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老许 发表于 2008-05-03 10:18

读《走出孤独》,说小小说

读《走出孤独》,说小小说

                     老许

                      一
      小小说是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经过用劲绞拧出水后的浓缩,是小说创作的一种极致,是小说园林中的盆景,是工艺美术画界的鼻烟壶,是人生戏剧中的一个场景,是影视文学中的一个镜头。
     小小说的小:人物少,一个人物成二三个人;情节短,事件小,一个小故事或一个片断,或一个瞬间;可以小中见大,以一当十,以少胜多。这正如小秤砣可以压千斤。因此,写小小说受到压抑,不能张扬,必需作到自我克制。
                      二
     小小说是小说体裁中的“绝句”。
    《走出孤独》的小小说,其形制短小。因篇幅短小而只容一二个人物,如《48张汇款单》:只写一个故事;如《积德》:描叙一个误会;如《攻关女士》:写出一个错觉如《洗钱》:发泄一个牢骚,;如《6个“8”结尾》:寄托一缕情思;如《姐弟情》:轻唱一首小夜曲;如《隐私》:写一个意外;如《富婆》:解读一点恩怨;如《情爱抉择》:探询一个梦幻;如《上学梦》等等。
                      三
    中国的小小说并非泊来品,古已有之。南朝《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大多百字之内。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三百多篇,他与民间传说和文人笔记一脉相传,传奇传异。到了现代,鲁迅写的短篇小说,很多篇可算是小小说。可举出,《一件小事》。当代,写小小说的作家作者,已成群体。有人爱看这种小小说。与现时代的快节奏生活相适应。这正是钟情的作者与爱读的读者,共同造就了小小说的繁荣。
     这样的写与读,供与需,并非人为的成就了《小小说选刊》的每月60万份发行数。这不是商业炒作出来的,也不是自上而下用权“抓”出来的。
     徐立忠的小小说创作,在实践中选定小小说创作的方向,乐此不疲,走出了创作的孤独,引人读评。应该再接再厉,精益求精。
                     四
     小小说简约了小说的结构,却又丰富了小说的内在结构。
     《走出孤独》以这种内在结构,容纳了以精神的、情感的、心灵的和语言方式对世界的思考。作者的心灵,是被文化驯化了的。通过小小说的载体,将自己从浮躁的怪圈中挣脱出来,对世界的心灵感悟表达出来,走出孤独,展示了自己的审美趋向。
                     五
     小小说的叙述,可以是杂文式的调侃,可以是讲评书式的叙说,可以是尖锐的批判,可以是衷心的赞美。
     作家写小小说,选择题材或要表现的对象时,要有严格地挑剔,要有认真地选取。
     徐立忠有颗善良的心,为走出孤独,经过挑剔地选取,要选取先进的可赞颂的代表前进方向、或为人民利益的人物和事例;还有损人利己的卑鄙小人,有讨人厌的伪君子,有惯于欺瞒和献媚的市刽,有玩耍戏弄感情的卑劣小丑。
     《走出孤独》中的小小说,用辛辣的讽刺,机智的幽默,也用温合的笔法写人世间的芸芸众生。作者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力地展示当今 社会的纷纭复杂的现象和各种腐败缺德或高尚的行为,让人感到痛快淋漓地发泄,获得反思的启迪,顿悟反省的教训。
                    六
    说小小说是小说体裁中的绝句,正如旧体诗中的绝句一样,便于人们记忆,便于在读者中流传。
    优秀的小小说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入住书室,列入书海被收藏,选入学生课本做范文,也可以登上领奖台被授与大奖。
    报刊愿发表短小精美的小小说。读者愿读,出版社愿出,特别是小小说选集。
    徐立忠写出了百篇小小说,《走出孤独》,其中能选出多少篇精品?
    小小说的题目特别重要。应该是具有概括的特点,引人注目,画龙点睛。
    小小说的开头,开门见山,不容有赘笔。结尾应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八
   《走出孤独》被人读,有评论者说,可以找回了“回家”的感觉;有人祝愿《耕耘的收获》;有论者评价为《关注社会问题,固守精神家园》;有论者断言说《走出孤独》的小小说是《杂文式的精短小说》;还有人说《走出孤独》是质朴的,有回归的美丽,是《生命的感悟》;因而,读后引出许多断想。
                   九
      我读后,的确引出一些断想,因此,有话想说小小说。
     小小说若注水,可抻长为短篇小说或中篇小说。若是短篇小说或中篇小说提纯可精炼成小小说。我们愿看经过浓缩提纯的小小说。
     这样的小小说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是笔记,可以写成小品;描写可以壮物,形容可以绘声;生活片断可以具像,想象空间可以是梦幻的;纵论国家大事;讽刺的辛辣,幽默的可笑;可释的误会,多情的恋爱,缱绻的婚姻,浪漫的抒情;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还有瞬间的思想火花或心灵的顿悟。总之,小小说的小,却可写出百花盛开的一朵,也可写出百叶凋零的一片。
    小小说可写缩微的人生。
                  十
    徐立忠虽走出了孤独,其小小说所以有点味淡,可能源于朴素的语言和题材属于生活中的浪花;故事有点直白,可能源于畅达,少有可嚼的余味。他的小小说,有点像素白小巧的苔花,少有艳丽的新奇,虽学牡丹开,却应有创新,风格应多样,创意要新颖,才有生命,才能打入小小说的优秀精品的行列。要创造出流传于后世的名篇。我们期待着!

