老许寓言诗稿的老箱底,再继续编辑《老许寓言(十一)》,《老许寓言(十二)》,及更多。……《老许寓言(十三)》及其续集还将要编。这是伏枥的老骥的实话实说,没有一星半点的诳语。”如今已经兑现诺言。《老许寓言(十六)》以后呢?还有没有《老许寓言(十七)》和《老许寓言(十八)》……?大概会有的。只是难说在何时!因此,有还想要说的许多话,想说又觉得无从说起,为理清头绪,改为想到即说,分成独立的小段,是谓编后断想。
一
在“中国寓言网论坛”上,我曾发过一个贴:“老许有不老的腿”。(并附老许的一张背书行走的照片)其文为:“老许有不老的腿,不能说健步如飞,/若有青年人同行,跟不上必会掉队。/为发行《老许寓言》,到处走不知劳累!/背一套《老许寓言》,不怕苦走南闯北。//老许,这是为什么?是为自己是为谁?/为读者读到寓言,多发行,争有作为。/为了张扬寓言诗,没有一点儿愧悔。/为忠诚文学事业,不怕辛苦忍掉泪。//老许有不老的腿,更有不老的心扉。/一颗心跳动正常,遭遇困难不后退!/背着书东奔西走,发行难,敢于面对,/得道多助获支持,成效显著获安慰。”
为发行《老许寓言》,求有良好的效益,这是有益的行为。为发行《老许寓言》,求得与读者见面。出书难深有体会。收回出书的投入,获得舒心的安慰。送予友人未必读,也可能摆架补壁,他不看书无所谓。也可能弃置仓房,也可能卖废换钱,他得到书捞实惠。发行出去是卖买,以码洋正价买下,他珍惜很怕吃亏。他不会轻易送人,也不会弃之不读,随时翻看有体会。送书到读者面前,我先找单位领导,他有权挥舞锣锤。一锤定音买下书,放置阅览室书架,供欣赏明辨是非。读生活的教科书,读寓言诗获领悟,读书自尊不卑微。特别是图书馆长,见书爱书决定买,毫不犹豫说实惠:“感谢供书送上门,作家亲自送书来。”市场经济须面对。诗人送诗到跟前,是《老许寓言》幸运,适应市场不愧悔。读者难求的幸运,著书卖书有体会,这已为事实证明。不必怀疑得其味。
有遭遇饶有趣味,不让进门是常事。保安不客气诘问:“见领导有什么事?”“哪来?啥寓言诗人!”“领导没时间见你!”“快走!长胡子老人。”“想见谁?自己联系,告诉我,允许进去,不然,不允许进门。”
有领导尊敬有加,有领导热情接待,有领导盛情买书;有领导拒之门外,有领导坚决不买,有领导不屑接待;有领导不学无术,有领导表示慷慨,有领导不以为然,有领导热情关怀。有道是不一而足,有的说:“书价太贵!读你这书没有用!我的官照当无误!工资照领有实惠。”
新书堆满了书房,不是坐拥是沉淀,每天有愁不开怀。执著的还在创作,还写老许寓言诗,发行难气急败坏,强做欢笑乐开怀。自觉特有成就感,谁知出书已举债!
二
有朋友说:我想提出一个具体建议:“切盼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尽快出版一本《老许寓言精选集》——文字认真推敲、印制力求精美。这不仅是对他付出极大心血的多年劳动的一种报偿,而且有助于老许寓言诗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传播。”说得多好呵!
市场经济制度决定了发行图书的新体制。老许能奈何?卖书跑发行,虽耽误了写老许寓言诗的宝贵时间!却也有另一种乐趣,也是一种锻炼的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考察,也体察了图书发行的艰难和容易,也见证了不同人等对图书的态度。
我已连续出版《老许寓言》诗十六集,计有163个印张。理应出版《老许寓言精选集》!哪怕精选16个印张也罢,可选老许寓言诗三百篇。即从每十余篇中选一篇,还不能挑选出精品吗?前几年,我准备了一个选集。那是从十一本《老许寓言》中挑选的。按如今的情况,则可从十六集《老许寓言》重新精选。我想,是可以选出精品老许寓言诗、供在读者中流传的。当然可以有儿童版、青年版、老年版或普通版的分别。当然也可编选出版《智者的寓言诗》,《神佛禅理寓言诗》,《狐狸的寓言诗》,《鸟雀的寓言诗》,《虎狼豹熊寓言诗》等等……
只看出版社的编辑有没有这个远见?
