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强华:紧扣时代脉搏 精雕角色形象 ——浅评邱国鹰的系列寓言
邱国鹰的系列寓言集《不受骗俱乐部》于2007年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可喜可贺!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他“创作系列寓言则是受徐强华老师的启迪,他是我在温师求学时的中文老师,写了大量的系列寓言,其中的佳篇,是我初涉系列寓言的范本。”其实,他创作的系列寓言已胜过拙作。评论家、寓言作家樊发稼对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说“他的系列寓言借鉴小说、童话的创作技法,关注现实生活,把握时代脉搏,注重角色形象的刻划,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到自己教过的学生在文学创作上大有长进,成绩卓著,我怎不感到无比欣慰?
一
邱国鹰的系列寓言,给我最突出的印象,首先就是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紧紧扣住时代脉搏。作品通过各种各样的题材来显示这个特点。
有的直接取材于当代现实生活。如《生命变奏曲》,作者借外星人来地球考察,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一位中年科学家和一个孤独瘦老头的人生。前者身患绝症,仍在坚持关于生命的科研。为了事业,他置生死于度外。后者奄奄一息,仍念念不忘80年来所挣的无数财宝。当外星人让他再活一小时,他就挺身去搬财宝进棺材,才搬了一半就断气了。这个瘦老头跟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临死前,他不愿将财宝捐献给公益事业或救济穷人,宁可让它们守着自己的尸体。真是个腐朽透顶可笑可悲的守财奴!寓言通过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告诉人们:为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命虽短,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是真正的老寿星。而那些只为私利而活的人,命虽长,却为人们所唾弃,是真正的短命鬼。
有的题材取自动植物的趣事。在集子中大部分是这方面的题材。其中海洋动植物寓言共有6篇,占全集的十分之一。它们显然也是现实社会生活和时代风格的曲折反映。在《珊瑚礁上的较量》中,当珊瑚虫们在海底筑起巨大的珊瑚礁后,一场保护和破坏珊瑚礁的激烈斗争就展开了。荆冠海星常在跟珊瑚虫拥抱时,散放毒液吞食珊瑚虫,破坏珊瑚礁。要帮助珊瑚虫除灭海星,由于不了解敌手的再生能力,初次较量失败了。他吸取教训,改变对策,与法螺配合,终于彻底击垮海星,保护了珊瑚礁。寓言揭示了助友锄奸,要先了解敌手的特点,斗争要注意方法,采用适当的对策,互相紧密配合,同心协力,才能取得全胜。
又如《鮣鱼和虎鲨》,通过对小小的鮣鱼联合硬腭鱼,帮助群鱼歼灭强敌虎鲨的经历细致而生动的描述,深刻揭露了海上霸王虎鲨大肆吞食群鱼的凶残面目和领港鱼为得一点残羹助纣为虐,帮海霸干尽坏事的卑鄙嘴脸;同时热烈歌颂了鮣鱼和硬腭鱼在跟强敌作激烈斗争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团结、勇敢和惊人的智慧。寓言告示人们:弱小者只要团结一致,发挥各自的优势,完全能够制服比自己强大千百倍的敌顽。
再如《漂亮菊花和海底杀手》,写出海底杀手海葵(菊花)常以最漂亮的外表伪装,勾引小黄鱼接近它,然后以带着毒刺细胞的触手(花瓣)加以麻痹,再吞食之。遍身朱红色、纵带白色的双锯鱼是海葵的帮凶,它常诱骗小鲳鱼至海葵的触手间,让其吞食,以分享残羹。披着硬衣、浑身长刺的海胆,为帮助受欺凌的群鱼,奋不顾身地爬向海葵。帮凶双锯鱼一游近他,他便把尖刺狠戳过去,使之浑身出血,大声呼救。而海葵看到号称“海底刺客”的海胆,吓得连忙收缩所有触手,不敢动弹。海胆明知刺伤敌手,自身必受损,他却在所不惜,因而深受群鱼的赞扬。寓言揭示了善于伪装的敌人是最可怕的,人们必须加以识破,以免受骗上当。而那些见义勇为者则值得尊敬、赞颂和学习。
