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老许 发表于 2008-10-04 09:25

读鹤鸣寓言的断想

读鹤鸣寓言的断想                          老许

    我很钦佩和羡慕张鹤鸣先生,他能从事多种寓言文学文体的创作。我们知道:作家以创作为本。作家用自己的作品说话,才能证明自己。一个有朝气的作家,应该永不停止创作的笔!一个有追求的作家,应该用激情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唱响寓言文学创新的歌。张鹤鸣先生是我学习的榜样。张鹤鸣先生了不起。深感只写寓言诗,我不如也!

    张鹤鸣先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主张先做人,做好人;后做事,做好事。这构成张鹤鸣先生的完美人生。他做好事,不张扬。获得那么多奖,从不对外人展示。他真诚地帮助别人,具体的事例很多,不胜枚举。我即有切身体会:他是以行动支持我的寓言诗事业的。他为演出写了那么多寓言剧,在寓言文学界,直到出版《喉娃公主》,少为人知。张鹤鸣先生是位襟怀坦荡,满怀社会责任感的寓言作家。

    张鹤鸣先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鹤鸣先生善写寓言,屡有佳作问世。现已有《刚长腿的小蝌蚪》,《彩霞飘落人间》,《老猪减肥》,《猴熊大战》,《银河晨星》,《醉井》,《喉娃公主》,《海国公主》,《角马公主》等书传世。这是鹤鸣先生在寓言创作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张鹤鸣先生是从基层搞创作逐渐打拚出来的。这样的作家,依靠的是扎扎实实的真本领和对文学的真挚的热爱。一个在基层奋斗的作家,他的成绩似可用乘三或乘五来计算,这样才可能算是比较客观的公正的评价。鹤鸣先生善于将寓言和戏剧有机结合而写成戏剧小品; 善于将寓言和童话有机结合而写成童话式寓言; 善于将寓言和小说有机结合而写成寓言体小说; 善于将寓言和诗歌有机结合而写成寓言诗; 善于将校园故事和寓言有机结合而写成校园寓言; 善于将寓言和科幻文学有机结合而写成科幻寓言; 善于将寓言和民间文艺有机结合而写成寓言鼓词等等。鹤鸣先生大脑里有光彩四射的创新基因。他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使这些寓言的“变体”成活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使传统的寓言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也符合现今时代对寓言文学创新发展的要求,也更能够充分地施展寓言作家的艺术才华。
    我们的寓言文学创作,很需要突破原有的模式,需要创新。寓言文学贵为创新。创新要在继承上的创新。鹤鸣先生从文体形式方面,做出了认真地努力,做了有益地探索。他从自己的扎实的文学功力,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他诲人不倦的睿智,发扬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充分发挥了自己写作特长的创作寓言文学之路!
    四
    张鹤鸣先生说:“创新是文艺创作的灵魂,也是文艺事业繁荣和发展的命脉。”他在《角马公主》后记中是这样说的:“借助于童话、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姐妹文体的优势,丰富寓言的表现力。”“由于这些寓言中揉进了多种文体原素的缘故,但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我写寓言首先要构思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我的寓言阅读对象大多是高和初中学生”。“我一直生活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间,比较熟悉他们的喜好”。
    鹤鸣先生对寓言文学读者对象地选择,是聪明的智慧地选择。读者对象,即消费主体。
    张鹤鸣先生说:“任何一项改革、一项创新都是为了适应某种需要,都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出来的,它必定来自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逐步完美。”这是他说的大实话。他不是为创新而创新,确实是出于某种需要。什么需要?为适应高小和初中学生群的阅读需要。人们对于已有的散文体寓言文体形式,读者已感到乏味。他对自己的寓言作品阅读对象,有了明智地选择。“孩子们喜欢复述,喜欢将它们改编成寓言诗朗读,或改编成寓言剧搬上舞台。”要让他们乐于接受并乐于口口相传。特别要指出的是鹤鸣先生在创作寓言剧方面做出地探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自觉地突破现有寓言文体样式的创作努力、并取得实际成绩的人。

     张鹤鸣先生的寓言文学作品,更多的融入了现代生活内容,使寓言文学与当代社会生活场景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寓言的现实性更强。寓言地产生和发展,都是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不能脱离时代的。因此,寓言也像其他文学样式一样,必须植根于时代,植根于现实生活,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更能吸引读者,因此,拉近了寓言文学与读者的距离。人们爱读他的寓言,爱看他的寓言剧,受到人们地赞扬。