三
探讨寓言诗的形式,是其寓言故事内容的外在或者说是外观。其自然形态的相对稳定性和其形态的持续性,是寓言诗的形式的内涵。是探索寓言诗本质的方便之门。
寓言诗的形式可溯源几千年。寓言诗与寓言出现并发展至今,历史长河弯弯曲曲,其区别当然是诗与散文的区别。我们面对的寓言诗形式,并非指寓言诗本身是诗形特点。而是指它作为寓言诗和寓言的寓言的形式。即写作的形式。或者说叫写作的体裁样式。我国古代寓言诗自“易”开始萌芽,自“诗经”可见其诗的外形。经几千年发展,虽少有人问津,似泯灭不彰,却也形成了不涸的长流。真是源远流长。其诗理,有如白居易的《禽虫十二章•序》中说:“庄列寓言,风骚比兴,多假虫鸟以为荃蹄。故诗义始于《关睢》、《鹊巢》,道说先乎鲲鹏绸鹦之类是也。予闲居乘兴,偶作十二章,颇类志怪、放言。每章可致一哂,一哂之外,亦有以自警其衰髦封执之惑焉。顷如此之作,多与故人微之,梦得共之。微之、梦得尝云:‘此乃九奏中新声,八珍中异味也。’有旨哉,有旨哉!”这说明白居易写寓言诗是与庄周的散文体寓言与《诗经》的比兴是统一的。借虫鸟设喻,既有引人发笑的幽默,也要有省人的寓意。在诗群中有寓言诗,如同在美味珍馐中有独特的奇味一样。
在寓言发展的历史中,在中国以外,先是口传讲叙的方法,举例说和打比方;然后,逐渐是写成独立的寓言,得以存在并流传。这样的寓言便是经千百年流传的《伊索寓言》以及《莱辛寓言》等。古代或后来,寓言由短章辞令逐渐转入诗歌领域内,而发展成为不可遏止的寓言诗。从古罗马的裴杜鲁斯、法国的拉•芳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贯穿了整个世界文学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以中国的先秦寓言和外国的伊索寓言为代表,形成了两大寓言形式。说到寓言诗,也与此相似。
所谓的先秦式寓言诗,是指在诗中所写的寓言故事,在结束时,不写经验、教训或哲理,只有寓言人物的结局或故事的悬念。先秦式寓言诗的主观色彩很淡。因为在诗尾不写出人生经验、教训或哲理。避免了产生作家或诗人对人生经验、教训或哲理的主观臆断和个人的见解。因而寓言诗的寓意更具有客观性。诗人这样做的原因,不外是为读者予留思考领悟的空间。也可能是寓言故事本身已显示出明显的寓意,无须再点明重述。也可能因讽刺而避嫌,为少惹麻烦。
所谓的伊索式寓言诗,是指在诗中所写的寓言故事,在结束时,明确写出人生经验、教训或哲理,点明寓意。这在具体的篇章中,一,先讲一个寓言故事,然后由诗人就事论事点出寓意;二,有先由诗人开篇明义,然后讲叙寓言故事;三,先讲一个寓言故事,然后由诗人跳出故事外以泛论形式说明寓意;四,先讲一个寓言故事,然后由诗人点出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寓意;五,诗前有寓意提示,诗尾有寓意总结,中间讲叙寓言故事;六,先讲一个寓言故事,然后分别用诗人就事论事和泛论方式点出寓意;七,先讲一个寓言故事,然后由诗中的寓言人物说出寓意;八,假托故事外的旁观者点出寓意。寓言诗寓意点出了人生经验、教训或哲理,一般来说,是适当的、有分寸的。但也为其带来局限而产生成为缺点。这在寓言诗内不仅仅成为一个或几个诗节,产生其与寓言故事两部分间的联系中断,即使解释为诗的跳跃也不一定妥当。人生经验、教训或哲理与寓言故事之间常可产生矛盾或不协调。这妨碍了人生经验、教训或哲理的准确表达。又可能引发作家或诗人写出对人生经验、教训或哲理的主观臆断和个人的见解,因而可能产生浓厚的主观色彩。
这便是所说的寓言诗的形式。其实不如说成是寓言诗的样式。这样可以区别于诗形,即指诗行、诗节的外形。这样说会更妥贴些。
四
读遍古今寓言,用拟人法进行创作寓言,已成为最普通最常见的技巧。说到技巧,拟人法是共性化了的传统技巧。写作不讲技巧是不对的。巴金先生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这和画家石涛先生的“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这是很有道理的。不是说文学创作不需要技巧。就寓言文学创作而言,拟人法已经成为手法而非技巧。古往今来,不用拟人法的寓言或寓言诗很少。当然,寓言作家还常用其他个性化的技巧,如:对比,画眼,映衬,反复,顺逆,误会,巧合,等等。就拟人法来说,把非人的动物、植物和山川水石等非生物,甚至抽象的概念以及虚拟的事物,赋予人的语言、行为、思想、感情等,编织出寓言故事。拟人是寓言文学创作寓言文学形象最基本的技法。有人甚至说:没有拟人法,就没有寓言。这是说:非人物寓言是必须拟人的。这是因为,寓言人物形象的角色选取,具有影射人类社会的特殊性。拟人法能赋予寓言人物形象具有感人的趣味性。寓言的拟人法,必须注意准确把握所拟之物的特征。这既有符合科学性的一面,也有非科学性的一面。其次,所拟的寓言人物形象应具备物和人的双重特性。当然,在一篇寓言文学作品中,既有拟人了的物,也有非拟人的物,还有真实的人,也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寓言故事。
如果在一篇寓言文学作品中,有物而没有拟人,直接描写人与人间的故事,却具有明显或深奥的寓意的,不管是散文,还是诗或剧,当然也是寓言。这样的寓言,可能用其他个性化的,如对比,画眼,映衬,反复,顺逆,误会,巧合等技巧,唯不用拟人法。因为寓言人物形象是真实而具体的人,无须再把故事中的物拟成人。这种寓言文学作品,是纪实直接写人的寓言故事。