海洋动植物寓言除上述3篇,还有《刺魨鱼交朋友》、《小寄生蟹珍珠》、《螃蟹的苦恼》。这些寓言都写得格外细致和生动,寓意深刻,富有现实意义,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作者笔下,海底世界异常艳丽,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但海底决不是风平浪静,而是充满矛盾和斗争,弱肉强食,弱小者联合抗暴,争取生存的权利,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海岛,经常跟渔民打交道,向渔民请教,有时还跟随他们出海捕捞。因而十分熟悉各种鱼类和海洋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在写这些寓言之前,他曾搜集和发表了很多
关于鱼类的民问故事。这样,写起海洋动植物寓言来,自然得心应手,收放自如,佳作迭出。这是别的寓言作者所难以企及的。
集中有些篇目,如《救援卫星上了天》《电猫和灰猫》《克隆风波》《蔬菜王国的风波》等等,则取材于科技领域。它们除了给读者十分新鲜有趣的科技知识,仍然是深刻反映现实人生和时代风貌。如在《蔬菜王国的风波》中,茄子国王听药理学家说韭菜能治癌,立即重奖韭菜。议长冬瓜说这是国王治理有方,授他一级勋章。后一医学家著文指出,韭菜有刺激作用,慢性肾炎病人禁用。据调查,一个患有癌症和慢性肾炎的病人用韭菜汁治疗,结果适得其反。这说明用药要兼顾全面。国王闻知,立即大骂韭菜是善人的骗子,并加重罚。议长
又说这是国王处事果断,授予特级勋章。药理学家和医学家都为韭菜伸冤作证,说他绝不是骗子。国王却强词夺理,死不承认自己错误。寓言深刻揭露莫些单位头头对人处事片面武断,使好人蒙冤,以及某些下属对上级奉承拍马的歪风邪气。作品还告诉人们,韭菜能治癌但有慢性肾炎的病人禁用的科学知识。
有的题材取自神话传说,无疑也是当今现实生活的折射。在《补天新传》中,一个专管太上老君炼丹炉的小童子,揭了玉帝的招贤榜,要去补好新塌了的一片天,即遭众仙非议,说他胆大妄为。后在女娲暗中支持下,他补好了天。玉帝决定提拔他为补天大仙,又遭众仙极力反对。小童子只好重回炼丹炉旁烧火。类似这种论资排辈,不敢提拔为实践所证明出类拔萃的小字辈、扼杀人才的现象,在现实生话中,实在是比比皆是,屡见不鲜。
有的题材取自历史故事,作者给以加工改造,用以借古喻今,所表现的寓意仍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对现实衬会和人生蕴涵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如《“凿壁借光”后记》中,那个县官为捞个爱惜人才的美名,为以后晋升做本钱,不惜花许多银子给匡衡做匾额。州官指责他号召学子们凿璧借光学匡衡,费烛又费时,实在是善了读书人。县官挨批,立即派人抓捕匡衡,收回遍额,堵塞凿洞。像县官这样办事不从实际出发,只顾个人名声,结果把好事办成坏事,造成极其恶劣后果的怪事,在现实社会中是不难找到的。
寓言通过对广泛多彩的题材的生动描述,来揭示多种多样的现实人生和光怪陆离的时代风貌。这是作者对瑰实生话和时代脉膊深入观察和善于把握的结果。
二
《不受骗俱乐都》的最大艺术特点,不像传统寓言那样,单纯通过简单的故事来揭示寓意,而主要是通过塑造翱棚如生、呼之欲出的角色形象来反映现实生话、哲理教训和时代脉搏。系列寓言由于故事情节曲折有致,能多侧面、多层次地对寓言角色作深入细致的刻划,因而所塑造的角色形象比较丰富,而且鲜活动人。
集中通过塑造许多生动的形象来揭示多种深刻的寓意。如《百灵教授的故事》首先写猫头鹰迷信声乐教授百灵,要求她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歌手。百灵坚决拒绝,指出其孩子不具备成为歌手的最基本条件(如嗓门、声调)。这是迷信权威和反迷信权威斗争的第一个回合,点明百灵的敬业精神。其次,写百灵从历届毕业的优秀歌手中选拔一名助手。在初选基础上,他测评鹦鹉、画眉、喜鹊三歌手对声乐教学了解的程度。百灵要读过她的专著《论声乐教学》的举手。鹦鹉、画眉都举了手,只有喜鹊没举手,却被选为助手,因为百灵说专著刚写完最后一章。她认为“诚实的品格比优秀的歌喉更重要”。