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寓言是醒世明言
老许寓言是醒世明言----序《老许寓言(十四)》
杨子忱
寓言诗人老许先生,以前,只闻其名,如雷贯耳,未曾谋面。在报刊上读过他的寓言诗,也读过关于他的评论文章。《老许寓言》不仅在吉林省,就是在全国亦相当著名了。直到2007年6月22日,吉林省作协文学院和长春寓言文学研究会、在《快乐童话故事》和《作文之友》编辑部、召开的“《老许寓言》研讨会”上,才第一次相见。这时的老许先生,已慧顶光秃,印堂饱满,须发白稀,蓬松满脸。诗坛泰斗公木先生十年前逝世前曾说:老许不老,永远年青。但现在看出:老许老矣。老许身材不算魁梧,却透着一种含蓄的智者的精明。他这美髯公寓言诗人的模样,使我想起了他写的老许寓言诗。仿佛他就置身在寓言之中。他本身就是一则寓言。他送给我的名片上面,恰有老许的画像,亦似一则寓言,果然奇了。
老许,本名许若默,我却总是弄错,赠他书签名时,先是写成默然,又改成默若,终没写对。这让我感到怪怪的!真是还不如直写老许!老许是满族人。祖居昌图县泉头镇沙河子村。与我属同一民族。生于1939年,早年在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学习时,因为人率直,善说真话,被拔了白旗,打入另册。此后,被迫离开学校走入社会,无奈做过多种类的劳动工人,完全进入平民生活的圈子。他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生道路坎坷不平,当了25年临时工。这期间,他自我感觉,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有某些事直话不宜,或多话不宜,而又觉得非说不可,遂逐渐地产生了创作冲动,由于中学时就对寓言诗有浓厚兴趣,所以便接续下来,创写寓言诗一发而不可收。他于1985年平反,1988年恢复了干部身份。安排在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平市委员会机关工作,1999年退休回家,从此便做起了专业寓言诗人。数十年寓言诗的创作,使他在文坛上名声大震。
《老许寓言》,乃是老许所创作的诗体寓言故事集的总称。老许所创作的寓言故事多了,逐渐地有了品牌效应,因而打出并形成了“老许寓言”这个称谓。《老许寓言》,至今已出版了十三厚本,133印张,载有两千七百多篇老许寓言诗。目前,我又看到《老许寓言(十四)》,《老许寓言(十五)》和《老许寓言(十六)》,这几本书稿亦要准备出版。这次,我应老许邀请为《老许寓言(十四)》写序,对其洋洋浩繁,蔚为大观的老许寓言诗,很有感触,自愧不如。
我有切身体会:作家写作,往往好采用多种形式。写故事,写小说,写诗歌,写传记,什么都写,似无所不能,但都没写出来精采,显得庞杂。像老许这样,能专攻新体寓言诗这一样式,且五十余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到今天,这绝无仅有,也并非是容易与不容易的问题,的确是有一种惊人的毅力在支撑着他。
我自认为应该算是杂家,新诗,旧诗,散文,传记,长篇、短篇小说,纪实,儿童文学都有涉猎,虽已小有成绩,尚不如老许专攻,只写寓言诗。这种情况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也为数不多,实为鲜见。最值得称赞的是,老许专攻新体寓言诗,不及旁类,尤为可贵。
《老许寓言》都是以“自创文形别姓体”,文体型前标注姓氏的诗歌形式写成,故称为老许寓言诗。古今中外写寓言诗的人虽有,却不及老许这样大气挥洒,尽致淋漓,令人叹为观止。
评论家说:“《老许寓言》具有数量庞大、形式整齐、内容广博、思想深刻、语言平实的特色,组成了蔚为壮观的寓言诗方阵,为当代中国寓言诗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还有论者说:“凭老许创造的寓言诗奇迹,他以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和文体风格,使其寓言诗的内容臻于完美,凝结成为寓言诗丰碑的靓丽‘碑体’,闪耀着熠熠的光辉。凭老许对寓言诗理论的造诣,奠定了牢固的老许寓言诗丰碑的‘碑基’。由于老许对寓言诗的执著追求、苦心经营。现在,终于建立起来了寓言诗苑里这一座牢固的老许寓言诗丰碑!”又说:“老许先生有才气、有灵气、有底气,是三气皆备。他的寓言诗创作如日中天,正值旺期,创作发表了……多篇老许寓言诗就是证明。”老许自青年时代起,锲而不舍,坚持寓言诗创作,已是五十余年。这些评论,恰如其分。我有同感。
