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向往的肥美之地
一头猪、一匹马、一头牛和一只羊,他们生活在同一个院子里。
他们了解到:海的那一端是一片流淌着奶和蜜的肥美之地,遍地长满绿油油的嫩草。因此他们都十分向往到那里居住、生活。然而——主观要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凭借他们自身力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穿越一望无际的海洋。于是,他们请求女神帮助。
女神说:“你们既然想去肥美之地定居,那么,请问你们都为此做了哪些准备?”
“啊!还需要事先做准备吗?”猪显得挺惊讶。
“当然喽。”女神说道:“你们得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在肥美之地安心度日呀。”女神接着问:“猪啊!你具备哪方面的能力呢?”
“我……我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我没什么特别擅长的。”猪吱吱唔唔地回答。
“唉……”女神叹了口气,又说:“像你这样终日无所事事、一无是处,你的理想绝不可能实现。”
这时,马站出来说:“尊敬的女神啊!您听听我的本领吧——我曾是一匹获得过勋章的战马,当年我驰骋杀场,冲锋陷阵!我熟知兵法、英勇善战!”
女神听后,撇了撇嘴,说:“我承认你在军事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只可惜——到了肥美之地后,你的能耐会变得毫无用处,因为那是片美丽、和平的净土,当地的居民从不研究‘战事’,甚至不知道战争是何物?”
女神的话音刚落,牛就抢着说:“要论成绩和成果,当数我最强!我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地为我的主人开垦出万亩桑田。我呕心沥血,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黄土地。我大公无私,我只懂得付出,从不知索取,也不图回报……”
“好啦!好啦!”女神打断了牛的话。女神的表情严肃起来,她说:“我晓得,你应当受到赞美。但是,真正了不起的人物,从不会自己表扬自己。所以,等你学会了谦虚,我再送你去肥美之地。”
女神用殷切的目光望着羊。此时此刻,羊微微低着头,不敢正视女神,尽管他心中热切地盼望着女神能够赐予恩惠。
“来!羊——小绵羊,你不必紧张,该轮到你来谈一谈了。”女神和蔼地说。
“其实……我还不如他们呢。”羊腼腆地说:“我体重轻、力气小,我的身体条件比不上猪强壮;我没立过战功;也不会耕田,我只是安安静静地读书、学习。”
“你都学些什么呢?”女神追问。
“比如羊毛纺织技术。除此以外,近年来,我还一直在学肥美之地的官方语言,并从书里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大概仅此而已吧。”
“那你现在是否已熟练掌握了这门外语呢?”女神微笑着问。
“没有。我只掌握了一点点。毕竟,我从未亲身体验过肥美之地的生活,因而我的水平肯定很有限。幸好,肥美之地的语言当中,也有类似‘咩咩’的发音。”
“嗯,其实这就已经足够了:你为人谦虚,你拥有前往肥美之地的愿望与心志,你按照自己的梦想,有的放矢学习,不断充实自我。”说着,女神伸出柔美的手,她的手掌逐渐演变成一个金色的盘子。
“来吧!温顺的小羊,站到上面来!”女神的双眼中充满慈爱。
羊先是一愣,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幕,但他终究还是依照女神的话语做了——只见金盘子托着羊,缓缓升到空中,然后径直向肥美之地飞去……
猪、马和牛呆呆地立在原地,他们都惭愧不已。
本帖最后由 哲学家 于 2008-12-18 13:52 编辑 ]
不过传说中的肥美之地也未必就美好得象天堂:P
他、它,我认为要分清。现代有些作家,特别是少数寓言作家,好混用。严肃点说,不规范。
寓言中的他和它
在寓言中,“他”(或她)和“它”有时可以混用,因为“动物主人公”本身就是指代人。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哲人眼中的寓言。《伊索寓言》的中文翻译版,也常常将他和它混用。
本帖最后由 哲学家 于 2008-12-17 19:3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