鹦鹉、画眉举手,是她俩迷信权威百灵说的话一定不假,如不举手,表示自己没读过她的专著,岂不失去入选的希望?哪知百灵是以奇妙而善意的谎言来测试竞选者的品格。这是颇有心计的举止,也是给迷信权威者一记响亮的耳光。这就进一步写出迷信权威和反迷信权威的斗争,显示百灵选拔助手注重品格,严格把关的好作风。再次,写百灵被凤凰聘为飞禽王国的首席代表。在研究森林虫害严重的首次顾问会上,她不懂如何灭虫除害,只是随便提个普通建议,却被视为金点子。百灵越想越不对,当即辞去首席顾问。王国首脑和众顾问都是高层人物,素质不低,也以为百灵在声乐方面是权威,对其他事也一定样样精通。百灵坚决辞去首席顾问,无疑是给他们当头一棒。这就是更进一步反映迷信权威和反迷信权威的斗争,以此突出百灵鄙弃空名,一意求实的好思想。最后,写在森林新歌手大赛颁奖晚会上,百灵被邀作示范演唱。由于感冒,声音沙哑、低沉,唱到高音处随口轻轻滑过。这样的歌唱,却被音乐水平很高的评委们说成是突破自己,大胆创新,还建议全面推广这种沙声唱法。其对权威之迷信,可谓登峰造极。待百灵说出自己唱不好的原因,给了评委们致命一击,使他们个个发愣。这就将迷信权威和反迷信权威的斗争推向高潮,从而突显百灵反对吹捧、实事求是的好风格。作品通过上述四个逐层递进的小故事,生动地塑造了百灵教授的形象,热烈歌颂优秀的权威人士的崇高品质。
上述例子所塑造的角色形象鲜活动人,而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这样的角色形象还不少。如为科学为大众而献身,虽死犹生的莹火虫(《有抱负的萤火虫》)。能正确理解蝴蝶对航大科学的贡献,充分肯定各种航天器相互配合能发挥巨大作用,自己奋勇搜寻海滩遇难的水手,向地面发出营救信号,使之及时得到救援的救援卫星(《救援卫星上了天》)。对珍珠的各种出路有正确的认识,不愿为自己显得高贵而离开生身母亲的珍珠(《小寄居蟹珍珠》)。认真负责,反复查证,终于搞清癞蛤蟆受屈冤案的天鹅(《天鹅和癞蛤蟆》)。穷则思变,带领群猴离开绝境,上无名山栽栗树种玉米,让生话大变样的猴王(《倒了树的猴群》)。结交好友,互相紧密配合,发挥各自特长,敢于制胜强敌的刺纯鱼(《刺纯鱼交朋友》)。墨守陈规,死抱老皇历不放,反对创新进取的大师兄(《公平寺三和尚》)。光想改名、整容,假称做好事哄人,不肯改变吃人本质的狼(《四处碰壁的狼》)。严于责人,宽于责已的猴子(《住在天堂的猴子》)。耳朵绵软,轻信佞臣谗言,善恶不分的虎大王(《兔子告状》)。做任何事光凭臆测,随心所欲想当然,不问客观实际情况,犯有严重主观主义的西郭先生(《西郭先生的故事》)等等。有的是受赞颂、受推崇的正面形象,有的是被抨击、被嘲笑的反面形象。这些角色形象都写得惟妙惟肖、扣人心弦,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和借鉴意义,读后无不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受到积极而深刻的教育。这种主要以塑造鲜活动人的角色形象来揭示寓意,反映现实人生和时代风貌的艺术表现手法,确实是系列寓言在艺术表现上一个突出优势。作者对这种艺术手法的掌握和运用,真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其次,构思奇妙也是邱国鹰系列寓言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猪在常人眼里,是个懒馋的典型,可在作者的笔下,在《成了明星的猪》中,却成为人们夸赞的明星。马说猪被人类称为“军事仿生学”的明星。以后,猫和拘办起“明星娱乐厅”和“明星保护中心”,利用猪赚大钱。猪老大不愿被人利用,为虚名而累,决心出外学真本领,做个名副其实的明星。他到动物特别培训中心,由于嗅觉十分灵敏,经过十分艰苦的训练,终于成为援救遇难者的“救援明星”,寓言揭示一个人只要克服自卑心理,振作起来,发奋图强,定会走向成功。
