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生得矮小,却有一手养家糊口的本领,做炊饼。他的炊饼风味独特,香甜可口。每天早上做好一担,只要往街上一挑,放到固定摊位,很快就被人买光了。谁想吃到炊饼,就得早早出来等着。有人建议大郎多做些,既满足大家的需求,又多挣了钱。大郎不置可否地笑笑,每天仍只做一担,卖完了事。他心里明白,自己生意红火,很大程度在于吃主的等上,一旦做的多了,满足了所有吃主的需求,生意走下坡路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过去,农村青年找对象,女方到男方家相亲,中午留下吃饭亲事就定了。我们村的二旦,在邻村当代课老师,学校对面两家各有一个姑娘,都看上了他。左边的姑娘找人对二旦说,愿意找他。二旦回家告诉了爹妈,全家人欢喜不已,定在星期日让女方来。并让村里一个到邻村的人捎话。中午时分满脸喜气来到二旦家的,是学校右边的父女俩。二旦情知传错了话,又说不出口,就和这个姑娘定了亲。先前找二旦的姑娘一直不明白,二旦咋就变卦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农村孩子叫自己的父亲为大大。孩子们沿习传统,为长者讳,不能直呼自己父母亲的名字。当时,正是学大寨口号喊得最响的时候。公社设立了广播站,各村各户都通了广播,按时收听广播站播出的节目。我们公社播音员,是一位刚刚毕业的高中生,父亲就是本公社某大队的支部书记。一天,播音员拿到一份会议通知名单,让各大队书记到公社开会。当播音员读到他父亲的名字时,怎么也说不出口来。情急之中说道:“某大队的大大。”
文革后期,农村青年蔡生,年十七出脱得一表人材,和村里的年轻人一道,代表公社参加全县篮球赛,勇夺冠军。参加征兵体检,一路过关。其母言其年少,不忍让其过早离家,未走。次年,领兵人点名要蔡生,一切手续办理完毕,等待参军。谁知,直到新兵全部入伍,蔡生也未接到通知。半年后,蔡生方知,同村一青年以己名顶替参军。蔡生遂一病不起,三年后去世,体重仅余30公斤。出殡,母剪绿军装一身,纸扎篮球一个焚烧,村人皆大恸。
幽默作家马先生,一度时期出版作品接连受阻,几至辍笔。元旦到一大型商场购物,消费八百元,抓奖八次,中八台调频收音机,创该商场顾客中奖率之奇迹。先生大喜,当即将奖品分送周围未中奖之顾客。回家后,马先生灵感大增,新作旧稿,犹如神助,八部书稿,不到八周,即创作整理完毕。送出版社,一路绿灯,发行一跃超该社印刷纪录,马先生遂成就年度畅销书作家,网络媒体竞相报道。
文联组织作者下乡采风,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让所有的人流连忘返,陶醉其间。走到一片庄稼地,随行的几个小学生更是异常欣喜,不时向大人们问这问那,好像有提不完的问题。一小学生问:“妈妈,这是玉米吧?”女作者回答:“傻孩子,这不是玉米,是谷子!”她的话顿时引起人们一阵爽朗的笑声,嘻嘻嘻,哈哈哈。经别人提醒,女作者才明白自己也说错了,她说的谷子乃黍子也!
