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老许 发表于 2008-08-05 09:09

高山峰顶的青松 之一

高山峰顶的青松  之一
               ----老许和他的寓言诗

                                        孙新
    早就听说吉林省有位善写寓言诗的作家----老许,却始终未能谋面。
    去年春天,郭大森告诉我说,给老许先生的《老许寓言》诗集开研讨会,让我参加并准备在会上发言。于是,从大森兄处拿回了十一册《老许寓言》。一见之下,心生感慨,随后,我认真地读了起来。我真的被他的寓言诗所吸引了。
    直到6月22日,在《老许寓言》研讨会上,见到了老许先生。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即被他感动了。他的仪表,虽早已过了花甲之年,但却精神瞿铄,美髯微拂,双目如炬,很有超然出世之感。
    他的言行:虽还不能说他已著作等身,但在寓言诗界硕果累累的他,却谦诚坦荡,无论是对名家,还是对新人,一概是亲切的微笑。他那饱经苍桑的年轮上总是不断的放射出熠熠的光华。
    他就是寓言诗人老许!?
    我们这样见面相识了。
    事隔一年后的一天清晨,突然接到了老许从四平打来的电话,说他又写出了不少新寓言诗,想接续出版《老许寓言(十二)》,《老许寓言(十三)》,《老许寓言(十四)》,《老许寓言(十五)》和《老许寓言(十六)》。我听了真的吃了一惊。这是怎样的速度?这又是怎样的智慧呵!我连忙向他表示祝贺。他却说:“你先别表示祝贺,还是为我的寓言诗集写篇序言吧!”这我怎么能应承呢!且不说我的资历不够,即或是对寓言诗,我也是个门外汉呵!
    他执著地坚持,并亲自到我的办公室盛邀,我不愿拂他的美意,只好勉为其难答应了。于是,我又有幸先睹了他未曾出版的新作诗稿。(带来U盘,把书稿转存在我的电脑里。)
    人常说,愤怒出诗人。
    我要说,大爱出诗人。
    没有深爱,便不会有愤怒。
    愤怒是爱的极至,爱是愤怒地升华。
    记得2005年7月,我在北戴河海滨的干部疗养院,采访著名诗人贺敬之先生时,问他:“人们都说你有很深的母亲情结,她在你的心中到底有多高的地位?”贺敬之说:他多年前写过一首诗,叫作《看见妈妈》,那确确实实是他的真实情感。那是他在延安时,他住的一家房东是位老太太。一看见她,就像是看见了自己的母亲一样。一天,房东老太太站在院子里用簸箕簸高粱。他的激情一下子就上来了,随之写下了《看见妈妈》。这首诗写下来后,他几次想朗诵这首诗。老人家却说:“你看清了,我不是你母亲!”他认认真真地看着老人,动情地说:“模样不同心一样!”今天讲起来,他仍很激动。是的,延安是他的母亲,大地是他的母亲,祖国是他的母亲,人民是他的母亲;他的亲娘,都是他的母亲!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母亲情结,所以,不论他是到什么境地,不论他遇到多么不公平的待遇,既使是受审查,受批判的岁月,他照样唱出热爱母亲的歌,他照样放声歌唱祖国,歌唱时代。于是,就有了《回延安》中“身长翅膀呵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的强烈倾诉;于是,就有了《放声歌唱》中的真情迸发!
    同样,寓言诗人老许的内心中,也有一个深深的爱国情结。尽管老许在前半生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在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读书时,曾遭受到冤案而离校;为养家糊口代课教过学生,又怕误人子弟而改行做瓦工、又改做钳工……但是,他热爱生他养他的这方黑土地,他挚爱祖国的眷眷之情不变!母亲错怪了孩子,她还是母亲;母亲的养育之恩,高过云天深过海,这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羡慕西方优越的生活条件,而不顾生他养他的母亲的暂时贫困外涌时,老许却痴心不改。在他的寓言诗中,用荒诞笔法,借与猴子在出国的航船上的对话,诉说着老许和猴子出国的不同的目的:猴子,为羡慕西方生活条件优越而离开故土;老许,走出国门,为交流文化而奔波。这不悔不变的爱国情丝,正是老许安身立命之根!这根,深深的扎在家乡的黑土地里,深深地扎在他那不倦追求却坚如磐石的心中!
这便是老许寓言诗的根基。
    老许生活在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他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情感磨砺。这些,都为他的寓言诗创作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财富。
    诗,是时代的晴雨表。华君武先生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一切被人们喜爱而又有顽强生命力的诗作,无一不是实实在在地反映其当时代的特点,反映当时代的现实,使读者置身于他所描述的图画中,而透过时代去透视未来,使读者真正感受到作者的呼吸和喜怒之情,受到真正的教益与鼓舞;这才显示出诗人的敏捷和诗作的意义。寓言诗人老许正是他的敏捷的思想在感受时代的脉博,以洞若观火的慧眼,洞察着社会的发展,用他那神奇的笔,为人们增添着生活的勇气和力量,指点着前行的方向。
    生活在变革时代的人们,除了敏锐的先行者,许多人很难跟上转型时代的步伐,有的人往往在历史列车转弯的时候被无情地抛弃。寓言诗人老许用他的笔,写寓言诗,编织寓言故事,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为纷乱的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昭示着做人的道理,指明着前进的路途。寓言诗《年青人求教智者》,就是人生与财富的思辩:“人世间财富可爱,还是生命更宝贵?”“财富可爱”,“人生很难抛弃开”“实际。”“生命重要”,“生命是财富的主宰。”“互相依存互依赖,彼此很难分离开。”两者的关系一目了然,但必须注意:“生命”是“主宰”!万不可因贪图财富而轻视生命,这才是根本!那些唯利是图者,那些见利忘义者,那些只看重金钱而轻视生命者,戒之!戒之!寓言诗《登山求智者指路》,面对迷路者,他则借登自己熟悉的山而迷路的故事,告诉人们:“心性不乱,迷者自清”。这岂止是登山之路?不!这更是人生之路呵!他还用背石子上路,捡最好石子的故事,告诉人们:“人一生曲折漫长”,“别背复在肩,要有保留有舍弃”。(寓言诗《学会放弃的故事》)“选择实用”路途宽!关于自我,他用两张白纸各自不同的遭遇,告诉人们:“你是张白纸,这一点的确重要。”但是,谁为保持“唯一的白”而“绝不污染乱涂画”,结果永远也不会变成一幅有价值的画而被扔掉;因为白纸只有“发挥效用才可靠”,当白纸被画家点染画成国画时,它成了“名画成为国宝!”(寓言诗《两张白纸问智者》)。人的生命价值如同物的价值一样,不在乎“守旧”,而在于“创造”!他还以传说释迦牟尼问弟子:“一滴水怎能不干?”这样的哲学问题告诉读者:“把这滴水放海里。”来指点人们融身于伟大的变革时代。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葆青春活力,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诗人的智慧头脑在思索,以假设去推想,以循循善诱的真诚去劝勉,以语重心长的态度去警诫,呼唤人们在时代急剧变化的时刻,不要掉队,清醒地认清形势,大踏步地向前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呼唤人类的和谐美好,共建一个充满阳光的大爱世界!
    生活像波烂壮阔、变幻莫测的海洋,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天空时而阴、时而晴。这就需要诗人的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并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去暴露并鞭挞人世间的假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