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老许 发表于 2008-05-04 11:00

读《巴掌集》的断想  之一

读《巴掌集》的断想

               老许

             一
   孙广深同志将在报上发表的甘否杂文,结集为《巴掌集》。找来读了。通读一遍,印象颇深。再翻读,细细咀嚼,拍案叫绝。因而读后断想,连缀成文。就教于甘否和读者诸君。
             二
   有人瞧不起杂文,有人看重杂文。说杂文是议论性散文,那是相对于叙事或抒情散文而说的。这却把杂文归类散文中,成为杂体文中的一类。其实,杂文早已是古已有之,已是发展到今天的独立文学体载了。
   杂文兼有文学政论的两重因素。
   杂文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结合的短而活泼,精悍又犀利的一种文学体裁。
   我学写文章多年,尝试创作至今,写不来杂文。我没有这本事,无从下笔。我当不了杂文作者,更当不了杂文家。那种寄出钱去,包销书即可列入《中国杂文家大辞典》成为杂文家的作法,我不屑于顾。
             三
   甘否先生是名实相副的杂文家。
   先有“极想入门、尚未入门”的自谦,写有“台角散论” 、“北窗碎语”和“巷尾余话”82篇。接着, “紧盯着世态百相,冥思苦想,搜肠刮肚,炮制如许只能缀在报屁股上的豆腐块。虽“熬了不少心血,惹了不少麻烦”,却仍“痴迷不悟,百折不挠”, “专找灯下黑”,笔下“心安理得写灯影”, “声平气静讲微言”。影下写出微言167篇。
   其次,以后再三,在“满窗葱绿,春意盎然”时刻,常有闲言碎语。
   《绿窗碎语》记录下了“绿色中掺杂着灰黄”, “绿丛里还残留着枯枝败叶”, “绿荫下还蛰动着蚊蝇蚁虫”。
   甘否“使不动长矛大刀三节鞭,只好撇几支飞镖”。细数“几支”?却是164篇碎语。
   甘否从“门外”走进生产杂文的作坊,先有《灯影微言》,又有《绿窗碎语》。微言碎语,嫌姜不辣,终于伸出巴掌来,一伸再伸,扇乎了171次.
   伸出巴掌, “责难之声不绝于耳,你仍然还要微言下去,文明运行的是是非非还是要辩下去”, “人人都动手去哲理打蚊蝇,这个世界一定会干净很多。”
   伸出巴掌, “对自己,对他人,对一切有病的机体,敢于击一猛掌”。
   甘否写杂文,已有584篇,当然是杂文家。这毫无疑问。
                 四
   看《门外集》时,读者体会到了作者的观察的敏锐,剖析的深刻,笔调的辛辣,形式的灵巧。
   门外杂文多为六百字以上,逐渐浓缩成灯影下的五百字左右的微言。到绿窗下的碎语,如今的《巴掌集》,每篇稳定在四百字左右。
   以题材论,《巴掌集》中社会杂文占一半;其中评论为官之道的杂文,有二十多篇。对改革开放的中国的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有涉及。对中国的政治,对国内外的时事,也有涉及。议论政治和国内外大事,纵论世界风云。对中国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丑陋事例,不良风气,出手扇巴掌,思想倾向鲜明。议论干部队伍中的贪污腐败,议论干部中的种种不良表现或恶劣作为,出言犀利,令人叫绝,拍手称快。
                 五
   《巴掌集》的杂文,写作的样式多,可谓是五花八门。甘否驾轻驭熟,可见其功力不凡。
   时评式杂文。《这气怎么出》,《美式人权可以休矣》。这是以国内外有普遍意义的时事为题材进行评论,针对性和时效性强。捕捉信息,立即行文褒贬,艺术的对人民所关心的事件作出反应。
   随笔式杂文。《蝗虫现象》,《如今男人爱洗澡》等。凡有所思所感,随意拈来,不拘一格。常依事说理,借物抒情,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评点式杂文。《略论屁股》,《论立棍儿》等。因批评用圈点,行文自由活泼,言简意深,涉笔成趣。
   寓言式杂文。《泅渡的寓言》,《龟、兔、猴赛跑,裁判如是说》等。古今中外寓言多,借来编成杂文写。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物喻人,寓深刻的思想妙论,闪隽永的哲理火花。有警醒的提示劝喻,有可汲取的深刻教训。手法,多用夸张、拟人、象征、隐喻。特别是如警语式的精短小寓言。聚集成集束寓言,如《几个动物的墓志铭》,《悲哀生涯》等。
   书信式杂文。《眼皮底下无焦点?》用写信口吻,用书信方式,直接而又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或是理性的思考。可能给读者亲切感,让读者相信其叙事及议论的真实性。
   日记式杂文。《安处长日记摘抄》。采用日记形式,依照时间顺序,通过第一人称,自由活泼地行文。谁能不相信其真实性呢?
   序跋式杂文。开篇有《伸出你的巴掌》,末篇是代跋《暂收巴掌歇口气》。序跋本来是独立的文体。序在书前开宗明义;跋在后解说若干,都是在补正文之不足。序跋变成杂文,杂文借序跋议论。
   拟诗式杂文。《公费夜生活》,《旅游难》等。杂文非诗。甘否把诗当作杂文写。这诗是带有辣味的讽刺诗。讽刺诗加上序或注释,加上议论成为别具一格的杂文。还有拟歌式杂文。《开会歌》,《活动歌》等。还有拟曲式杂文。《某公一梦》,《凑个曲儿解乏》等。
   对话式杂文。《与烦恼对话》,《疯子和傻子的对话》等。问答式杂文。《答读者问》,《十万个为什么》等。
   戏说式杂文。《老词戏说》,《戏解成语》等。
   摘录集锦式杂文。《小雨点》,《一勺醋》等。
   借史对照式杂文。《宝玉摔宝玉真好》,《评该出手时就出手》等。
   解释成语式杂文。《说三道四》,《画蛇添足缘由探析》等。
   设问求答式杂文。《今日饮什么酒》,《天塌下来怎么办》等。
   当然,还可以列出几个式样来。可是,找不见小说式杂文,短剧式杂文,历史式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