村里新来的老师,总要经过村人一道考试关,康熙爷姓什么?回答对了受人热待,回答不出招人嘲笑,甚至卷起行李走人。一代课老师入村,亦很快被村人难倒,羞愧离去。二十年后,一大学教授来到小村,向村人致谢。村人方知其乃当年被难之代课老师,离村后,发愤苦读,考入一所名牌大学。望着风度翩翩彬彬有礼的大学教授,村人皆愕然,自此不再提康熙姓什么之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乡下一位老农到县城,在药材收购门市,看到一种自己似曾相识的野草。回到村里,老农找到自己看到的野草,拿到城里出售,果然卖了个好价钱。渐渐地,村里人都知道老农每年要进一趟城,是为了卖一种神秘的野草。许多人包括他的儿子,都想知道他卖的是什么草,长在什么地方,都未能如愿。十几年后,老农不慎摔了一跤后,身不能动口不能言,没来得及把秘密说出来,便与世长辞。老人卖的野草便成了村里人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
秋收时节,小山村来了一个人事不懂的傻子。谁家收场傻子便走到打谷场,往谷垛上坐。有人嫌其碍手碍脚赶他走开。谁知越是往开拉他越是不走。性急的人就用棍棒恐吓。也有人见他呆呆傻傻的,也不和他计较。不过,有傻子在场这家收场就总要迟完一些。渐渐地,人们惊奇地发现,谁家收场时傻子在场,打的粮食总比他们估算的多,这才醒悟,傻子不是凡人是下凡到人间的谷神。一些人便在收场时,准备好饭菜招待傻子,想让他再到自己的场上去,傻子却怎么也不肯去了。
上帝无所不能。一位经常处于烦恼的贵妇人,去找上帝帮她想办法:“仁慈的上帝,我整天衣食无忧,却总感受不到生存的乐趣,请您给我想想办法。”上帝问道:“你看那侍从生活的怎样?”贵妇说:“我见她整日忙忙碌碌,从未有过消闲的时候,活的却兴兴头头,比我不知要欢乐多少倍。”上帝说: “你何不辞去侍从,亲自安排自己的生活。”贵妇惊讶地回答:“哎呀,我可受不了那份苦差!”上帝无可奈何地说:“如此,我就再没有什么办法能使你快乐的了。”
祝贺老兄丰收在望,硕果累累!
产生煤炭之地,也产生寓言大家!
问好冰子老弟。:handshake
夕阳西下,山道上一位樵夫挑着两捆木柴匆忙赶路,城门关闭前赶到城内,第二天一早出卖。对面来了一位老者,樵夫忙问道:“喂,你说我在天黑前进了城进不了?” “慢些走就能赶到,快些就不一定了!”他再没多想老者的话,加快了步伐,很快就看到了城门,心里十分高兴。就在此时,挑着的柴因颠得太厉害,绳索松了一大截,“哗啦”一声全散了。
樵夫费了好大力气,重新捆好柴担,挑起来正准备入城时,抬头一看,城门正好关闭了。
城外二里远的官道上,发生了一起命案。南门一位猪贩子被杀,尸抛道旁。县官闻讯,急派手下得力干将张捕快限期破案。张捕快不敢怠慢,在作案现场进行排查,得到一条重要线索,有人在事发不久,看到北门同样做贩运生意的王氏兄弟中的一人,身上沾满血迹。种种迹象表明,王氏兄弟有重大作案嫌疑。可案件却迟迟没有进展。受害者家属催问张捕快,捕快回答的十分干脆:“他俩是双胞胎,我知是王大杀的人还是王二杀的人!”此案不了了之。
何大爷种了三十亩地,冬闲时节,赶着毛驴车进城,到公家单位的厕所掏车粪,也好节省下买化肥的钱,买些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何大爷一连走了几个单位,都被人家拒之门外,掏钱买也不行。正在扫兴之余,在某单位门口见到一位本家侄儿,跟门房的说了几句话,就让何大爷进去了。掏满大粪,何大爷正准备离去,不料却被一人拦住,何大爷以为人家向他收费,没想到对方却拿出三十元钱递给了何大爷:“我们局长刚才说了,这是给您的劳务费。”
何大爷长着长长的胡子,一直披到胸前。他的小孙子常常在他的怀里,抓着他的胡子撒娇。一天,孙子望着爷爷的胡子,忽然问道:“爷爷,您晚上睡觉,长长的胡子是放在被子里还是放在被子外呢?”孙子的话,一下子把爷爷问住了,究竟是放在被子里还是被子外呢?何大爷想来想去也没有弄清楚。一连几天,到了晚上何大爷都在琢磨小孙子提出的问题,翻来覆去,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才思敏捷,建忠兄高产啊!:victory:
:handshake
谢谢二位,节日快乐。:handshake
