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寓言(五)》自序
《老许寓言(五)》自序编完了汇集科学知识寓言的《老许寓言(六)》,回过头来给《老许寓言(五)》写序。感到有一种压力的轻松。舒了一口气,感到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心安理得。接到朱靖华先生应邀题写的《老许寓言》的书名笺,特别的高兴。想起朱先生在为《老许寓言(一)》写的序中有话:“老许执拗地坚持进行寓言诗创作,用他丰富的创作实践,与古老的寓言诗传统浑然千载相接,这不能不说是老许颇富胆识的表现。”现在,我连续出几本《老许寓言》诗集,这可以算是,我为读者提供了老许绝对不是爱打诳语的人的证明。在“老许寓言斋”里,“搜求譬喻崇伊索,吟写寓诗临老庄”,坐在书斋里写出的寓言诗的又一收获吧。
寓言文学史专家陈蒲清教授在2005年5月自长沙寄来为《老许寓言》诗集的题辞:“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主要体裁,中国诗歌作家辈出,精品如云,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寓言是世界三大寓言体系之一,在世界占有突出地位。/然而,传统诗歌主要偏重于抒情,而传统寓言主要是散文体式,两者没有珠联璧合。中国现当代作家,既继承传统,又吸收西方的经验,中西合璧,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寓言诗。这无论是从纯文学的角度、还是从寓言的角度看,都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老许和他的寓言诗,就在其中充当了弄潮儿的角色。既使不谈论其思想或艺术成就,也是值得珍视的,难能可贵的。”这是老先生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我要努力在思想和艺术上追求创新,满足广孝兄的祝愿:“更上一层楼”!
我经过沉思想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本来存在有大量可供选择和提炼的寓意和编织故事的原始材料。这在人们面前,每一位作家未必都能据此写出文学作品来;不是每位寓言作家都能写出寓言或寓言诗来的。在现实生活面前,每个人都会在大脑中,对现实的生活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当外界给人一点刺激,能够被人认识,在人的大脑里面被同化,纳入自己的思维方式中时,才能够作出来反应,或说或写出文学作品。否则,则必然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会产生任何反应。甚而至于感到不可理解。对于寓言作家或寓言诗人来说,现实生活中某些事件,一旦形成信息被吸收而被认识,产生契合,在大脑中形成一个雏形,有了写作的冲动,或者说产生了灵感,写出寓言或寓言诗来。
首先,对于我来说,我对寓言诗是特别迷恋的。这是我的一个基础。这促使我对寓言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从那围城中走出来,投入寓言诗海的波涛中游泳。我游得兴奋,游得自如,也有不顺手的时候。终究要奋力地游。还没被寓言之海的水呛着,没被水淹溺,终是我的大幸!有的报刊编辑,对寓言诗说。“不!”对此,我又能奈之如何?
为了写好我的寓言诗,我又常常为充实自己的各种知识而努力拼搏,读各种各样的杂书,有时却可从中获得了难找又无处搜寻得来的稀罕的寓意材料。求知,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然的话,何以把知识写到寓言诗中。寓言诗是一种最为自由的诗体。反映的对象充盈在整个宇宙间,在自然界和社会界无处不在。对寓言形象的选择,对寓意的哲理的指向,对人生教训的提炼,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对个人感情的抒发或发泄,都给予诗人创作的极大的自由空间。这就要求诗人自己,具有自由的心灵和严肃的创作态度。具有各种广博的知识,是获得这种寓言诗创作自由的心灵的基础条件。
寓言诗人与其他各类文学作家一样,也需要有奇特的丰富的生活积累;也需要有对生活的独特的感情体验;更需要有对人生奥秘的深邃地洞察和了解。一位作家或诗人,很难作到全面的平衡地发展。
我自己走过来的人生道路,可以说是坎坷不平,的确是走过了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过的艰难的路程,经历过特殊的人生磨难,体验了特殊的感情经历,虽不能说已洞察了人生的奥秘,却可以说是有那么一点了解。正是这一点,却是创写寓言诗所必不可少的!
寓言诗人,绝对不应该是思想的矮子,也绝对不应该是思想的懒惰者。而必须是也应该是勤于思考的处于时代的高水平,必须是也应该是代表民族的高水平的思想。既使达不到这一高水平,也应该向这高水平的标准努力,争取作到。寓言诗人,应该是一位思想家。他可以不是抽象思维的政治思想家,也可以不是一位哲学思想家。他应该是对人生奥秘的探知者和洞察者,要在短或长的寓言诗中,解释人生奥秘或概括的阐释人生的真谛。
现实生活,万物万理,寓言诗人应该广泛联想。联想,是寓言诗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自由的心灵的翅膀。是寓言诗人所必须有,不可或缺的素质。不能由此及彼的自由联想,寓言诗人就如同像折断了翅膀的鹰一样,没办法在寓言王国里自由飞翔。
从本质上说,寓言诗是一种联想的艺术。每篇寓言诗,不是具备相似的联想,就是联想的相近,或者是相反的联想。总之,寓言诗离不开联想。
寓言诗人,应该具有并不断加强丰富的意象和知识的储备,要在创作实践中善于寻找联想的联系点。
寓言诗人,还要具备对寓言诗文学形式的准确把握。用诗的形式把寓言故事写出来,把寓言人物树起来,把寓意准确地揭示出来。这要求寓言诗人准确的把握艺术形象思维的规律。
对现实生活中具备成为寓意的材料,透过纷乱的现象,提炼出带有普遍意义的部分,提高到哲理的高度,进行哲学地思考。既使是虚构的寓言故事,更应该如此。
寓言诗是诗。但,首先是寓言,是用诗体写成的寓言。属于叙事诗一类,不同于抒情诗,也不是哲理诗,更不是咏物诗。因此,寓言诗不必要求抒情。如果寓言诗人要抒情,最好另外去写抒情诗。如果要在寓言诗中抒发感情,那就要讲求理智地抒发,把要抒发的感情隐藏在寓言人物的行动和对话中。
寓言诗人应具备充分的智力素质,还要求勤奋,不断地进行生活实践,努力进行审美实践,努力提高理论修养,不断地增加知识储存。
我写寓言诗,公开发表的已过千篇。优劣并存,混杂其间。还要写,还要发表。不是已经编完了第六本寓言诗集《老许寓言(六)》吗?其实《老许寓言(七)》已经编好出版付印;《老许寓言(八)》也正在编着呢,只是近期还不能出版。
说了这么多话,看似理论,并非理论。看似心得,并非心得。我有《写寓言诗有感》的诗云:“心如鸿雁南飞远,诗似深潭探底难。走兽频说哀嚎怨,爬虫敢讲喜鸣酸。游鱼斗水遭钩网,飞鸟扇风遇弹拦。不是抒情是叙事,寻求寓意求波澜。朦胧若隐真情意,玄秘制谜拟伪玩。生面别开犹甘露,佳音有韵可倾谈。描今未尝偷闲乐,思古还需用劲攀。万世流芳诗数百,明朝应鉴厌争冠。”抄在这里,展示有感。
拉杂写来,恐有悖谬,求教读者,适时指正。写在这里,权当序言,妥否?
2005年春节前腊八日
老许寓言斋
发表于《大平原》2005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