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寓言诗美 之二
《老许寓言(十二)》后记寓言诗当然不同于散文体寓言。寓言诗不是寓言相加诗的简单算式的和。它是叙事诗体裁中的一个诗样式,也是寓言中的一个体裁样式。对它即不能按各式抒情诗来要求它,也不能按散文体的寓言来束缚它。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有人把咏物诗或哲理诗当成寓言诗。这是不妥的。甚至也把某些抒情诗也拿来当做寓言诗,甚至冠以“新概念”这一属性。读来让人涕笑皆非,不自制将会令人喷饭。
寓言诗美还体现在寓言诗的样式上。比如,老许寓言诗的诗节像似威武雄壮的方阵。便具有一种形式美。如论者说:“老许的寓言诗之……形式的齐整、统一,造成磅礴的气势。老许每首寓言诗的字数不算多,但都是方方正正的,成为一个一个小方阵。甚至寓言诗的题目也都是整齐划一的,翻开目录,就是一组一组方阵。从美学上讲,这是一种富有秩序的形式美,给人以纯洁、明净、威武、雄壮的美感。我们看庆典游行时,部队的行列便是一个个整齐的方阵: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动作、统一的身材、统一的神情……,让人振奋,让人感受到力量。”这样说是很准确的,但不是要求所有的寓言诗都要这样写。百花齐放才能创造寓言诗的春天。只要符合寓言诗的起码规范即可。
讲到艺术创作,总是要从内容到形式进行;而要讲艺术鉴赏,则要从形式到内容。人们深入阅读老许寓言诗之前,从形式上便给人一个鲜明印象:单纯、秩序和力量。老许寓言诗在形式上创造了独特的美学魅力。
老许的寓言诗方阵,是统一又多样的;总体上大体一致,却又在其中跃动着变化的活力。老许对寓言诗的段落安排,采用非常严格的约束。诗行整齐,拒绝参差不齐;这样的段落安排,并非固定不变,既有四行一节的,也有三行一节,五行一节,六行一节,七行一节,八行一节的,还有三行五行交替运用的。在整齐的形式里,显示了一定的灵活性。老许寓言诗的每行诗句也有固定的字数,在同一首诗里严格一致,在不同的诗里又有不同字数的节律,有七字加七字,有七字加六字或加五字、四字,有的是六字加七字或五字、四字,不拘一格。
“统一”,体现了老许寓言诗的整体格调;“多样”,体现了老许寓言诗、每首诗的个别性和差异性。统一而又多样,是形式美学法则的高级形式,这便体现了一种寓言诗的和谐之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认为宇宙的美就在于它的多样统一性,他说:“这个物质世界如果是由完全想象的部分构成的,就不可能是美的了,因为表现于各种不同部分的结合中,美就在于整体的多样性。”“整体的多样性”,便是一种寓言诗美。
寓言诗美还体现在寓言诗的韵律上。寓言诗即是诗,就要讲求诗句有韵成律。无韵的新寓言诗,不如散文寓言!诗句讲求韵律必将使诗句合谐顺畅,铿锵有力,读来琅琅上口,易记易诵。寓言诗这种具有音乐的美,是勿庸置疑的。凡愿张扬寓言诗美的诗人,无不愿尽力为之。寓言诗人老许认真地做到了这一点。
寓言诗美还体现在创作寓言诗的各种技巧上。没有技巧手法的多样性,寓言诗美便缺失了很多。应该谈到拟人化。拟人,是创作寓言不可或缺的、是最重要、也是最普通的方法。即是对动物、植物、山川木石,总之除人以外的寓言人物,都要用拟人的手法加以描写,都要像人一样开口说话。具有人与物的双重特性。拟人法可赋予人物形象生动有趣,耐人寻味,让读者获得浅显易懂寓意的效果。按人格化处理,必须赋于它人的语言、感情、动作、思想,具有人的性格。不能简单的用“我”、“你”、“他”人称给代替。即是拟人,便不要再用“它”。注意掌握物的特征,选取对象力求要准确,避免牵强附会。
当然,除了拟人,还有:
点睛,即是画眼睛,描绘出事物的最具特色的能显示生命灵动的传神的某一处。写人写物要抓住重点,抓住最能体现他本质的主要特征。寓言诗篇幅小,很难从各视角展开叙事描写,必须注意简洁。精炼是突出的特点。每篇寓言诗的寓意,在篇首或在篇末尾,由寓言人物或诗人说出教训或哲理样的警语,即是点睛之笔的一种。也即取得了智慧之美。这是一种典型的理性的美。
对比,寓言诗中常用正与误,正与反,正确与荒谬,一切相对应的可对比的人、事与物,采用对照比较,强调其彼此间的差异性,促使寓言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用对比技法,通过深入地观察、分析和比较,关键在于抓住对立着或有矛盾的人或事,使之有可对比之点,挖掘出人物形象本身的本质特征、或是人物形象彼此之间的内在矛盾,把它们放在一起对照比较,必可获得鲜明的寓言人物形象。
映衬,在一篇寓言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象,互相间有主要和次要的区别,用映衬法描写,互相间相映成趣,巧可益彰,形象活灵活现,可获丰满的寓言人物形象而具有立体美感。
辩驳,描写寓言人物形象时,用对话或辩驳的方法,表现彼此间的关系,使故事得以铺开并继续发展。在对话或辩驳中完善人物形象地塑造。也可在对话或辩驳时,借人物形象的嘴抒发感情。
封闭,可以是事先设计的,也可以是在故事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既可以是主体条件造成的,也可以是客体条件造成的。人物形象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处在彼此间互不相容的对立状态中。封闭方法的使用,常要依赖于夸张手法的运用。
作者参予,在寓言故事进行中,作者可以以第三人称在旁叙述,有时却可以直接以寓言人物的方式参予成为寓言人物。这虽不可能成为事实,却因其荒诞而成为可能,令人相信其真。因为寓言是以虚构的故事当作载体的。
正因为创作寓言诗时,可以采用这许多艺术技巧和创作方法,必可使寓言诗具有鲜明的艺术性,这就是寓言诗穿上了美丽的彩衣,从而具有了艺术美的特质。
寓言诗美继承了中国古体诗的“古典和谐”和染指“近代崇高”的诗美,从而有了自己的特质。现代诗的散文化,必然影响了寓言诗美的创造。必须不断的对寓言诗加强诗化。不是外国的现代的诗化。而是继承中国古典的现代诗化。
寓言诗与美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如今提出寓言诗美是几千年寓言文学实践、发展的结果。这是寓言诗美提出的基础。而数千年对寓言诗美的忽视又使今天对寓言诗美的提出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美并不就是诗。因寓言诗也不从属于美,也不就是美。但对寓言诗来说,美是它的关联物。离开了美,寓言诗便不能生存。没有美,寓言诗没有依凭。美恋诗,当然也恋寓言诗。寓言诗产生审美价值的内在因素,使寓言诗具有了美。
总结寓言诗美,寓言诗应具有诗形美,韵律美,题材美,诗情美,诗语美,诗艺美,等等。
我说了这么多,也时有牵涉到老许。我知道:这未必妥当!但为行文的方便,这样做了,不知后果如何?但愿别引起读者地指责。
是为后记。如此而已。
老许
记于老许寓言斋
2008年5月5日
本帖最后由 老许 于 2008-10-10 09:2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