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老许 发表于 2008-08-05 09:11

   高山峰顶的青松  之二

  高山峰顶的青松  之二 


     高山峰顶的青松
               ----老许和他的寓言诗

                                        孙新

    诗,来源于生活,却又必须高于生活。它是生活中的典型,提炼的升华。寓言诗不同于抒情诗。“纵横议论析时事,如医疗疾进药方。”诗人正是借现实生活中的典型而析时事,提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解决人们思想所纠缠的问题,痛斥人们所鄙视、所唾弃的思想和行为。诗人用烧开一壶水,而又无足够的烧柴为例,告诉人们,“把壶水倒掉一些,”就可以把水烧开这一简捷的办法中得出结论:从最近目标开始,别好高骛远,尽快些走向成功,“奔向远大目标”。在寓言诗《智者给我讲的故事》中,他还向人们讲述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小孩买饼,不慎掉在了地上,卖饼人重新给她做了一个。这件小事影响了这个孩子的一生。以后凡遇事,她总是想着别人:读大学时领了奖学金,她要分出一些捐给希望工程;在东南亚发生海啸时,她无声地捐出两千元钱;谁有困难,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她心里想着别人,没私心忘了自己。”看来,孩子面前无小事,言传身教莫大意!这可是关系到未来接班人的大事啊!而在寓言诗《绿色眼镜的幽默》一诗中,诗人以一个百万富翁患奇特的眼疾,而求助于善医的僧人医治时,僧人告诉他:“看东西要看绿色的。”于是,这位富翁便花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去买涂料涂抹身边的一切。但是,你染绿了你身边的东西,你可能染绿整个世界吗?!其实,“生活中的棘手事,如此解决如儿戏。”“买副眼镜,花几元钱即可以。”一副绿色眼镜,就可以达到目的。多么轻松简单的办法啊!这就是大智慧。它不可以给读者以无尽的启迪吗?
    对人民,诗人良药苦口,循循善诱;但是,对一些丑恶的现象呢?他则是无情地揭露,辛辣的嘲讽。在寓言诗《还有十七尊罗汉》中,有一个勤劳的农夫。一天,在田地里锄地时,捡到一尊金罗汉,家人十分高兴,农夫却闷闷不乐。问之,答曰:想找到另外十七尊金罗汉。为什么农夫突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原来是:“一时得财获暴富。”于是,诗人发出了善意的劝诫:“莫贪婪忘了自我。贪婪让你没快乐,贪婪让你受迷惑。”这就是勤劳的人失去快乐的根源。难道这还不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吗?在寓言诗《佛像肚中的老鼠》一诗中,诗人描出了钻入佛像肚中的洋洋得意,沾沾自喜的老鼠可憎的面目,结尾却苦口婆心地提醒那些人:“审视自己要客观,无论你身居何处……权力是谁给你的?应该认真想清楚。”还有,在寓言诗《蜗牛有美丽名片》一诗中,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借名片抬高自己,实际是枉费心机。不在名片和名字,在于内心的品质。”感情,是一个奇妙的东西。真情,最容易打动人心。诗人正是用真情去呼唤人们,去启迪读者,因此,寓言诗也就产生出巨大的触动人心的魅力。
    老许的寓言诗,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生动,字里行间闪烁着关东人的真诚、淳朴、正直、善良、机智、坚定、宽宏的精神品格和嫉恶如仇的人生态度。愈到后来,就愈显得强烈、深沉。诗人思维的触角又渐渐地由事理而深入到人的心理,从根本上挖掘人的思想和灵魂,从而为其行为张本。
     在寓言诗《恳求智者给指点》一诗中,老许求问智者:“现代人生活很累,如何解脱出困境?”智者答道:“无根。”“失生命自然韵律,失生命活力越位,要回归自然之根,要维护生命之美”;“无心”,“对己心敢于面对,才能活出来自我”。“无情”,“人情淡漠了,同情心递减可畏。”结论:“以归根解心之愧,养心可解心之悔,惜情可解心之累,投入现代化中去,身体力行追求美。”从“三无”到“捡心的落叶”,诗人进一步讲出了清洁内心的道理:“枯叶落人心地上,不捡起怎么能行?只要你认真地捡,就一定能捡干净。”说得多好啊!而寓言诗《一个“随”字的禅机》更加悟透人生:“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一个‘随’字有禅机,渗透人生不容易。一个‘随’字认真想,人生学问非儿戏。”遇事要多思多想,必可获人生真理。这该拨动人深入思索的心弦吧?而寓言诗《几“字”相遇说整容》又妙趣横生,使人在笑中得趣,趣中获知,在哈哈一笑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不妨把诗抄录于兹:
   “又”遇见“叉”戏言说:“你啥时候整的容?
    脸上的痣怎没啦?你这样是否轻松?”
     “叉”回答“又”的戏谑:“你真是啥都不懂!
    脸上没了走正道,又轻松又获尊崇。”

     “木”走近“术”凑趣说:“你啥时候整的容?
     认为有了一颗痣,自当美人不平庸?”
     “术”回答“木”的打趣:“木成材当然有用,
     这还要依靠技术!没术是树难成功。”

    读老许的寓言诗,如沐浴春风里。
    读老许的寓言诗,如探智慧之海。
    读老许的寓言诗,如乘哲理之舟。
    可以说,老许寓言诗的出现,为中国寓言诗坛增添了活力,竖起一面大旗。给中国寓言诗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建造了一座寓言诗的丰碑,闪烁着熠熠光辉。
    老许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已发表了3500多篇寓言诗。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无人可匹!它们像三千多面镜子,反映了五彩缤纷的生活,折射出闪光的人生哲理。
    老许艰难和坎坷的人生,磨砺了老许的思想。
    老许曲折和不平的经历,历练了老许的人生。
    他把自己的磨砺和历练,全部凝注到了他的老许寓言诗中。
    他的诗,是精炼的寓言,在寓言故事中闪射出或深或浅的哲理之光;他的寓言故事,是精炼的诗,在诗语中倾泻出他心中奔涌的真情之火!
    他就是用这些鲜明活跃的形象,幽默泼辣的语言,言近旨远的构思,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来唤醒人的觉悟,鼓舞人心,催人积极向前行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黄山的奇石怪松,那些苍翠的青松,傲然挺立在几无泥土光秃秃的山峰巨石之上,俊勉、峭拔、坚强、不折不挠,显示着无比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希望与启迪……
    它很像寓言诗人老许!
    它更像老许的寓言诗!
    愿不折不挠、坚持不懈的寓言诗人老许不老、艺术青春永驻;愿洋洋洒洒的老许寓言诗内容更新颖,语言更精炼,音韵更铿锵!
    书难尽言,言难尽意,谨以一首小诗献给读者朋友们并与老许共勉。

    人生几得百年芳,
    喜把江山幻华章。
    荡却浮云开望眼,
    欢歌笑语画斜阳。

                                        2008年7月24日于无涯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