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读边议——我读《角马公主》
边读边议——我读《角马公主》桂剑雄
认真拜读了著名寓言作家张鹤鸣老师的新著《角马公主》后,获益匪浅。其中,第一辑《张鹤鸣寓言选》更是让我流连忘返,欲罢不能。这几日,我一直沉浸在阅读的快感之中:由于佳作多多,精品连连,我在不断暗暗喝彩、反复品味的同时,还经常忍不住拍案叫绝!
由于钟情于寓言文学将近三十年了,业余从事寓言文学的创作也有二十多年,加之古今中外的寓言也看了很多,所以我对寓言的阅读已经从初始时的如饥似渴而逐渐变得挑剔了。《角马公主》之所以能够征服我,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首先是紧扣时代脉搏,及时反映当下。
这本寓言集的出版时间虽然是2008年的8月,却非常及时地反映了上半年的两大事件:南方雪灾和汶川大地震。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反映南方雪灾的寓言《雪神的过失》:雪神因为审美疲劳,而在半睡半醒间将少量的本应撒向北方的雪花撒向了南方,没想到因此而获得了很少见到雪花的南方人们的感谢和赞美。雪神觉得自己做了好事,便在第二年酝酿了伟大的“北雪南飞”工程——她悄悄将本该撒向北方的雪大量调拨到了南方。没想到好心做了坏事,这一项被她看来颇有创意的大工程,带给人类的却是一场罕见的大灾难!受到玉皇大帝问责的雪神悔恨交加,甘愿接受处罚——至此,寓意便非常自然地显现出来了: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好心也会办坏事,甚至会犯罪!
“5•12”汶川大地震,是震惊全世界的大灾害、大事件。张鹤鸣老师与时俱进,非常及时地创作出了八篇反映抗震救灾方面的寓言佳作。
开篇的《爱神与灾魔的较量》,是这样描述爱神(那些救灾的人们)的:“从灾难降临的第一时间,爱神便展开硕大的翅膀飞落人间,她化作了子弟兵的迷彩绿、化作了橙色的消防衣、化作了天使的白大褂、化作了深蓝深蓝的帐蓬、化作了五颜六色的志愿装、化作了殷红殷红的龙子龙孙的血脉……”试想,在如此可亲、如此可敬又如此强大的爱神面前,灾魔又怎么会不屈服呢?
在这次罕见的大地震面前,如何面对并且战胜死神的威胁?《废墟下的歌声》、《爱的呼唤》、《三兄弟》和《我叫“猪坚强”》给我们提出了不同的答卷:在齐声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的人们面前,死神只能望而却步。在爱神丘比特的铅箭面前,死神只能退避三舍。在“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信念面前,有的人由于没有坚持下来,而在中途死去了;有的人在胜利在望的最后时刻没有坚持下来,而死在救护的担架上;只有牢记“再坚持一下”信念的人,才最终劫后余生。而《我叫“猪坚强”》则赞美了“我坚持,我坚强,永不放弃”的求生意志。
如何面对荣誉和挫折,是地震灾害之后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名人和凡人》描述的是一个小女孩由于在地震中英勇救人,而成为英雄的故事。但鲜花、掌声和接二连三地采访、录像,让她的身心极度疲惫,她恳求天使让她重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然而,天使能够满足她吗?短短的文字,留给了读者诸多的思考。《原子能绿豆丸》描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地震中失去了下肢,但他没有被挫折吓倒,为了报答解放军叔叔救了他,他在苦苦思索中发明了“原子能绿豆丸”这种浓缩食品——虽然这只是做梦所为,却表现了这个小男孩在挫折面前成熟了,他已经从意志和精神上站立起来了。
《神犬》虽然没有和上述六篇放在一起,却是另一篇与地震相关的题材。一只家犬因为反常的行为而在地震之前救了它的主人和全村的村民。当人们把它当作神灵一样供奉时,它感到受宠若惊;当它渐渐习惯了这种供奉时,人们因为忙于重建家园,而慢慢淡忘了它。耐不住寂寞的它,为了唤起人们的尊崇,而开始重演地震之前的反常行为。一连三夜受到欺骗的村民,只好将它锁住并用网袋将它的嘴巴罩住。但是当更大的地震真的光临时,所有的村民和这只事先便已感觉到地震将来的神犬,都遭难了。读毕此文,我很自然地想起了伊索寓言《放羊的小孩》。但是,伊索寓言只是让那个孩子自已失去了羊,而这篇寓言却是使所有的村民和这只家犬都失去了生命。细细想来,《神犬》似乎给我们留下了更为深层的东西:人们应该如何面对犯了错误的人?是一棍子打死,还是留有余地?如果对犯了错误的人多一分宽容,很可能就是为自己多留了一条生路。
对寓言知识稍知一二的人都会知道,由于寓言文学的主要功能是寓意于言,所以寓言作家在创作寓言时,往往是主题先行,让素材服务于寓意:只要能成功地把寓言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便可以天马行空,什么都可以入题。《角马公主》显然“违反”了这一常规,作者就当前的事件而“寓言”的这种写作手法以及造诣深厚的文学功力,不能不令人叹服。