寓言诗,本来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它多半是写带有劝喻或讽喻或譬喻性的故事。主要用于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借远喻近。通过种种譬喻,把或深奥或浅显的道理藏于其中。让这些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从简洁的诗语中,得到明晰的体现。就寓言讲,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相当盛行,诸子百家的著作中,载有好多寓言故事,且能流传下来,一直传到今天,足见寓言的生命融于岁月长河,是长寿的。中国的寓言诗也源远流长。翻查寓言文学史,中国古代寓言的产生,最早是从诗体开始的。逐渐发展到隋唐时,形成了创作的高峰,直至宋明以后,乃及接续到近代,也已产生了几位颇具影响的寓言诗人。他们各自以其光灿的作品,成为我国寓言诗长河中的璀灿明珠。中国古代寓言诗的光辉,常常被先秦战国兴起的辉煌散文寓言,以及隋唐用古文写成的独立散文寓言所掩盖,造成我国古代寓言诗和寓言散文两种文体的发展,失去平衡。使某些人,对寓言诗的优良传统,也有点淡漠了,甚至视而不见。可是,老许敝帚自珍,执拗坚持,努力创作,认真实践。用他极为丰富的创作成果,与已形成的中国古老的寓言诗优秀传统浑然对接,这不能不说,老许很了不起,有远见卓识,是很有胆识的!老许正是由于承继了中国古老的寓言诗优秀传统,才有如今的惊人成果,令人刮目。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一些文明古国,如希腊、印度、意大利,如法国、俄罗斯,西班牙都有精采的寓言故事。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就是古代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种。我以为,寓言的主要特点,在于“寓”与“言”二字。“寓”是故事本意;“言”是借物托出。寓言,有很大的寓意性。《文心雕龙•颂赞》载:“三闾《橘颂》,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覃及细物矣。”
为此我断言:老许本身就是寓言。呵,老许,老许寓言诗,是他的生涯,是他打造出来的人生业绩。老许,我祝贺你的《老许寓言》,获得如此的成功,将流传不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寓言诗,并以此载入文学史。那么,《老许寓言(十四)》呢,是其十四本《老许寓言》中特殊的一本。与其他十三本《老许寓言》相比,不同的是:这一本中编集了他的新的智者寓言和禅意寓言,两者成为这一集的主体。算来前者有六十多篇,后者也有六十多篇吧。(以前各集中也有些零散篇章!)所谓智者的寓言,老许并不是寓言人物中的智者本人,老许是有谜逢疑而要向智者请教。这其中许多篇都采用荒诞笔法。老许把老许当做寓言人物写入故事中。老许成为寓言人物,这虽不可能成为事实,却因其荒诞而成为可信的故事。寓言是以虚构的故事当作载体的。作者以虚构故事中的虚构人物出现在寓言诗中。产生了意想意象之外的效果。而诗中那些上帝、佛祖、阎王、神仙,为着想要讲述一些道理,而铺演成寓言故事。这样的选材和笔法,虽不鲜见,但让老许这么一写,却有了新鲜,读后必有新意,更有所领悟。因此,我郑重地向读者推荐:《老许寓言(十四)》,这是一本借助神仙鬼怪,来表现智者人生,智慧醒脑的好书。智者会告诉你许多人生智慧。你不读《老许寓言(十四)》,以后听别人讲叙,你会有悔之晚矣的慨叹!勿为言之不予也。老许寓言,醒世明言。
是为序。
杨子忱 国家一级作家,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
事,吉林省作家协会理事,吉林省文学创作中心首聘作家,长春作家协会副主
席。主要作品有长篇《纪晓岚全传》、《纪晓岚外传》、《王尔烈全传》、
《金圣叹全传》、《鬼才金圣叹》,文史笔记《老长春》(上中下三部)、
纪实长诗《长春史诗》(上中下三部),民族史诗《我的满族颂歌》(上下
二部),同题诗集《村边有个女儿河》(365章)等,总共42部。
本帖最后由 老许 于 2008-9-21 15:3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