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华卖词救父
一名网友发来一个贴子,转贴在这儿,以期引起网友关注。卖词救父:当代张海迪凭啥不能感动中国?
孙玉良
在网上结识方华清,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因为网友众多,起初对她并不太了解。但最近两天,我却被她的事迹强烈震憾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奇女子啊?全身瘫痪,超过张海迪,但家境条件却比张海迪差之万里;只上过小学二年级,却通过自学达到高中甚至大学以上的文学水平,写的诗词、散文屡屡发表在纸媒;命运对张海迪是眷顾的,对方华清却是那样的残酷无情,去年,她的顶梁柱父亲不幸又得了癌症,这不但掐断了她家唯一的生活来源,而且为治病让她家背上了数万元的债务。面对灾难,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方华清没有绝望,她想出的救父方法是:给县委、县政府写信,给残联写信,把家中唯一的房子贴广告卖掉,把自己写了一年多的诗词结集出版卖掉……她只是一个重残的文学青年,把作品当做自己的生命。天塌了,她站不起来,但她试图用自己生命的尊严“补天”!
卖房子的广告贴出好多天了,房子至今无人问津;给县委、县政府、残联的信发出许久了,如石牛入海;“卖词救父”的事也呼吁很久了,除收到几个网友一千多元杯水车薪的捐赠外,没有引起出版界的关注。这个社会毕竟太现实了,现实的让远隔千里的我也出离的愤怒:这也感动中国,那也感动中国,为什么方华清“卖词救父”,就不能被雪中送炭感动中国一回呢?如果她不能感动中国,这真是文学界的耻辱。所谓散文、诗歌、小说呼吁的大爱,难道都是放屁?
方华清1972年11月29日出生在安徽歙县深渡镇,她有一个很不幸的童年,还不到一周岁时的一次发烧被医生误诊为感冒,连爬也爬不了;三岁时两腿软绵绵的站也站不稳,双手绵软无力,十指不能自由伸屈,但被医生再次误诊为缺钙;六岁时才被医生确诊为脊髓灰质炎,但这时已太晚了,丧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上小学时,连上厕所都得扶着墙走,勉强上完二年级就不得不缀学了。从此病魔开始与她为伴,打针吃药求医治病就是她的日常生活,十四岁时的又一次高烧彻底烧坏了她的腰椎,从此她再也站不起来了。张海迪还有两只手能动,方华清的十个手指头却只有两个食指活动自如,其它的手指都不听使唤,手腕和手肘处还经常发生痉挛或强直。方华清的父亲方利荣是一位教师,每月工资一千多元,母亲庄祥花是一位农妇,只能操持家务,照顾小华清,家庭条件之拮据可想而知。但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方华清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她通过自学弟弟的高中课本增长了文学知识,通过弟弟为她买的二手电脑学会了用两个手指五笔打字,她要做中国的第二个“张海迪”!
我是一个农民,在17XIE网站做主编,方华清的全部心血诗词集《罗浮堆雪》通过我的介绍就落户在17XIE网站上(地址:http://www.17xie.com/book-15476856.html),我很想帮她,但又不知从何帮起。今年36岁的方华清也有过初恋,但因种种原因被她拒绝了;方华清也有过多次的网络征婚经历,渴望找到梦中的白马王子,也为父母减轻一点负担,但她没有遇到真情,却遭受到太多的嘲笑。她的理想,她的情感,都溶入一首首诗中,一篇篇散文随笔中。方华清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出版她的诗集,要价六万元,那是父亲上次住院的医药费用。她很少接触外部社会,不知道事态炎凉。生活不能自理的她只知道救生她养她的父亲,她不想白白得到人们的捐助,卖词救父,是想得到有尊严的救命钱。
我在17XIE的社科版制做了一个在线访谈帖子,与她定于下周一也就是7月7日晚八点进行在线访谈。我的家境捉襟见肘,只能为她大声呼吁,呼吁大家共同替她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帮她度过难关(访谈地址:http://bbs.17xie.com/threads.php?tid=15834),参与者请注册参加(http://www.17xie.com/reg.php?uid=339)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替她想想办法。如果你是出版社的朋友,请你能否考虑献出一点爱心,帮她圆了卖词救父的梦想,这可是雪中送炭的救命钱啊!我就不信,当代“张海迪”方华清卖词救父的壮举,就不能感动中国?
方华清(笔名:劲草)发表在新加坡某杂志上的散文《妈妈的双眼皮情结》欣赏
妈妈的双眼皮情结
文/劲草
爸爸是单眼皮,妈妈也是单眼皮,我们姐弟仨自然也就都是清一色的单眼皮,我们家是一个单眼皮之家。邻居张姨是双眼皮,张叔也是双眼皮,她家的孩子们自然也就都是清一色的双眼皮,她们家是一个双眼皮之家。
我家与张家相隔十几米,平时两家常来往,相处的也很和睦。随着光阴慢慢地流转,我们姐弟和张家的孩子们都慢慢地长成十四五岁的大孩子了。一天,正在和妈妈闲聊的张姨,忽然指着正与我们姐弟一起玩的女儿----芳儿,对妈妈说:“你看我家芳儿的眼睛多大,睫毛多长,水汪汪的多漂亮!”说着张姨又望着我们姐弟三个说:“你家都是单眼皮,哪有我家的双眼皮好看。”张姨说着,脸上不禁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此后,张姨只要一看见她家芳儿与我们在一起玩,就会忍不住骄傲地向妈妈重复她的炫耀。开始,对张姨的炫耀,妈妈笑笑并不说什么。毕竟,双眼皮确实比单眼皮好看,芳儿的眼睛也确实很大,比我们姐弟仨的眼睛都大。可张姨老那么说!不能不让人郁闷!
