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报人”情缘
! 我的“报人”情缘——纪念《瑞安日报》报庆20周年
洪善新
说起我的报人情缘,许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
上世纪70年代末,我赶上招考末班车(年龄界限)进了文化局。我一直安于职守,不料我先生张鹤鸣调文化局担任领导职务后,根据回避政策,我必须调离。听到风声,向我伸来橄榄枝的有市府办、市志办、人事局,还有副市长秘书等岗位。我犹犹豫豫,莫衷一是。后来却进了正在创业的《瑞安报》社。其实,我先生半年后在文联换届时被推举为主席,他也离开了文化局。我本来无需回避了,文化局领导也曾经动员我“归队”,但好马不吃回头草,我回不去了。而原先曾向我伸来橄榄枝的单位也被新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塞得满满当当,我只有做报人了。
春节期间,碰到我先生的小弟弟,当时他是《经济日报》总编办主任(现已从政),他说真是巧,咱们都是报人,职务也一样。那时,我北京的大女儿也是报人,很有共同语言。我先生也鼓励我干一行爱一行,支持我安心做报人,因此我更加别无选择了。
那时报社正在创业阶段,一路前行十分艰辛。报业同仁倾尽全力、日夜奋战,超时工作,采编人员更是挑灯夜战,乐此不疲。由于人手短缺,常常是一人身兼数职。我作为总编办主任,除了办公室日常事务外,有一个时期还兼管财务(出纳),还要主编《内参》和《瑞安报通讯》两种小刊物。先后几次参与瑞安报的招考工作,扩大报人队伍,并吸收了一批特约记者,至2000年,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70多人,同时开展了季度、年度好稿、优秀(积极)特约记者、通讯员评选表彰等活动,并与有关单位联办了好新闻竞赛等多项活动,虽然很忙,但大家还是乐在其中。在此期间,我们与特约记者和通讯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常常来办公室倾诉写稿的酸甜苦辣,也让我们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这种友谊一直保持到我退休离任。
退休前夕,问题来了:因为在行政机关退休是公务员待遇,而在报社退休,待遇天差地别。唉,亏大了!许多人都笑我傻,竟然会从行政机关跳到报社去,我想想也不无后悔之意。好在我先生时时安慰我:既然选择做报人,就应该不怕吃亏,就应该无怨无悔!而且,作为初创时期的第一批报人,更应该值得珍惜和自豪。比起瑞安报业的发展,个人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听了这番话,我也释怀了。是啊,我们第一批报人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亲眼见证了报社从《瑞安报》发展为《瑞安日报》;从周一报发展为加长周六四开彩报;从内刊到拥有国内统一刊号;从办公场所飘泊不定到建成自己的新闻大楼;从初创时的11人扩展到有了一定规模的采编和经营队伍。除报纸外,还拥有网站、手机报、镇街报、政经类杂志、生活类周刊等媒体系列平台,同时,在户外传媒、教育培训、数码快印、航空票务、网络科技、社区服务、文创园区建设等方面发展态势良好,正在向全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第一媒体”的方向猛进。
这其中,蕴含着历任领导班子的呕心沥血和运筹帷幄!蕴含着新老报人多多少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啊!
走过了20年风雨沧桑,瑞安日报,请接受新老报人的深情祝福:继往开来,再续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洪老师干一行爱一行,什么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向洪老师学习!
虽然待遇没有公务员好,但“我想想也无后悔之意。”:victory::victory::victory:——精神层面的幸福,要远大于物质层面的幸福。:handshake
洪老师干一行爱一行,什么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向洪老师学习!
贺维芳 发表于 2013-5-16 12:39 ↶
听到我夫人将离开文化局,许多单位都抢着要,因为那时大学毕业生不能直接分配到机关单位,所以只好机关单位调剂。那时,我们有许多单位可以选择,却去了报社,因为报社有原瑞安中学的几个老同学在创业,有共同语言。后来,公务员成了香饽饽时,政策有变,大学生允许直接进机关,所以各单位都被塞满了。……总之,个人待遇方面吃了大亏。
虽然待遇没有公务员好,但“我想想也无后悔之意。”:victory::victory::victory:——精神层面的幸福,要远大于物质层面的幸福。:handshake
桂剑雄 发表于 2013-5-16 13:00 ↶
每个月退休金相差2千多啊,我让她想开些,办个培训班多少弥补一些损失。
非常有意思啊,我调文化局,职称不能评了,原先的高级职称也保不住,享受正科待遇,相当于中级职称,所以工资往下降了,退休后比原先同职称的人每月相差3千左右,夫人相差2千多,2人加起来每月少拿5千左右。当作对国家的贡献了。退休时,曾经向组织部反映过,当时调我去文化局时,部长保证过:个人待遇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可是我去了文化局以后,部长自己调温州去了,新领导说,按照政策处理,没有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别想它,自己创业去弥补。
看到张老师和洪老师的消息,让人觉得很是心酸。您和老伴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和曲折,真是不容易啊!不过,看开些,人生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只要二位老师身体健康,即使现在待遇不是太好又何妨?人生总有不如意的地方,吃亏都是难免的。记得前些年,我曾经考上了当地的《三江晚报》,当上了一名记者,可是清贫的自己中熬不住了,还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热爱的记者岗位,到了私立学校当老师维生,那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啊。自己付出的那么多,而得到的却是那么少,个中滋味谁人知晓?恐怕只有自己才能知道了。:)所以人生总是这样,认识三起三落过到老啊!:victory:看开一些,只要自己无悔、无愧就行了。:D
不过,话又说回来,张老师和洪老师对寓言所做的贡献来看,你们毕竟是老前辈,对寓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你们将被载入史册,流传千古,寓言离不开您们!您们都值得尊敬,值得后辈们学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请相信:好人必有好报!:)顺祝两位老师永远健康长寿!:victory:
看到张老师和洪老师的消息,让人觉得很是心酸。您和老伴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和曲折,真是不容易啊!不过,看开些,人生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只要二位老师身体健康,即使现在待遇不是太好又何妨?人生总有不如意的地 ...
wuyuefeng2011 发表于 2013-5-16 16:02 ↶
谢谢!我觉得世界上最靠得住的还是自己。当初,组织部长让我去文化局任职,我说我快要申报一级编剧了。他说,你放心,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结果什么都解决不了。无奈,退休后,我们夫妻俩自己创业,才把损失补回来。
向洪老师学习!
不过,话又说回来,张老师和洪老师对寓言所做的贡献来看,你们毕竟是老前辈,对寓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你们将被载入史册,流传千古,寓言离不开您们!您们都值得尊敬,值得后辈们学习,是我们学 ...
wuyuefeng2011 发表于 2013-5-16 16:10 ↶
:handshake :handshake
向洪老师学习!
鸽子树 发表于 2013-5-17 07:12 ↶
:handshake :handshake
向洪老师学习!
向洪老师学习!
笑尘天涯 发表于 2013-5-17 14:29 ↶
:handshake :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