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筱枫 发表于 2009-01-03 00:13

语言学家的错

文/筱枫

一日,某语言学家的饮水机坏了,就找到一个工人来维修。
工人的技术不错,一眼看准问题所在,并迅速麻利地修好了。语言学家很是感谢,把工人的维修技术夸得象一朵花。工人满脸自豪,一身自信。
言谈间,语言学家说起家里的另一件电器:
“我家的电饼铛(cheng)也是从同一个地方买的,质量也不好。”
工人听后稍顿,回答时专门加重了“铛”字的语气:
“电饼铛(dang 降调)啊!……”话里分明有对“铛”字权威性纠正读音的成分。工人对各类电器是何等的熟悉!
语言学家听后哑然,继而把话题岔开。
工人带着成就感离开。

                         2009年1月2日晚


本帖最后由 筱枫 于 2009-1-3 20:33 编辑 ]

杨絮 发表于 2009-01-03 06:06

谁都有错的时候。语言学家只能说比一般学者知识丰富些。同是专业,“精”也很重要。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1-03 10:20

中文要学到无一差错,难之又难,甚至非常人所能,我中学时还把铆钉,读成“柳钉”:L ,哈,连一些常用的,现在很多书刊报上还用错呢。不信,你研究一下:“差强人意”,“昨日黄花”,“七月流火”,“美轮美奂”,“致于”和“至于”。。。。。用错的数不胜数:)

晓林 发表于 2009-01-03 18:55

铛(鐺)chēng
铛 chēng
温器,似锅,三足。如:酒铛;茶铛;药铛
烙饼或做菜用的平底浅锅 /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铛头(厨师)
另见dāng
常用词组
饼铛 - 鼎铛玉石
dāng
铛 dāng
锒铛。锁系囚人的铁索 / 铛,锒铛也。从金,当声。——《说文》。按,锁曰锒铛。
女子的耳饰 / 足履革屣,耳悬金铛。——《北史》
铛 dāng
钟鼓的声音 / 铛铛晓漏。——徐陵《与杨仆射书》
又如:铛铛
另见chēng
常用词组
铛铛
常用词组
锒铛 - 锒铛

晓林 发表于 2009-01-03 19:01

根据汉语字典对“铛”的解释,语言专家读铛为cheng似乎没有错,大家不能因为维修工人对电器熟悉就认为他读的对!在中药学领域有“中药无白字”的说法,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字在某一个行业读白字成了习惯,就认为读对了发音,真是的!

筱枫 发表于 2009-01-03 20:26

大家竟这么误解我的意思吗?看来题目不好。
工人念错了却自以为对,在他脑中,语言学家错了。我是这意思。

本帖最后由 筱枫 于 2009-1-3 20:34 编辑 ]

筱枫 发表于 2009-01-03 20:57

为什么误读?问题在哪里?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1-03 21:13

谁误读了啊,人家是随感啊:loveliness:

筱枫 发表于 2009-01-03 21:38

原帖由 蝉亦戈 于 2009-1-3 21:13 发表 ↶
谁误读了啊,人家是随感啊:loveliness:

我看您和杨老师都象是理解为语言学家真的错了。晓林还在证明语言学家没错哈!

余途 发表于 2009-01-03 23:45

筱枫误读了跟帖:P
现实中一直存在所谓标准说法和民间说法的区别,工人也不是自以为是。
比如“角色”这个词究竟怎么读,现在差不多约定俗成了,专家也总读出通俗来。

晓林 发表于 2009-01-03 23:49

改标题为“谁对谁错”好了。:lol

fangboxi 发表于 2009-01-04 11:15

我理解的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工人之谓也!

蝉亦戈 发表于 2009-01-04 13:04

原帖由 筱枫 于 2009-1-3 21:38 发表 ↶

我看您和杨老师都象是理解为语言学家真的错了。晓林还在证明语言学家没错哈!

;P 我的意思是不管谁读错个把字都不足为奇,当然很常见的,读错就不好了,比如:"惭愧"读成"见(渐)鬼":P

张培智 发表于 2009-01-04 18:27

语言学家的读音没错,而是错在对于工人的自以为是不予纠正,是这个意思吗?

问题是:你越纠正,势必演变成“纠缠”,语言学家与工人去澄清事实,没必要,找话岔开,这是语言学家的大度,也是无奈。

本帖最后由 张培智 于 2009-1-4 18:50 编辑 ]

筱枫 发表于 2009-01-04 20:00

原帖由 余途 于 2009-1-3 23:45 发表 ↶
筱枫误读了跟帖:P
现实中一直存在所谓标准说法和民间说法的区别,工人也不是自以为是。
比如“角色”这个词究竟怎么读,现在差不多约定俗成了,专家也总读出通俗来。

恩,有这种情况,可我身边的人对电饼铛也没念错的,连农村的大娘都念得很对,第一次听维修工这样念,还是念得胸有成竹。:)

筱枫 发表于 2009-01-04 20:01

原帖由 晓林 于 2009-1-3 23:49 发表 ↶
改标题为“谁对谁错”好了。:lol

也行。:)

筱枫 发表于 2009-01-04 20:02

原帖由 fangboxi 于 2009-1-4 11:15 发表 ↶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工人之谓也!

:)

筱枫 发表于 2009-01-04 20:03

原帖由 蝉亦戈 于 2009-1-4 13:04 发表 ↶

;P 我的意思是不管谁读错个把字都不足为奇,当然很常见的,读错就不好了,比如:"惭愧"读成"见(渐)鬼":P

俄明白咧~

筱枫 发表于 2009-01-04 20:08

原帖由 张培智 于 2009-1-4 18:27 发表 ↶
语言学家的读音没错,而是错在对于工人的自以为是不予纠正,是这个意思吗?

问题是:你越纠正,势必演变成“纠缠”,语言学家与工人去澄清事实,没必要,找话岔开,这是语言学家的大度,也是无奈。

呵呵!还是题目问题。我想说,寓言学家的错是工人的自以为是强加给的。不是真错,只有在工人的脑海里,他是错的。有“秀才遇到兵”的意思。
还是改掉题目吧。

筱枫 发表于 2009-01-04 20:09

《当权威遇到权威》

白日星空 发表于 2009-01-04 20:21

我觉得加点内容,让读者知道到底谁对谁错,要不真得容易误读。

清浅 发表于 2009-01-05 15:41

哈哈,维修工自信得让语言学家都气短!:lol

晓林 发表于 2009-01-06 21:52

明明是鹿,可有人说它是马它就是马了!:L :)

筱枫 发表于 2009-01-07 17:04

原帖由 清浅 于 2009-1-5 15:41 发表 ↶
哈哈,维修工自信得让语言学家都气短!:lol

还是清浅理解我。:)

白子捷 发表于 2009-01-07 18:29

我只看到筱枫多产!:victory:

海星 发表于 2009-01-27 19:52

民间的是正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