    张鹤鸣先生的寓言文学作品,具有幽默的艺术特色。风趣幽默的语言确立了他的叙事风格。传统寓言被人称为“讽刺的艺术”是不奇怪的,在张鹤鸣的寓言里,虽不乏讽刺艺术的意味,但更多的是具有幽默色彩。幽默并不仅仅是让读者发笑。幽默当然有别于油滑。幽默是作者与读者间通过文本建立起来的共呜,是作家心灵由衷地表达,鹤鸣先生不动声色地用笔,促使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作家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从而进入了一个联想的快乐的境界。从讽刺到幽默是一种艺术地转化,能掌握幽默艺术的作家,一定会是优秀的作家,把让人发笑的精灵引入艺术的厅堂。鹤鸣先生的寓言具有鲜明的幽默风格,这是勿容置疑的。

     张鹤鸣先生的《喉蛙公主》,是艳丽而别致的智慧之花,是寓言剧的精品屋,这是属于张鹤鸣独有的宝藏。《喉蛙公主》是寓言剧本的第一部,具有创作寓言剧的示范性。也具有明显的开创性。在艺术上,他力求创新,手法多样,具有示范作用,是中国寓言创作园地里的珍奇花卉。寓言剧用戏剧的叙事方式,通过人物的独白,对白,旁白和人物的行体动作来演绎故事。从而塑造了寓言的人物形象,寄寓教训和哲理,使得寓言少了许多现实的理性,而多了许多幻想的浪漫和联想的空间。读《喉娃公主》,可知寓言剧必须服务于现实,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它的现实性。这种现实并非是指展示时代特色,展示时代生活,而是说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教育功能。它的表演性和它的实用性是并重的特点。《喉蛙公主》内容丰富,手法新颖,现代气息浓郁,充分展示了张鹤鸣先生的艺术探索精神。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既有人物塑造、情节发展、故事流动,又有音乐、舞蹈、服装、灯光、布景等多种艺术的有机组合。张鹤鸣先生寓言剧是在寓言文学与戏剧“融合”中腾飞出来的艺术珍品,必将以不朽的真、善、美留给读者和观众。

    我饮《醉井》里的水,尝知其是令人陶醉的玉液琼浆。《醉井》是蕴涵哲理极深的艺术之井。《醉井》里有更多的是童话式寓言。浓烈的童话味道体现了鹤鸣先生的优美的散文风格。其童话式寓言具有童话的故事情节,又有寓言的总结教训、揭示真理或讽刺丑恶的丰富内涵。具有很大的现实教育意义。荒诞的故事与现实贴得紧紧的。具有醒人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寓言。读《醉井》,我领略了张鹤鸣寓言文学的深邃美感,使我感悟到了张鹤鸣的坦坦荡荡的文风和真诚敦厚的人品。

    我从阅读张鹤鸣先生寓言文学作品,思考后得知张鹤鸣先生的寓言创作素材来源于多个方面:有从经典中汲取的养料,发挥自己写作剧本的优势,创作出一些优秀的寓言剧。既然来自于经典,必带有明显的改编和演绎性质。这也同样为孩子们喜闻乐见。又有关注现实人生,观察现实社会所得和经过思考所得的意念带进创作实践中。也还有从民间文学中获得某些启示。因受某一点触动,引发出来作者的创作灵感,创作出寓言作品。除以上三种,其余更多的是以人性和物性原则进行认真地创作。其寓言人物,都恪守人性和物性的原则。我们说的人性和物性是互相联通的。其赋予给动物的承载的文化意义特别明显。
    鹤鸣先生寓言文学主题地选择是智慧地选择。作品的主题适宜于教育少年儿童认知社会,分辨人生的真善美,学习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实显社会的教育意义。

    张鹤鸣先生很善于在寓言剧情节中制造冲突和矛盾,这是对任何一部剧作的基本要求。如没有矛盾和冲突,剧情没法演绎,剧情必缺乏高潮,流于平淡而失去艺术的生命。鹤鸣先生的寓言,具有语言生动,形象活泼,富有幽默感的艺术特色。鹤鸣先生对寓言剧文体形式地选择是智慧地选择。这些寓言剧非常适合舞台表演。他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营养,和现代的流行文化认真做有机的结合,他的寓言剧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和有益的教育意义。
    张鹤鸣先生独具慧眼,独运匠心,独有想象,独用创意,在平凡中推出创新的寓言,寓言剧,童话式寓言,寓言小说等等。已取得惊人成绩。
    祝愿张鹤鸣先生,在寓言文学创作道路上阔步前进,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成绩。
    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