何大爷年轻的时候,送儿子到私塾上学。一连几天,儿子都没有把《百家姓》的前几个字记下来,先生说他笨不是上学的料让他回家去。何大爷闻讯赶到学堂,当着先生的面问儿 子:“我是你的啥?”儿子回答:“你是我爹。”何大爷对先生说:“我儿子没认得字,是他看的次数少,俗话说牛头不烂多费点柴炭,看的遍数多了就会了。他要是个傻瓜,还能认得谁是他爹。”先生只好将他留了下来。不久,儿子便成为学堂少有的好学生。
何大爷儿子上学后,好像背了多大的包袱。老师留的作业,总是难以完成。一天,儿子放学回到家中,何大爷把他叫到身边,以商量的口气说:“孩子,爹真羡慕你,爹当了一辈子睁眼瞎。今天,我孩上了学识了字,我想让你每天回来,教爹识字。”儿子不由乐了,说:“那还不行,我一个人学得还孤单呢!”“一言为定!爹一定天天让你教。”从此,儿子每天把在学堂学到的东西,回家有板有眼儿地教给父亲,再也不把学习当作负担了。
在一座威严雄壮的寺庙内,塑着许多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神像。神像下面香烟缭
绕,跪着许多虔诚的信徒。一位画匠偶尔走进庙内,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没有想到,竟
有这样多的人跪倒在他们的脚下。画匠正在沉思,不料有人说话了:“不赶快给神磕头,还站着干什么?”他这才醒悟过来,进庙的人当中,只有自己一个人站着。画匠心想,这神像本来是我塑的,不敬他们吧,别人都在敬;敬他们吧,又不值得。画匠只好退出庙外。
原帖由 侯建忠 于 2007-10-3 09:29 发表 ↶
37、 画匠进庙
在一座威严雄壮的寺庙内,塑着许多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神像。神像下面香烟缭
绕,跪着许多虔诚的信徒。一位画匠偶尔走进庙内,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没有想到,竟
有这样多的人跪倒在他们的脚下。 ...
建忠:越短的寓言越难写,文字须越简练越好,对你这篇我动了一下,也说不准是改好,还是改坏了.
画匠进庙
香烟缭绕肃穆的寺庙内,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神像下面,跪着许多虔诚的信徒。一位画匠偶尔走了进去,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塑的神像竟有这样多的人跪倒在他们的脚下。他正在沉思,只听:“还不赶快磕头,站着干什么?”他这才发现,庙中只有自己一个人站着。他喃喃道:“菩萨是我造的......”。信徒听罢,群情激昂,“疯子,快把他拖出去!”“罪过啊,罪过!”眼看拳头快落到自己的头上,画匠只好退出庙外。
非常受益,谢谢叶老师。:victory:
抗战初期,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一带设下埋伏。日军板垣师团21旅团百余辆汽车为前,200余辆大车为中,后有少数骑兵,鱼贯进入我军伏击圈。战斗打响后,我军展开全线冲杀,在十里长的狭沟里,仅用20分钟,即将敌军后尾的20多辆汽车炸毁。此战歼敌一千多人,毁敌汽车80余辆,极大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几十年后有人考证:这场战役的重要功臣,乃当地百姓用的铡草刀,刀口朝上埋入路中,覆以浮土,将敌汽车轮胎割破,使其瘫痪。
靠山庄的刘老汉,省吃俭用起早贪黑,腰累弯了,头变白了。十年艰辛,硬是供养出三个大学生,成了十里八乡闻名的大学生之家。刘老汉在城里工作的表弟,从几十里外的县城远道而来,专门向刘老汉请教,咋就培养出三个大学生。刘老汉嘿嘿一笑:“那年进城天黑回不了村,在你家住了一晚,吃了你两碗油搅块垒,那是我吃过的最好的饭。你家一顿饭用的胡油,是村里一个人一年从队里分的油。从那时起,我就决心让孩子进城,将来能吃上油搅块垒。”
小伙子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从大城市分配到人地生疏的山区小县任教。县城古楼是最为繁华的地段,惟一的百货商场就座落在古楼旁边。小伙子从后勤处领到暖水瓶没几天,瓶塞便掉入灶坑内,只得自己去配。一进百货商店,小伙子便被售货员天仙般的容貌吸引住了。从此之后,周末上古楼进百货买瓶塞,便成了小伙子的例行公事。小伙子结婚时,三十六个暖水瓶塞成了他的爱情见证。新娘就是卖给他瓶塞的百货商场美丽的售货员。
: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