这是不是一种创新?
应该说:这样的寓言文学作品,古已有之。只是很少而已。如今,写这种寓言故事的作家、诗人多了起来。可以说突破了拟人的寓言故事的重围,走出一条新路,更觉新鲜些罢了。在《老许寓言》里,先是少有这样的人物寓言,到后来逐渐多了起来。及至占一本《老许寓言》的多数。用拟人法写寓言诗成为少数。这不是老许想要转向。这只是集中的展示而已。可以说这是一种纪实的写法。纪实的人物寓言对应着拟人的故事寓言。
本帖最后由 老许 于 2009-2-10 15:48 编辑 ]
《老许寓言(十六)》的编后断想(之二)
《老许寓言(十六)》的编后断想(之二)老许
五
寓言诗,是一种诗体化的寓言的文体样式。看中国的寓言诗,我们翻查中国寓言文学历史,中国古代寓言的产生,最早是从诗体开始写成的。逐渐发展到唐代,形成了一个创作寓言诗的高峰,直至宋明以后乃至发展到近代,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寓言诗作品,已形成了我国古代寓言诗长河的优秀传统。中国的寓言诗,最早成形于西周初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在《周易》卦辞、爻辞中,已有了尚不成熟的寓言诗萌芽。直至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则有了多首完整的寓言诗。应该说源远流长。但中国古代寓言诗的光辉,却时而被先秦战国兴起的辉煌散文寓言,以及唐代用古文写成的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散文寓言所掩盖,却一直没形成汹涌澎湃之势。造成了我国古代诗寓言和散文寓言两种传统的发展失衡。甚至促使某些人们,对寓言诗的优良传统,造成视而不见,泯没不彰,有所淡漠的认识。中国寓言诗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寓言诗人。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了更多的诗人和优秀的寓言诗作品。经翻阅调查证明:以刘饶民的《含羞草》为新中国的最先,起到了先导作用。文化浩劫之后,刘征先生首先打开沉寂无声局面,先在报刊上陆续发表,接着在1980年出版了《海燕戒》,1982年出版了《春风燕语》,《花神与雨神》,1986年出版了《剌和花》;1991年出版了《最后的香肠》(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后又结集于1993年出版了《刘征寓言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了《诗画合壁》(文心出版社)。管用和1979年出版了《小鲤鱼找珍珠》(湖北人民出版社);与其呼应的还有高洪波出版了《自夸的老鼠》,《好客的蟒蛇》,《受骗的豪猪》,1982年出版了《大象法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了《吃石头的鳄鱼》(人民文学出版社),《鹅鹅鹅》;胡大文在1979年出版了《八哥、金鸡和小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川之 陈广斌在1979年出版了《孔雀与仙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储佩成 许润泉于1979年出版了《小白兔种菜》(贵州人民出版社);许润泉出版了《浮萍的哲学》;蓝海文在香港于1986年出版了《寓言诗一百首》(香港金陵出版社);刘猛于1987年出版了《秃尾巴耗子和神猫》(湖北少儿出版社),《猎人与狗》;马晋乾于1993年出版了《喜鹊救鱼》(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张秋生出版了《蜜蜂•天狗•月亮》,又出版了《天上来的百兽王》;储佩成在1993年出版了《喜鹊的风格》(香港亚洲出版公司);赵长占于1993年出版了《两只打架的狐狸》(北方妇儿出版社);李继槐在1994年出版了《山海情》(南海出版公司);邝金鼻于1995年出版了《动物王国里的寓言》(中国妇女出版社);徐康于1996年出版了《动物寓言诗》(重庆出版社);杨啸在1997年出版了《幽默寓言故事精选》(内蒙古人民出板社);宫玺于1998年出版了《关于斑马的传闻》(上海教育出版社);至于说到老许,先在1997年出版了《老许寓言诗》,(华龄出版社),然后在1999年出版了《老许寓言(一)》(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紧接着在2005年出版了《老许寓言(二)》(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三)》(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四)》(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五)》(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