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追求执著的自我 之二
坚持追求执著的自我 之二序《老许寓言(十三)》
郭大森
五,老许寓言诗样式独特,整齐统一。
每节诗是方阵,每首诗是方阵式的队列。正如论者说是蔚为壮观的寓言诗方阵。诗的形式齐整、统一,确有雄威、严正的队列,有万马齐奔的雄奇,有军纪严整的魄力,给人造成了磅礴的气势。老许寓言诗每首的行数不多,字数不多,诗节方方正正,形成为一个一个小方阵似的。从美学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极富有整齐秩序的形式美,给读者以整齐、威武、雄壮的美感享受,引人振奋,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的力量。
老许寓言诗每行两句,每句七言,每行押韵。诗体的外形齐整,结构统一,标点准确。全诗每行句尾字押韵,虽未分平仄,却是一韵到底,音调铿锵悦耳。老许对韵律的掌握,几近达到了熟练自如的地步。
老许寓言诗,既使句句押韵,也是两句排成一行。成为定例。每句字数由该诗定数。有五、七字句,有六、七字句,有七、七字句,更有七、九字句,或是九、九字句的样式,总之,句子字数不统一一律,有不同变化。基于诗节的行数,也有不同变化。有三行一节,四行一节,五行一节,六行一节,七行一节,也有八行一节的,总之,各有不同,不求一律。作为一首诗,则是不变的。在同一首诗里严格一致的情况下,在整齐的诗节里也有具体而不同的灵活性。不同的诗又有不同字数的节律,不拘一格。
老许寓言诗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给人的强烈印象便是整齐、秩序和力量。这不是刻板,是规范化的诗文本,其中不乏跃动着变化的活力。在同一首诗里,没有参差不齐的长短句。寓言诗的诗节诗行安排非常严格。
《老许寓言》的整体联系、整体格调是统一的。这首和他首诗存在着个性和差异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形式美学的高级法则,体现了一种和谐之美。
老许寓言诗,是“自创文形别姓体”。看得出来,老许对中华诗词有点研究,有诗词集《古调新弹》行世。他师法并学习中华诗词的某些特点,创造了自己的老许寓言诗的新诗写法。老许正是“搜求譬喻崇伊索,吟写寓诗临老庄。”老许寓言诗的诗句有节奏,每行诗句的字数,在一篇中固定不变;在一篇寓言诗中,每行诗末都押相同的韵。一韵到底,押韵准确。老许坚持作到自我约束。老许寓言诗有一种很自然流畅的韵律美。这种韵律美具有诗行规整,音韵铿锵,有唐诗余味,宋诗绵香。老许寓言诗是新诗,当然也不可与古诗类比。
老许写寓言诗,自觉的遵守设定的文体规范,又坚持勇敢地超越,坚持遵循形式的审美规范,不等于不能作出局部的有限地调整,这正是新诗无定法和写诗词的不同。不能对新诗的某种形式一成不变的恪守。老许写寓言诗“自创文形别姓体”,形成自己独特的寓言诗文本。这不是老许作茧自缚,是老许的自我严格要求,是有目的在探索创造一种样式。老许对这一问题,在《老许寓言(九)》的后记《编后的思考》里,以“老许寓言的诗文本规范”为题做了详尽的阐述。
因此,我们可以说老许寓言诗具有独有的创新样式。
六,老许寓言诗语言朴素,平实耐读。
我们从语言角度对老许寓言诗作简单评述。《老许寓言》的语言是朴实的。朴实的语言不证明诗人的词汇贫乏、句式枯躁,恰恰是证明了诗人为加深寓言的含意,提高寓言的作用,扩大寓言的影响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老许写老许寓言诗,叙述寓言故事时的语言,具有顺畅淋漓的特点。也具有简洁,精炼,概括的特点。这是老许寓言诗叙述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
老许寓言诗的语言,具有言近旨远的特点。余味幽远,内蕴沉甸,甜如蜜枣,嚼吃可品。
诗句的内容与形式、音韵与格律,读看时有唐诗风采,吟诵时有宋诗风味,读后留有余味。其诗句有节奏,每行诗末都押韵,押韵准确,一韵到底,有一种韵律美。老许寓言诗,寓言人物的对话语言,为寓言人物的性格服务,推动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寓言人物的对话语言,具有随机性的特点。老许寓言诗,点明寓意的结尾部分,具有鲜明的哲理性的特点。
老许寓言诗的语言,富有情趣和风味。生动鲜活的通俗的语言讨人喜欢,读来爽口,让读者读后领悟其中的寓意,获得人生的教益。寓言是教人怎样做人的文学。
老许寓言诗的语言,寓言人物的口语和非口语的灵活运用是又一个特点。诗的语言鲜活可读,通俗易懂,老少皆宜。老许寓言诗的语言通俗流畅,有潺潺流水般的美。
老许寓言诗,语言具有幽默的特点。幽默决不是油滑,有别于滑稽。老许常用不动声色地着意渲染,又常用不协调的动机与效果,促其造成荒诞进而产生幽默。
老许自己曾表示:“老许非有妙手著诗文,通俗语言有诗艺”,“老许创作只坚持一条:不追求词藻华丽”,“只求内涵的沉甸”。语言的朴实,是《老许寓言》的一个显著特色。它既有诗的韵律,却又浅显明白如话,没有娇揉造作,通俗易懂;没有花里胡哨的词语,没有艰涩拗口的句子,力求浅显朴实的语言,表达既朴素又深邃的哲理。
这些成为老许寓言诗的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