终于,在张姨又一次的炫耀时,妈妈向张姨及自己的孩子们作了一个郑重的宣告:将来儿子女儿找对象,一定要找双眼皮!妈妈希望将来能有个双眼皮的后代,那时,就不用再忍受张姨骄傲的炫耀了。
张姨的言说让当年的我也一度很生气。单眼皮怎么了?难道一个人美的标准就在于一双眼皮吗?芳儿的脸庞那么大!还爱长疙瘩,鼻子圆圆的,一点也不好看。虽然我们都是单眼皮,可是我们的五官长的很和谐,谁人见了不夸我们姐弟眉清目秀。再说了,人最重要的是内在的气质与涵养呀!
当妈妈又一次为张姨骄傲的炫耀而郁闷时,我安慰妈妈说:“单眼皮的人聪明,你看著名的诗人舒婷,歌星林忆莲,都是单眼皮。双眼皮是好看,可张姨她家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不怎么样,光长个双眼皮有什么用?”
“是啊!将来咱家小静、小强都考上大学还不比她们强。”妈妈的情绪好转,脸上流露幸福与憧憬。
我们的心情在那一刻释然,可每逢张姨旧话重题心中却仍然感到发堵。妹妹那时常爱在穿衣镜前照,上下左右,仔仔细细地看,有时还侧转身子看。妹妹长的很秀气,高挺的鼻梁,薄薄的嘴唇,额头饱满,皮肤光滑,身材高挑。惟一的遗憾是单眼皮,单眼皮的眼睛一般都比双眼皮小,这使她的美貌多少打了点折扣。每次照完镜子,妹妹总是忍不住感叹:“如果我是双眼皮,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绝对的美女呀!”
光阴在张姨的炫耀和我们的惆怅与自勉中继续慢慢地流转。很快,张姨的孩子们和我们都已经是20出头的大姑娘、大小伙了。张姨仍然会时不时地说她家的双眼皮漂亮。妈妈也不忘时不时重申一下她的关于双眼皮的宣告。
有熟人来给妹妹介绍对象,妈妈一见小伙长着双眼皮先就喜欢了三分,接下来自然是一切顺利。
妹妹怀孕了,妈妈十分高兴,因为她期盼已久的双眼皮有可能会成为现实了!从妹妹怀孕到生产的前一天,妈妈和我们谈论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双眼皮。我们都在热切地期盼着。小宝宝呱呱坠地,白胖又可爱,乌溜溜的大眼睛,常会甜甜地笑。可他就是没长双眼皮。我们高兴之余不免有些遗憾。
一天,正在摇篮边照看宝宝的妹妹忽然惊喜地喊:“快来看,宝宝眼睛睁开时变双眼皮了!”
“真的吗?快抱给我看看!”我急切而惊喜。
妈妈闻声也连忙从房间里出来,妹妹把宝宝抱到我面前,我和妈妈妹妹一起欣喜地望着宝宝,宝宝闭着双眼还在甜甜地酣睡,妹妹轻声地唤:“宝宝,醒醒,醒醒。”小家伙受到我们的干扰,似醒未醒地睁一下眼睛,只见睁开一刹那,他的眼皮上出现一道明显的双眼皮摺子,但随着眼睛的完全睁开又消失了。
一位和妹妹要好的朋友告诉妈妈和妹妹:她家孩子小时候也是这样,出生时是单眼皮,但每次醒来睁眼的瞬间都会出现一道双眼皮摺子,在孩子五岁那年,一对单眼皮自己变成了双眼皮。我们听后都十分开心,妈妈更是笑容满面,仿佛已经看到宝宝的眼睛变成了双眼皮,我们满怀希望地期待着。
光阴又在我们的期待中慢慢地流转。小家伙如今九岁,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聪明又帅气,遗憾的是,他的眼皮仍然是单的,它最终没能变成我们母女期待的双眼皮。
弟弟结婚了,弟媳也是双眼皮。妈妈乐呵呵地对我说:“小静、小强两个还真为我争气,没让我把牛皮吹破了,我早就对邻居们说过,我的媳妇、女婿都要双眼皮。”
望着妈妈一脸的开心,我也高兴地笑。是啊!至少,妈妈的心愿已经实现一半了,而且,双眼皮的愿望也还是可以憧憬的。
如今,妈妈已不像从前那样经常热切地提及对双眼皮的期盼。但我知道,这个双眼皮的情结还在妈妈心中。不知道妈妈期望十几年的心愿有一天能否实现?倘若果真实现,妈妈一定会高兴的心花怒放吧!
方华清发表在《黄山诗苑》杂志上的诗词欣赏
《如梦令》
一抹流云愁损,几片飞花轻恨。窗外绿荫沉,窗下谁人言闷。遥问,遥问,溪畔娇莺啼甚?
《如梦令》
叶落空阶休问,雾锁重楼深恨。幽院静沉沉,窗外暗香成阵。独闷,独闷,愁系纤纤眉寸。
《调笑令》
临夏,临夏,绿深柳长如画。倚帘燕过云穿,楼外疏桐乱蝉。蝉乱,蝉乱,窗底幽幽成叹。
《调笑令》
幽草,幽草,小径溪塘春好。风华无限独芳,不染俗尘暗香。香暗,香暗,弦月遥遥云淡。
《蝶恋花》
雪尽梅寒香暗度。谁解芳魂?吟断来时路。长忆斯人独绕树,浮霞落日依天暮。 明灭孤灯人未宿。断笔残笺,怎寄相思苦?闲曲悠悠轻入户,一怀愁绪无言诉。
方华清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uofuyue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