反映和描述大雪灾、大地震不算本事,而从这两大事件中反映出深邃的哲理,才是真本事、硬功夫。
其次是作品体裁形式多样,构思奇巧,寓意深刻。
张鹤鸣老师——这位受人尊崇的著名寓言作家在《角马公主》的“后记”中,写下了如下的话:“寓言可以而且应该有各种写法,因为读者对象的不同,写作手法也应有所区别。……我一直生活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高小和初中学生)中间,比较熟悉他们的喜好,因此,我写寓言首先要构思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有趣味性和可读性,要让他们乐于接受并乐于口口相传。要达到这个目的,传统寓言的手法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需要借助于童话、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姐妹文体的优势,丰富寓言的表现力。因为情节较为曲折和完整,所以孩子们喜欢复述。”
张鹤鸣老师是一位曾荣获过文化部群星奖金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奖等奖项并荣获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的著名戏剧文学作家。由他编剧的大型戏剧、戏剧小品屡获全国和省级大奖,其童话剧《海国公主》还曾经进中南海献演。因此,他创作的寓言剧,不仅别具一格,而且质量和反响都非常高。故而,他在寓言剧这一文学样式中所取得的成就,恐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被寓言界的同仁逾越。由于这种将戏剧和寓言相结合的形式赞誉者众多,所以我下面只准备就第一辑中看到的系列寓言和汉字寓言等,谈一下我的阅后感。
1、系列寓言。
《鼠年鼠当家》由三部分组成,语言风趣诙谐,寓意耐人寻味:
第一部分,鼠王在十二生肖的第一年坐上了当家的金交椅。排位第四的兔子以鼠兔同祖同宗为由,提着礼品要求将它的排位安排在第二,鼠王非常爽快,答应愿意和其对调;另十个生肖听说后,均来找鼠王,要求将自己的位置向前挪一挪,鼠王来者不拒,一概答应;天敌老猫知道后,气势汹汹找上门来,要求在十二生肖中占有一席之地,鼠王不敢说不,满口答应;末了,不是十二生肖的动物纷纷来找鼠王,要求挤进十二生肖,鼠王竟然全部答应下来了。鼠后对此不解,作家于是以鼠王的口吻回答了鼠后并说出了这一部分的寓意:全答应,等于全不答应。
第二部分,鼠王为了避免问责,公开提出辞职。三日后,老鼠捧着大印去办交接。不出老鼠所料,交接现场乱成一窝粥,大家都想继位,老虎和藏獒为争位还打了起来。鼠王于是乘机宣布休会。作家没有标明这一部分的寓意,但是读者(包括小读者)看到此处,肯定也会明白,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坐山观虎斗”。
第三部分,大象提议十二生肖换届,由于人多势广,十二生肖成了少数。于是,大象、鸵鸟、凤凰等,又为生肖的排位而争执起来,三百河马还耀武扬威地张开血盆大口进行武力威胁。因为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所以鼠王就此以“面对现实,尊重历史”为由,结束了这场闹剧,并因此获得了暴风雨般的掌声。至此,第三部分的寓意“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便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鼠年鼠当家》虽然有上述三层寓意,但我却从中读出了同现实相当贴近的一个总的寓意:王顾左右而言他!因为,读罢此文,我很自然地便联想到当下某些西方国家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与困境,而转移视线的一些类似做法。此外,这篇寓言的语言风格也相当的有特色,恰如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张锦贻老师评论的那样:“……兔子、龙王、猴王、老虎、藏獒(狗),……大象、驼鸟、蜂鸟、凤凰、河马,都各具姿态,说话时各有各的腔调和架势,语言鲜活而极有个性。”因此,这篇寓言很适合“口口相传”让“孩子们喜欢复述”的定位。
此外,《角马公主》中独立成篇的《老猪卖唱》与《乌鸦卖唱》、《西瓜笑了》与《转基因小老鼠》、《乌鸦下蛋以后》与《王八下蛋以后》、《狗狗下蛋》与《两只虎蛋》等都是情节曲折、完整,寓意深刻的精品,虽然没有标明是系列寓言,但由于上下文之间有因果联系,我其实也是把它们当作系列寓言在读的。
2、汉字寓言。