我们刮目相看老许寓言诗。老许寓言诗的美是它自身的美,理性的美,真理的美。因此,老许寓言诗简洁、朴实。现在有些人不在寓言的寓意上下功夫,总是想给寓言披上华美语言外衣,往住弄巧成拙,暴露了其作品内容的空泛和思想的肤浅。我强调指出《老许寓言》的朴实的语言特色,是很有实在意义的。
七,老许寓言诗技巧纯熟,手法多样。
老许寓言诗在创作手法上,体现了他的独有风格。老许对寓言诗情有独钟,从迷恋状态进入到写作状态,由寓言诗的单纯审美接受者转变为寓言诗的审美创造者。老许寓言诗创作的艺术技巧,表现在对题材的选取的多样性和提炼的精巧性上。老许透过纷乱复杂的现象,提炼出带有普遍意义的部分,进行哲学地思考。把现实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活收入诗中,编织出多彩的故事。
老许寓言诗,认真地运用寓言形象塑造的技巧。要想使形象能成形并较为鲜明,或较为突出,必须调用创作寓言诗的技巧。
老许寓言诗注重编织寓言故事的情节。寓言诗中的寓言人物之间的关系,因有联系而构成情节。如:“后退插秧是前进”。寓言诗情节要具有现实的或历史的真实性。
创作寓言诗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也是最普通的是拟人法。任何寓言角色,都必须按人格化处理。这是选取寓言角色的独特性质决定的。对拟人的寓言形象,注意他具有的人与物的双重特性。
描绘出事物最具特色能显示生命灵动传神的某一处。可采用点睛法。写人画脸画形特别要注意画眼,画眼就是点睛。画眼要强调描绘出人物的动感而灵活似动,关踺在于点睛。
寓言诗中常把一切相对应的可对比的人、事与物,强调其彼此间的差异性,促使寓言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稻草人智抓鱼鹰》。
在一篇寓言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象,互相间必有主要和次要的区别,用映衬法描写,互相相映成趣,形象活灵活现,可获丰满的人物形象而具有立体感。如:《洪水袭来先救谁》。
描写寓言人物形象,常用对话或辩驳的方法,表现彼此间的关系,使故事得以铺开并继续发展。在对话或辩驳中完善人物形象地塑造。有时,寓言人物形象用独白法演绎故事。
描写寓言诗中的人物形象时,把他们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既可是主体条件造成的,也可是客体条件造成的。如:《人生路上关爱人》。人物形象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处在彼此间互不相容的对立状态中。
使用封闭方法,常依赖于夸张手法的运用。在寓言故事进行中,作者常是以第三人称叙述,有时可直接参予故事中,成为寓言人物。如:《怎样培育豆芽菜》。这虽不可能成为事实,却因其荒诞而成为可信的故事。寓言是以虚构的故事当作载体的。
老许寓言诗很好地运用了联想的艺术方法。寓言诗的本质是一种联想的艺术。老许很熟悉并很好地运用了联想的艺术方法。如《感谢信奇妙效果》。联想,是寓言诗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自由心灵的翅膀。每篇寓言诗,不是具备相似的联想,就是联想的相近,或是相反的联想。寓言诗人不能由此及彼的自由联想,没法在寓言王国里自由飞翔。
老许先生写新体寓言诗已50余年。老许寓言诗反映了老许自己的人生道路,他已走过来的人生路坎坷不平,不是每人都经历过的。他经历过特殊的人生磨难;他有奇特的丰富的生活积累;他有对人生奥秘的深邃地洞察和了解。他的寓言诗反映了社会现实,必然有他人生的记录和印迹。他把自己的人生全溶于老许寓言诗中。有关老许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是时代的厚赠。是他在忍受屈辱时坚持不停地思索,在追求平等自由时凝炼的结果。是他的睿智,是他的勤奋,是他的锲而不舍的韧劲,坚持“篇篇沥血汩流汗,首首呕心绞出汁”。老许“坚持追求执著的自我”,用“睿智化作警世良言,勤奋缀就皇皇长卷”,鼓励或鞭策自己。
从老许的人生故事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对这一诗歌稀有品种的寓言诗,甘忍寂寞和执著追求并倾注一生的心血,是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层面上认真地潜行与坚守;是对人性的彰显与关怀,是对现实中某些丑恶的痛切批判,从而闪耀出他特有的爱的光辉。在老许寓言诗里,透出他的睿智,这些荒唐的寓言故事来自生活,老许的寓言故事充满了人生情趣。这正是浅显的寓言,寓存了深邃的哲理。
因为我写童话,我很欣赏老许和《老许寓言》,愿为之友,因而乐于为之制序。为《老许寓言(十三)》制序,并不轻松。已有几位专家为前十二集《老许寓言》制序在前,自愧不如。读《老许寓言》,我有心得也有所悟,老许对寓言文学的坚韧不拔执着追求,不屈不挠的把寓言文学进行到底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以上杂感信笔写来,不成妙论,就教于专家和老许,就教于读者。恭请批评指正。
郭大森
于《优秀童话世界》编辑部
2008年6月1日
本帖最后由 老许 于 2008-10-1 12:3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