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的选择——祝海鹏寓言研讨会成功 凡 夫
寓言的选择——祝海鹏寓言研讨会成功
凡 夫
按照原来的安排,海鹏寓言研讨结束后,应由我来写一篇小结。由于近日诸多杂事缠身,结果把时间给耽误了。先向海鹏道声对不起,再对冰子说声感谢——谢谢你的代劳。
关于海鹏寓言研讨小结,冰子已经说的很好,我完全赞同。我想借这个机会,就我看中国寓言网来稿和海鹏寓言的体会,和大家聊聊这样一个话题:寓言作家的选择。
创作,其实是一种选择的艺术。这包括创作道理的选择,创作态度的选择,以及创作风格的选择,等等。
先说说创作道路的选择。
海鹏的寓言创作是从网上开始的。令人高兴的是,他聪明地利用了这个先进的传播工具,但又没有被种种假象所误导。网络创作,给文学爱好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它没有门槛,谁都可以上来试试,而且,只要上来了,就会有人喝彩。面对这种情况,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满足于在网络上发表了,有人叫好了,结果就止步不前了;另一种,仅仅把在网络创作当做一种起步,然后,盯着有门槛的媒体——纸质媒体——报纸杂志,一步步向上攀登。海鹏选择的是后一条路。这些年,他的作品由于网络走向报刊,由地方走向全国,连续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并且结成两本集子。这说明,他的选择选对了。
再说说创作态度的选择。
常写寓言的作家都有一种体会:年轻的时候,会把寓言写作当成一种很容易的事;随着年事渐长,便觉得寓言越来越难写了。寓言创作是一种高度智慧的劳动。它要求每篇作品既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短小精悍的故事,又要有一个发人深省、见解独到的道理,要做到这两条,是非常不容易的。况且,从古到今,从中到外,那么多寓言作家已经写了那么多,再想出新,实在是难而又难。一般说来,寓言作家越写到最后,越是胆小,不敢轻易出手,以免落入俗套。但是,现在有的寓言作者却把寓言创作看得太易,把追求数量作为自己的创作目标,动辄千篇万篇,有的一天就写十几、几十篇。其实,这样的写作,大多都是在浅层次上的重复劳动。我曾经试图从几本厚厚的寓言集中选出几篇来,但是通观全书后很失望,想挑出一两篇质量稍高的就十分困难。海鹏与此相反,他把提高创作质量作为自己的创作追求,作品虽然不是很多,但却在不断提高。我很赞赏海鹏的这种创作态度。
最后说说创作风格的选择。
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成熟作者的作品,不用看作品署名,就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像老一代寓言作家金江、黄瑞云的作品,单读语言,就是一种享受。金江寓言,就像一位长者给年轻人讲故事,娓娓道来,让人如坐春风;黄瑞云寓言则如庖丁解牛,用一把智慧的刀,把社会百态一点点解剖给人们看。后来的优秀寓言作者,也都有自己的鲜明风格,比如:叶澍的贝壳寓言,如粒粒珍珠,小巧玲珑,寓意深刻;马长山寓言,机智幽默,屡出怪招,现代气息浓厚;方崇智寓言,构思巧妙,富有哲理;张鹤鸣寓言,与戏剧结合,自成风格……更年轻的作家也有风格渐成者,如林海燕寓言,诗意很浓,意境很美;筱枫寓言,禅意飘然,淡而有味……海鹏寓言,注意借鉴童话的创作手法,在故事性和可读性上下了不少功夫,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假以时日,也必将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时至酷暑,天热难挡。我的话题也到此打住。谬误之处,望朋友们指教。
2008.7.3于澹宁斋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08-7-7 21:32 编辑 ]
经典!收藏了!:handshake
:handshake
“风格”是大家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