又如《石子传奇》,石子是最平凡之物,居然有传奇。这题目就很别致,很吸引人。读完作品,你就知道石子确实成了惊人的大做善事的名角色。作品写石子立了三次大功。第一次石子被老人装在陶罐里当作银子,三对儿媳为得银子,争着尽孝,使原来受虐待的老人安度晚年。第二次是老人的三个儿子状告塾师著文《老子、儿子、石子》是捏造事实,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塾师叫学生拿来陶罐,石子成为儿子虐待老人的有力证据,他们被罚打二十大板,轰出衙门。第三次是他们被罚打后,终于悔悟,从妹妹那里把装石子的陶罐拿回家里,当做传家宝,代代相传,教育子子孙孙。化腐朽为神奇,平凡中见伟大。让石子创造劝人要善侍长辈、孝敬父母的奇迹,这种奇妙的构思和故事所蕴涵的常理,促人深思,发人深省。这说明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冲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才能适立社会,做到见微知著,与时俱进。
像上述这类作品在集子中还有不少,如《南郭先生和北郭先生》《司马光砸缸续记》《打虎英雄的困惑》、《〈西游记〉外的故事》等等,都是构思奇妙的佳作。
第三,大量运用传统题材,匠心独运,别开生面,翻出新意。作者将这种人们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经过进一步加工改造,注入新的内容,独出警语,别有新意,令人耳目一新,使其成为新颖别致、蕴涵深刻哲理的寓言新篇。如《东郭先生和书》,与旧作不同,写东郭救狼反而险被狼害之后,认为“读书破万卷,不如种田汉”(用计刺死狼救了东郭的命)。决定搁书不读了。不久,受到南郭多读书,并将书上知识运用于实际,成为指导学生吹竽、拉琴的老师,还评上副教授的启示,重新读了不少书,但不能灵活运用。他竭力反对妻子使用煤气灶烧饭,引证书上所说:煤气易燃易爆,容易惹祸,有些罪犯还利用煤气作案杀人。写的有较浓的现代味,寓言尖锐讽刺典型的教条主义。又如《公平寺三和尚》、《南郭先生和北郭先生》、《司马光砸缸续记》等十多篇,全是在传统题材上翻出新意的佳作。“旧瓶装新酒”,作者在旧的形式里注入新思想、新内容,可谓推陈出新,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这样做,也使寓言题材有了新的开拓,扩展和丰富了寓言人物画廊的角色。
通读全集,邱国鹰的系列寓言确如樊发稼所评: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但难免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如某些小标题嫌长,不够精美。有的篇章结尾写得不甚精当。《西郭先生的故事》结尾写西郭背着猎枪,让牛代替猎狗,上山打猎,结果遇上狼,“差点连性命都搭上”,这实在有点轻描淡写,没将严重的主观主义者的必然后果揭示出来。如果改成:西郭带牛上山打猎,正在东张西望寻找猎物的时候,忽见群狼袭来,他吓得浑身发抖,猎枪也掉落在地。结果连人带牛都成了狼们的美餐。这样写,也许更切合严重的主观主义者必然害人又害己的道理。这样写,给读者的印象和教育更加深刻,这样写,也给那些犯有主观主义的人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有的作品末节有“画蛇添足”之嫌。例如《石子传奇》,从“石子自责”到“石子成宝”已构成完整的故事。“石子再现”这部分就显得多余了。在“石子成宝”中,老人的三个儿子把石子捧回家,将它们当作“传家之宝”,如老三所说“代代相传,教育子子孙孙”。到此,石子的巨大作用已突显无遗。再写老人后代两兄弟为了争挖藏在地底下的陶罐,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拳脚相加。两妯娌也互相打架。后来弄清陶罐是晋代文物,被文物部门收去,让两兄弟去领赏钱。这才使他们悔悟,和好如初,各拿一颗石子保存。这样写来,让人感到有点牵强。既然上面写到装石子的陶罐是“代代相传”的传家宝,怎么会传到地底下去,还让两兄弟争着去挖,甚至大打出手?这于情于理都不符合。把千年之后的两兄弟和妯娌写得跟老人的三对儿媳(争夺陶罐中的“银子”)一样,这实在有违生活逻辑。
上面所提的只是个别寓言的一些缺陷,这在整个集子中不过是白壁微瑕。《不受骗俱乐部》仍不失为优秀的系列寓言集。
希望作者再接再厉、不断创新、突破自己,将有更多更精美的系列寓言问世,为中国寓言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帖最后由 侯建忠 于 2009-2-8 23:2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