六)》(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七)》六本(吉林人民出版社),又于2006年出版了《老许寓言(八)》(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九)》(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十)》(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十一)》四本(吉林人民出版社),重出修订版《老许寓言(一)》;如今又于2008年接续出版了《老许寓言(十二)》(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十三)》(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十四)》(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十五)》(年吉林人民出版社),《老许寓言(十六)》五本(吉林人民出版社),可谓洋洋大观。论者说:“老许执拗地坚持进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寓言诗创作,用他极为丰富的创作实践,与中国古老的寓言诗传统浑然千载相接,这不能不说是老许颇富远见胆识的一种表现。”
老许坚持可受指责的敝帚自珍,老许的确是在顶着某些人的苛责,心里想着叙说不尽的寓言故事,想着表达不尽的寓意。老许倔犟地不间断地进行着寓言诗创作,脚踏实地坚持,以悟得的诗理,用新的不同于人的寓言诗诗法。以锲而不舍的蛮劲,坚持学习并试着与中国古老的寓言诗传统接续连结。这证明老许的心、怀有一个平凡的志愿,站在高台上向远方眺望。要为老许寓言诗付出终生努力。老许要追求实现:中国的寓言诗,流传于当今和后世的世界民族之林。我们需要中华民族自己的寓言诗。
六
谈谈《老许寓言》存在的问题,即缺点和不足。评论家们只顾说好,说优点。这是支持中国的寓言诗事业,是支持老许。是为了给老许留面子。不愿刺伤老许的自尊心,不愿为他的老脸抹黑。没人愿意谈这个。我自己谈如何?
《老许寓言》十六本,精确统计为3382篇寓言诗。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我知道,多,并不一定是好事!多,可能被人指责为粗制滥造,指责为质量不高。坦率地说:我的确不能说,我的老许寓言诗每一篇都是精品。优质和平庸之作兼而有之。这是积累多年的老许寓言诗作,一次性的集中出版。”还说:《老许寓言》,“优劣兼而有之。绝不敢自诩认为都是优秀的诗篇。无论是否发表过!若以1:3的比例,从中选出五百篇;进一步说,若以1:5的比例,从中选出三百篇,也许还可算是可读之老许寓言诗罢,不知我这样说是否妥当?”如今,已是十六本《老许寓言》,3382篇寓言诗。若以1:3.3的比例,从中选出一千篇;进一步说,若以1:6的比例,从中选出五百五十篇,也许还可算是可读之老许寓言诗罢;若按1:11比例,从中选出三百篇如何?正像友人建议出本《老许寓言诗精选集》,怎样?当然好!谁愿出!必有出版社愿意为之。我相信发行前景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说《老许寓言》里的3382篇寓言诗“优质和平庸之作兼而有之。”虽准确,却也有遮羞之嫌。所说平庸之作,即可能是立意不高,寓意不明确,也可能是寓意低俗;再说到艺术性,真是优劣兼而有之!有的寓言故事性不强,情节牵强,寓言人物形象不鲜明,其对话为了押韵而显得生硬不真实,叙事语言生硬,诗味不彰,读了平淡索然无味。总之,3382篇寓言诗中有些篇不像是诗,或者若说是寓言诗,很勉强。评论家不愿说这话,还是让老许自己说吧。顾建华先生说:老许“富有才气,他的很多寓言诗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的,未经锤炼,‘天然去雕琢’,有一种质朴的美;同时,也有的寓言诗显得粗糙,随意,拖沓冗长。有的节拍不很合适,有的经不起细细推敲。”“如果老许能多花费一些时间,对所有的诗都再加以润色和提炼,那么老许寓言诗方阵必定会更加壮观。”这样的批评较为客观。再比如朱晶先生委婉地说:“老许洋洋洒洒的寓言诗,我有细读也有略览,只想侧重寻索它们为寓言诗创作提供了哪些新经验。让我无奈的是,最终竟难以弄清自己提出的问题。”还说:“寓言诗的作用似乎并不在于它的数量。老许写了五十多年、三千多篇,其精神确实令人惊叹,人们为此给了他很多的赞誉。我个人理解,老许写的多,主要是他对之痴迷,加上此园地空旷寂寥,他就更加奋力地填充它。这自然是他生命与心智的倾情投入,然而,我还是不想仅仅因为老许的高产,就轻易给他封号加冕。我历来主张,文人应当厚积薄发,写作一定要勤奋,但专集出版,必须精挑细选。”这都是诚心诚意的委婉的规劝!令人感动。
说到诗中文字,《老许寓言》由自己负责校对。《老许寓言》里的《老许寓言(二)》和《老许寓言(七)》中,漏校的错字最多。令人耻笑!虽有几本干净没发现有漏校的错字,有几本却也有未能幸免于一二漏校的事实!让人看了觉得恶心:老许竟未校出此字?我为留下了这样的遗憾很痛心。在这里,我要向写序的作家和亲爱的读者再一次表示歉意。
老许
于拥挤的老许寓言斋
学习!:handshake
感动!
