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诗人老许与《老许寓言诗》
《四平日报》4月24曰《老百姓》专刊
寓言诗人老许与《老许寓言诗》
老许,是一位著名的当代满族寓言诗人。
老许,姓许,字若默,75岁的年纪,蓄有飘拂的胡须,经常被人称为美髯公。虽已慧顶光秃,须发白稀,呈显老态,但精神矍铄,双目如炬,透着一种智者的精明、诗人的气质。
令人惊叹的是,这位古稀老人在寓言诗写作的瀚海里遨游了半个世纪,倾其一生为中国当代寓言界贡献了十六本《老许寓言》诗集,收录了4000多篇寓言诗。加上早年的诗集《古调新弹》和《老许寓言》,诗人共出版了18本寓言诗集,2009年,又出版了两本《老许论》、《老许再论》。老许,以古今中外无人可匹的骄人成绩,结束了中国古今没有一个专业寓言诗人的事实,在中国当代寓言诗坛上,奠定了自己寓言诗人的丰碑。
生活坎坷不忘创作
老许,1939年生于四平一个满族家庭。孩童时,母亲经常给他讲述民间动物故事,使他对寓言童话产生了浓厚兴趣。解放后进入学堂,老许爱上了读书,语文成绩非常好,他开始痴迷写诗,常用诗来发表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上了高二,老许开始写寓言诗,没地方发表,他就自我欣赏,不断写作,都收藏起来。
老许是个率直的人,敢说真话,大鸣大放时被戴了个“右倾”的帽子。虽未影响考取大学,却把这样的性格带入大学。在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读大二时,又因为敢于说真话,获反动学生的罪名被迫离开学校,来到北大荒国营农场落户。一年后被莫名其妙地“精简还乡”,先是在三区中学当代课教师,后来进四平报社印刷厂作校对员。因为工资低,无法养家,老许辞了职去做临时工。
及至娶妻生子,老许仍是做临时工。瓦工、钳工、机械维修员等多种类的活儿没有他不能干的。当了25年的临时工,老许吃过不少苦头,但再苦再累,他也没忘了学习和写作寓言诗。白天建别人盖房,晚上筑自己的诗墙,把全部心智和感情都投入到寓言诗的创作之中。
那时,发表作品是需要单位盖章的。老许一个临时工,哪有能力去弄公章?他只好将诗稿束之高阁,但也成为他晚年时编选《老许寓言》取之不竭的稿源。
不惧冷嘲勤奋耕耘
1985年,老许的春天来了。他获得纠正、平反冤案的机会,于1988年恢复了干部身份,被安置到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平市委工作。那一年,老许已经50岁。
25年的临时工社会经历,历练了老许的人生,使他积累了大量的人生经验和创作素材。他把在生活中某些不宜说的而又觉得非说不可的诸多生活感悟一一倾注到笔端,凝注在寓言诗创作中,寓言诗写作一发不可收。
老许寓言诗,每行诗句的字数,在一篇中固定不变;每行两句,诗节行数三至八行,不求一律;严格采用押诗行尾韵的格式,一韵到底;句式方方正正,犹如方阵,甚至题目也都整齐划一。诗体外形齐整,结构统一,有一种大气磅礴的形式美。
老许寓言诗,选取了自然生物界的动物植物、山川水石及社会各界的一些人与事当作寓言诗作素材,采用拟人、点睛、对比、映衬、辩驳、夸张等手法创作,使其成为寓言人物形象。
老许寓言诗涉猎很广,有溜须拍马者的阿谀奉承、有尔虞我诈者的猜疑不信任、有见利忘义的唯利是图、有追风赶潮者的花言巧语、有贪污腐败者的藏财敛金、有妒贤嫉能者的怨恨虚荣等等,都在诗中加以针砭,讽刺现实生活中的丑恶陋习,赞扬崇高的人生价值,提醒人们勿忘警惕。
老许寓言诗,“自创文形别姓体”。在他年轻的时候,因蓄飘拂长须,显得老成,被人称为老许。蒙冤后为生活奔波,似老者仍被继续称之。发表诗文即署名老许,成为笔名,出版专著《老许寓言》,皆于他独有的寓言诗法。
老许创作寓言诗尽管遭到某些人的非议、苛责,但老许毫不理会,不惧刁难指责,坚持钻研诗理,不断修改,凭着一种锲而不舍的蛮劲,在寓言诗创作路上奋力前行。1997年,老许在出版了《古调新弹》之后,又出版了《老许寓言诗》。之后,老许加入了吉林省作协、中国寓言学会。
著作惊人学界瞩目
1999年,退休后的老许,创作激情不减当年,“篇篇沥血汩流汗,首首呕心绞出汁”,“搜求譬喻崇伊索,吟写寓诗临老庄”。他的作品开始在各地报刊杂志上陆续发表,老许声名鹊起,这一年,他出版的《老许寓言(一)》获得2000年“海东杯”全国九十年代优秀诗集评奖二等奖;后又获得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金骆驼奖。同年,老许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获得全国性的大奖,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这让几十年坚持寓言诗创作的老许倍受鼓舞,更加专心致力于寓言诗的创作。其创作速度十分惊人,著作颇丰不断问世,也接连不断获全国征诗大奖赛等级奖;多篇作品入编多种诗集选本;个人辞条入编《中国作家大辞典》等六百多部。
