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蝉亦戈 发表于 2008-06-08 08:07

感谢《“马上”小猴》作品点评的作者

-------今发现网上此文,无作者名,也不知刊于何处.很感谢这位作者,这是我看到最符合我创作《“马上”小猴》意图的一篇,保存一下.如谁知道作者是?请告诉我一声.叶澍

《“马上”小猴》

 成长中的幼儿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比如,嘴上答应得好,行动上却拖拖拉拉、半天不见行动就是幼儿身上常见的一种毛病。对此,许多家长和教师往往又急又无奈。如何帮助幼儿克服这样的毛病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马上”小猴》别出心裁,通过一个简短而有趣的故事,既巧妙地教育幼儿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又启示成人,教育幼儿要讲究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
 作品的情节很简单,完全符合幼儿寓言的情节要单纯集中的要求,但作品的情节简单而不平淡,很有些尺水兴波的魅力。

 一开头简单地交待了“马上”小猴的来历,接着便快速进入情节的发展:妈妈叫小猴上树给弟弟摘个桃。小猴立即爽快地答应“好,马上!”但却一动不动地躺在草地上。

 这与开头的交待互为补充,突出了小猴的特点,叙述是平缓的。这时,于平缓中掀起了一个小小的波澜:一向喜欢蝴蝶的小猴让妈妈帮他逮住蝴蝶。面对小猴的言与行,“猴妈妈想了一下”,这是作品很关键的情节,它既丰富了情节的变化,又展示了猴妈妈的教育机智。猴妈妈“想”的结果,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于是,她像小猴那样爽快地答应了小猴“好,马上!”然而手却没有抬一下。紧接着,作品又掀起了新的一波:由于猴妈妈只答应不动手,蝴蝶飞走了,小猴生气地在地上打起滚儿来。这一情节变化,使作品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有趣的是,作品巧妙地将小猴滚压在一只刺猬身上,痛得他大叫妈妈快把刺猬赶走。在小猴的叫喊声中,情节发展到了高潮。最精彩的是,猴妈妈在小猴的哭叫声中,依然慢条斯理地、仍像小猴平日那样,嘴上答应“好,马上!”身子却一动不动。当然,作者是深谙幼儿心理的,当小猴吃够了苦头之后,才让猴妈妈帮助小猴取下了刺猬,给了听故事的幼儿一个心理上的安慰。作品的结尾是情节的尾声,也是故事的寓意所在。小猴经过这次教训后,再也没人听他说过“马上”那句口头禅了。高明的猴妈妈在特定的情况下,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巧妙有效地让小猴懂得并记住了办事不能拖拉、说到就要做到的道理。

 《“马上”小猴》极富教育针对性的寓意,是通过有趣而富于变化的故事情节来实现的。幼儿寓言的情节如何做到既单纯又不平淡,并且有头有尾,既为揭示寓意服务又能吸引幼儿,《“马上”小猴》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

蝉亦戈 发表于 2008-06-08 08:25

从网上看是一所幼师语文老师发的,但我想她只是转载.很可能是幼儿师范教材《幼儿文学选》中的,如果是的话,那大概是蒋风先生点评的。此书我一直未见过,有看到过的朋友吗?:loveliness:

桂剑雄 发表于 2008-06-08 18:59

张鹤鸣老师将“端午好”的邮件转给了我。今天他和我通了三次电话,令我感动不已!


作者对叶老师的这则寓言的点评, 对给寓言创作的同仁,很有帮助和启迪。

蝉亦戈 发表于 2008-06-13 12:38

:loveliness: 创作有激情也就一段时间,年轻的朋友抓紧:handshake

晓舟 发表于 2008-06-26 14:22

《“马上”小猴》很经典,时间是最好的检验:)

asdf11 发表于 2008-06-28 14:47

就是啊













仙界修仙

蝉亦戈 发表于 2008-10-28 21:53

意外之喜,见到了八十高龄的蒋风先生

:lol  这次去瑞安很意外见到了八十高龄的蒋风先生,他身体很好,腰不弯,背不驼,精神抖擞。我问及此文,他倒先问我了:“你是叶澍?”,“是啊。”,哈,我们同时笑了。他编的那套教材都十多年了,现在才首次见面。蒋老师说,我回去找找看,好像《幼儿文学选》还有几本,找到就寄给你。这算是这次年会的意外之喜!:loveliness:

几分钟前搜索发现:http://www.women.org.cn/allnews/0804/1138.html
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Mulu/0804/2008-10/1.html和《儿童睡前故事》都是侵权的,名也不署—— 管不过来啊,保存一下

“马上”小猴

 2008-08-25

 “马上”是小猴的“口头禅”,时间一长,大家都管他叫“马上小猴”。
 “小猴,快上树给弟弟摘个桃。”妈妈对他说。
 “好,马上。”小猴顺口应了一声,而躺在草地上的身体半天没动。
 这时一只美丽的蝴蝶正好从他眼前飞过,一向喜欢蝴蝶的小猴欢叫起来:“妈,快帮我逮住它!”
 猴妈妈想了一下,应道:“好,马上。”可手却没有抬。
 眼看蝴蝶扑闪了两下翅膀,得意洋洋地远远飞去,小猴气得撒起娇来,在地下打滚。不知怎的他突然觉得身上一阵痛,原来压在一只刺猬身上。他急得直叫:“妈啊,快,快把刺猬抓走!”
 “好,马上。”猴妈妈慢条斯理地答应,坐着的身子却不动。
 小猴“妈啊,妈啊”地喊着,眼泪直淌。猴妈妈这才起身帮他取下刺猬。
 事后,说也奇怪,小猴的“口头禅”——“马上”,再也没听他说过。

(来源:《儿童睡前故事》)

栏目编辑: 佳宁

本帖最后由 蝉亦戈 于 2008-10-28 22:32 编辑 ]

邹海鹏 发表于 2008-10-29 17:53

学习经典。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08-10-29 17:56

学习!:victory:

海星 发表于 2008-10-29 19:01

堪称经典寓言.
这次没去温州,没能和各位老师见面,太可惜了.

蝉亦戈 发表于 2008-10-31 09:58

创作有激情也就一段时间,年轻的朋友抓紧:loveliness: :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