已经编辑就了《老许寓言(十六)》,寓言界前无古人!
谢谢!
互为鼓励!谢谢! 老许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victory: :victory:
我们需要中华民族自己的寓言诗。
老许要追求实现:中国的寓言诗,流传于当今和后世的世界民族之林。我们需要中华民族自己的寓言诗。老许
《老许寓言(十六)》出版了!
《老许寓言(十六)》出版了!在已出版《老许寓言(十二)》,《老许寓言(十三)》和《老许寓言(十四)》,《老许寓言(十五)》后,又接续出版了《老许寓言(十六)》!本书由著名作家、吉林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张笑天先生作一序“蔚为大观的《老许寓言》”;又有著名作家吉林省文学院长韩耀旗先生作二序《大器晚成,大声若默》在书前;又有老许自作编后记:《编后断想》在后。书内编集老许寓言诗计203篇。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特精装定价40元,简精装定价33元。邮购可待《老许再论》等出齐后统一办理!
电子邮箱:laoxuyuyanzhai@163.com
电话:0434-3639140
邮编:136000
邮址:四平市20中学小区9301楼 135信箱
刘征的题辞
刘征的题辞:题辞
梦中见伊索,
座上有香山。
揖手新声起,
铮铮弹寓言。
刘征已丑元旦
:victory: :victory:
我国专心致力于写寓言诗的寓言诗人老许先生,在1999年出版了《老许寓言(一)》后(公木题签)简精装定价32元;2005年陆续出版《老许寓言(二)》(樊发稼题签);《老许寓言(三)》(刘章题签);《老许寓言(四)》(刘征题签);《老许寓言(五)》(朱靖华题签);《老许寓言(六)》(贺敬之题签)和《老许寓言(七)》(仇春霖题签)六本。每本简精装25元,特精装30元。2006年又陆续出版《老许寓言(八)》(黄瑞云题签);《老许寓言(九)》(东白题签);《老许寓言(十)》(庄玉林题签);《老许寓言(十一)》(王蒙题签)简精装定价26元,特精装33元;修订再版《老许寓言(一)》(公木题签)简精装定价28元,特精装35元。2008年又陆续出版《老许寓言(十二)》(木斧题签),《老许寓言(十三)》(老许自题签),《老许寓言(十四)》(孙新题签),《老许寓言(十五)》(老许自题签),《老许寓言(十六)》(老许自题签),简精装定价30元,特精装38元。如在本地新华书店买不到,有存书,可邮购。邮购:136000 四平市二十中学小区9301楼135信箱 老许。款到寄书;也可先书后寄款。保证信誉。在全套十六本外,另有《老许论》(简精装28元,特精装35元),和《老许再论》(简精装35元,特精装43元)。要作者签名请说明。免收挂号邮费。另有增订新版《古调新弹》简精装30元,特精装38元。
联系电话:0434--3639140
电子邮箱:laoxuyuyanzhai@163.com
凡愿收藏或阅读《老许寓言》者,直寄三百元书款和二十元挂号邮资,即挂号寄奉《老许寓言》十六本,另加《老许论》和《老许再论》以及《老许寓言诗》和《古调新弹》等二十本书!(码洋六百元!)仅限于寓言文学界各位师友!(载入通讯录者)欲求半套配齐全套者,可寄一百元书款和十元挂号邮资即可!保证信誉,决不食言!生活有困难没工资收入者,声明,可以寄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