在《老许寓言(一)》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老许就让自己沉淀下来,潜心写作。2005年,老许连续出版了《老许寓言(二)》至《老许寓言(七)》六本;2006年老许又将《老许寓言(八)》至《老许寓言(十一)》及《老许寓言(一)》修订本出版;又隔两年,老许再次让文学界同道瞩目,《老许寓言(十二)》至《老许寓言(十六)》等五本相继问世。
老许在七十岁的时候,达到了自己的寓言诗创作的高峰。共计十六本《老许寓言》、3500多首寓言诗,加上研究寓言诗理的文章收集在《老许论》、《老许再论》出版,可谓洋洋大观。
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出现过一位像老许这样的专业寓言诗人,还没有哪一位寓言诗人的诗作有老许的如此之多。老许用自己的诗作,在寓言诗苑里建立一座令人惊叹的老许寓言诗的丰碑。
大器晚成树立丰碑
随着《老许寓言》诗集接连不断的问世,老许寓言诗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文学界的注目,寓言学界著名评论家们纷纷执笔发表评论,十几名寓言作家为老许作序题辞。其中,不乏专题研究者,如著名诗评家杨四平读后写出了洋洋洒洒的六千余字的评论《论满族诗人老许寓言诗的艺术特质》,发表于1999年第三期《民族文学研究》。
“老许先生的寓言,其形式都排列成方阵,其产量之丰,当今之世似无第二家,所向无敌也。”中国著名古典文学教授、寓言作家黄瑞云对老许如此评价。
寓言文学史专家美育学教授顾建华认为:“《老许寓言》数量庞大,形式齐整,内容广博,思想深刻,语言平实,构成了蔚为壮观的寓言诗方阵。”
寓言史专家陈浦清教授在为出版《老许寓言》诗集的题辞说:“其创作速度和数量,在中外寓言史上,是名列前茅的。而且在中国寓言诗的发展历史上,也是有其特殊贡献的。”
中国寓言文学理论专家、寓言诗人储佩成教授曾著诗称道:“在冷寂的诗苑/你是一丛带刺的玫瑰/在不朽的寓言史上/你是一座耸立的丰碑/《老许寓言》/人间芳菲/日月同辉。”
老许在寓言诗创作的惊人成绩,是吉林省文学创作的重大收获。2007年,由吉林省文学院、长春市寓言文学研究会和《快乐童话故事》编辑部为《老许寓言》召开了研讨会。专家们特别赞赏老许的文学精神,吉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院长韩耀旗评价老许“乃大器晚成。”
创作之路永不停步
老许是一位不甘平庸、富有个性的诗人。他把自己宅在“寓言斋”里,每天早晨坐在电脑前,手握汉王笔写寓言诗。在当代流行新诗,极少有人重视寓言诗的的环境下,一气出版20本书,这在谁看来,都是令人瞠目吃惊的事。
老许靠养老退休金生活,没有其他任何收入,十几年来,为出版《老许寓言》投入了十多万元,倾其一生积蓄所有,甚至举债。为发行《老许寓言》,他常常身着旅行服装,背着一套《老许寓言》,东奔西走上门推销。
很多时候老许都遇到冷脸,但他从不气馁,也有很多人感佩于老许对文学的痴迷,留下诗集,这又让老许信念倍增,继续四处推销。有亲友善意诘问:“这是你自己愿意,出书赔本你还干?”老许则回答,“不慕扬名不想钱,只为张扬寓言诗。”
为张扬中国的寓言诗,为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目前,老许将《老许寓言》已赠送近百所综合大学图书馆和三十多个友好国家的图书馆收藏。
岁月的打磨,终究要使人变老。老许老了,他不仅患有缠身的糖尿病,还有严重的眼疾,晚年的一场中风,给他留下了后遗症,一只眼闭不上。但无论怎样,他都放不下寓言诗写作,稍有空闲,脑子里就开始酝酿新的诗篇。他亲自到报社送稿,步履蹒跚,“我不为钱也不为名,投稿就是想让读者知道老许还活着,还挺好的,还能继续写作。”老人笑侃道。
老许有一个心愿,就是出版一本《老许寓言精选集》,让老许寓言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传播。老许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我的确不能说,我的老许寓言诗每一篇都是精品,优劣兼而有之。我希望能从十六本诗集里精选几百篇成为精选本。”
在诗人的心中,作家没有退休的概念。老许说:“只要能思考,还能握笔写字,就永不放弃写老许寓言诗。多写精品寓言诗,献给读者们赏看!老许还有《老许寓言(十七)》、《老许寓言(十八)》、《老许寓言(十九)》、《老许寓言(二十)》、《老许寓言(二十一)》和《老许断想》等书稿正编好等待出版。”
老许,把写作寓言诗当成了一项永不退休的事业。如已故中国诗坛泰斗公木先生所评:“寓言文学,人生缩影,老许不老,永远年轻。”是的,在寓言诗创作道路上,老许,永远年轻。
(本报记者 原丽新)
中国诗坛泰斗公木先生所评:“寓言文学,人生缩影。。。”
感人的老许
老详直的已老!两眼昏花1卜不能视物了上网困难
老许先生多保重!:hug:
老详直的已老!两眼昏花1卜不能视物了上网困难
老许 发表于 2013-5-19 06:20 ↶
老许保重!
许老师,请多多保重!:handshake
请老许先生多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