我以为,《冤的故事》应该是《角马公主》中汉字寓言的代表作。在读此书之前,我看过许许多多以汉字寓言为题的作品。虽然其中不乏精品,但多数作品的套路都差不多:要么是将两个相似的汉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要么穿凿附会,生拉硬扯的弄一个寓意出来。但《冤的故事》显然不是这样。作家是根据“冤”字的结字组合特点而创作的,不仅构思精巧,而且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其写作手法,即便是我这个断断续续地写了将近三十年的寓言作者,也不得不钦佩之至。
这篇寓言虽然改编自伊索寓言《龟兔赛跑》,但却不落熟套:兔子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新闻人物。原来,由于喝了黑茶馆的茶,它只好躺在大树下睡觉。正在这时,乌龟爬过来要求赛跑。兔子拒绝后,便睡下了。没想到所有的媒体却因此报道了龟兔赛跑兔子输给了乌龟的虚假新闻。后来,伊索将这个虚假新闻编成了寓言,到处传讲。当哭红了眼睛的兔子将自己的委屈说给仓颉的后代听时,后者就此编出了“冤”字:下面一只兔子,被上面的一张乌龟壳罩住了。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相当深刻的,我以为至少表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其一,它鞭挞了当下一些媒体为了所谓的“新闻价值”而不惜弄虚作假的现象(如纸馅包子);其二,它表明了,如果不开动大脑分析,谣言重复千遍,也是可能会变成真理的(如龟兔赛跑)。此外,这篇寓言的另一大功能我也注意到了,那就是识字的功能。我敢肯定地断言:只要是看过这篇寓言的小朋友,今生今世都会记住这个“冤”字——由此可见,这篇寓言是多么的有价值!
另外,如《“患”的故事》、《“非”的故事》、《“和”的故事》、《“心”和“意”的故事》、《“穷”和“富”的故事》这些汉字寓言,除了具备寓言的普遍功能之外,均具有传授汉语及成语的功能。我相信,这是张鹤鸣老师的有意为之——而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寓言界的同仁学习的。
3、其他寓言。
《两只虎蛋》写得风趣幽默。一只鸵鸟生了两只打破鸵鸟产蛋史纪录上的大蛋,被小猕猴偷去了。小猕猴在两只蛋的蛋壳上画上虎纹后,便冒充虎蛋在电视、报纸上大肆宣扬,并开办展览骗钱。此事后来被那只鸵鸟发现了,小猕猴只好买通鸵鸟,并以虎蛋失窃结束了骗钱的闹剧。看罢这篇寓言,在忍俊不禁中,令我非常自然地想起了当下已经结案的“正龙拍虎”。
校园寓言《断腿的代价》,写小学生皮皮因为喜欢恶作剧,而导致最终失去了一条腿。这篇寓言采用了戏剧创作的艺术手法,其结句“……其实捉弄别人就是捉弄自己啊!”不仅显得自然合理,达到水到到渠成的功效,而且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狼和鹿》是一篇非常值得一读和难得一见并且写得很好的环保寓言。寓言通过狼和鹿这两种动物,最终被人为消失在凯巴伯森林的事件,揭示了人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就会遭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呼吁人们记住“不能人为地破坏生物链,生物链环环相扣,互为因果”这个已经被证明并且让人类吃尽了苦头的教训。而由此衍化出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哲理,更是令人拍案叫好。
此书的许多寓言,都达到了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故事生动、情节曲折、幽默风趣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像《小猪追星》、《坚持“原则”的运尸蚁》、《西瓜笑了》、《李白应试》、《黑熊检查团》、《皇帝选宰相》、《蜻蜓点水》等等。这些寓言,要么渗透着对少年儿童和教育体制的关心,要么用描写社会的现实来揭示人生的哲理,因而老少咸宜,社会效果显著,读后令人难忘。
第三是独具一格,功德无量。
《角马公主》中的第二辑是《双羽文艺创作培训学校师生寓言作品选》。不知是不是我孤陋寡闻,反正此前我是没有听说过有这种事的,虽然其中的作品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其办学的长远效果还有待于检验,但这种别具一格的办学思路,这种对文艺创作特别是对寓言创作的贡献,显然是功德无量的。
真诚地祝愿张鹤鸣老师和洪善新老师伉丽主办的双羽文艺创作培训学校越办越好,并在未来培养出更多的寓坛新人,培养出闻名中外的金江第二和张鹤鸣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