筱枫 发表于 2008-05-03 19:42

//

最近迷恋小小说写作,所以,仔细学习了该篇。小小说,不单是一种浓缩和提炼。要用短短的篇幅完成一篇小说,要有人物,有情节,有冲突,有转折,要可读、耐读,要有社会性,又特别强调平民化,实际操作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我新写的一篇小小说,请老师指教:

这个生日很小说
文/筱枫

“晚上我的生日怎么过呀?”女孩微笑着给有点内向的男孩出了一道题。
“去‘二人世界’吧,烛光晚餐怎么样?”男孩又想了想,回答道。其实,这个问题他已经想了很久了。
“切!有点创意好不好?人家吃烛光晚餐,你也吃?”女孩马上一脸的不屑和不满。
男孩顿时窘迫起来,很是自责,怎么就想不出新花样?于是咕哝道:“那你说怎么过?”女孩不耐烦了:
“好啦!五点半来约我,到时再说吧!”
下午五点多一点,男孩就到了女孩的单身宿舍。可令男孩摸不着头脑的是,女孩不在,同宿舍的另一个女孩说,她回家过生日去了。于是男孩给女孩打手机,手机里说,我在家过生日,不回去了。男孩顿时惶惑起来,他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想好生日怎么过,女孩生气了。正自责着不知如何是好,宿舍门口窜进了一团火焰:
“嘿!我回来了!”女孩调皮地冲男孩眨眨眼睛,“走吧!”
“搞什么名堂?暗渡陈仓啊!”
“你不觉得这样更曲折有趣吗?”女孩很得意。可男孩笑笑,不置可否。
女孩领男孩来到离他们单位不远处的一片光秃秃的农田,田头有一个小屋,是秋天看瓜人住的茅草小屋,春天就闲置在了那里。一阵风来,茅草悉挲作响,更烘托出里面漆黑的春冷。
“把蜡烛点上啊!傻站着干什么?”女孩发命令时,起的是蛮高的调子,可很快急转直下,低进了轻柔里。
男孩从一个大方便袋里取出蜡烛点上,草屋里顿时明亮起来,但风吹得火苗扑扑响,女孩急忙去为蜡烛挡风。男孩又取出几样那种超市里的熟食,还有一瓶张裕红葡萄酒。微笑着说:
“隆重的生日宴会现在开始!呵呵!看你选的这地方,菜也没处放。”
女孩辩驳道:“你懂什么!这叫情调,与众不同的情调。”
“好好好!情调,有情调。第一个节目,送生日礼物。”男孩说着,从兜里取出一个小首饰盒,从中取出一个心形玉坠:
“送你一颗心,这里有我所有的祝福和情意,把它戴在你胸前,你每天都会听见我……”
“好啦!好啦!为什么把话说得那么直白呢?你看,在这迷离的烛光里,最好的表达方式是无言,你把玉坠递到我手里,就这么深情地看着我,效果就全出来了,留白,要留白,这是一种说话的艺术。懂不懂?没劲!”女孩不耐烦地教导完,一下夺过玉坠塞进了口袋里。
草屋里很冷,他们沉默着,兴味索然。
男孩打破沉默,说:“来来!喝口酒吧,生日快乐!”他用开酒器旋开酒瓶,把瓶子递到女孩面前。女孩先是闷在那里,眼睛直盯着酒瓶,忽然就从地上那张破烂的草席上站起来,几乎愤怒了:
“就这么对着瓶子吹吗?你能不能加点有意思的情节?你可以去找几个大树叶啊什么的,以叶作杯,多么新颖,你……你……我不跟你说了。吃吧,吃吧!”
男孩苦笑一下,抽出两块大洋烤鱼片,一片递给女孩,一块留给自己。可他端详着手里的鱼片,犹豫着久久没有下口,因为他拿不准直接用嘴咬和用手撕着吃,哪种方法更符合女孩的构思。
月亮躲进云层里,屋内的蜡烛也快燃完了。
“外面什么声音?”女孩突然做了个害怕的姿势。男孩急忙迈出屋外观察情况,很快返回说是风,没别的。女孩就长叹一口气:
“唉!就这样傻坐着吃东西,连个跌宕的情节都不出。”
蜡烛灭了。回去吧,他们几乎齐声说。
草屋离单位并不远,他们很快就到了女孩的宿舍楼下。分别前,女孩失望地说:
“今晚就这样结束?难道没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
朦胧的月光下,男孩看了女孩很久。女孩很满意,感觉这样有一种深沉的含蓄美。正沉醉间,她听到男孩伤感地说:
“和一个写小说的女孩谈恋爱,好累!我们好像不合适……”

老许 发表于 2008-05-06 10:20

回去细读!再评论。我在别人的电脑上。时间紧,慢慢来!  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