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雪耻(鸦趣系列)
本帖最后由 张鹤鸣 于 2013-2-5 09:48 编辑! 乌鸦雪耻
洪善新
乌鸦是智商最高的鸟类之一,可是在伊索寓言《狐狸与乌鸦》一文中,偏偏把乌鸦写得那么愚蠢,竟然被狐狸生生骗走一块肉。乌鸦无语无奈,无地自容。
乌鸦想:我要找个机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实际行动为乌鸦家族雪耻正名。
机会终于来了!一只小母狗叼着一块肥肉在马路上奔跑。两只乌鸦飞过去啄她的屁股。小母狗想:这臭乌鸦,耍流氓啊,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啄我的屁股!她生气地骂开了:“呜呜呜哇……”原来她嘴里叼着肉,说话含糊不清。
乌鸦故意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原来是个哑巴!”
小母狗更生气了,放下肥肉,突然一个转身,大喝一声:“你才是哑巴呢!”她想狠狠咬乌鸦一口,教训教训这个小流氓。谁知乌鸦早有防备,猛一下腾空飞起。这时,等候多时的另一只乌鸦立马将小母狗的肥肉叼起。肥肉好沉啊,小母狗眼巴巴看着三只乌鸦一起扛着它飞走了。
其实,乌鸦不在乎一块肉,而是在乎乌鸦家族的名誉。乌鸦想,大家都看到了,连狗嘴里的肥肉也会被我们乌鸦骗走,我们怎么会上狐狸的当呢?这一下人们肯定会改变对我们乌鸦的成见的。
谁知第二天,《飞禽走兽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则消息:“日前,乌鸦用耍流氓的手段抢走了小母狗的一块肥肉。愚蠢的乌鸦,被狐狸骗走一块肉,却找小母狗报复。把蜡烛账记到胡萝卜头上,臭乌鸦笨到家了。”
乌鸦欲哭无泪,想:要想改变人们固有的偏见,谈何容易啊!
乌鸦斗智
洪善新
报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鱼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叼着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
渔民们气急败坏,却不知道偷鱼贼是谁。
乌鸦可高兴啦,想:我们乌鸦虽然黑不溜秋,其貌不扬,但我们冰雪聪明,智商最高。连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被我们捉弄得团团转,爽啊!
后来,乌鸦每次偷吃了鱼儿之后,故意大叫几声后才拍拍屁股离开。听到叫声,渔民们知道原来小偷竟然是乌鸦!于是,他们联手设下陷阱,决心报复乌鸦。
第二天,乌鸦照例把冰窟窿中的线绳拉上来,把鱼钩上的鱼儿吃了个精光。然后拍拍屁股,正准备飞行时,突然感到头晕目眩,不一会,便口吐白沫呜呼哀哉了。
原来,那些鱼儿全都是被渔民喂了毒药的死鱼。
多行不义必自毙。乌鸦的智商再高,想跟人类斗智,还是嫩了点!
不过,平心而论,乌鸦比一般鸟儿确实要聪明得多,它们能够总结教训,吃一堑长一智。虽然这一回死伤过半,但幸存者立马远走高飞了。
乌鸦尽职
洪善新
乌鸦与喜鹊都是动物传媒大学的高材生。喜鹊学的可是报喜专业,而乌鸦则不同。因为无人愿意学报丧专业,猫头鹰校长便动员乌鸦报名。乌鸦也觉得自己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准确闻出某人临终前的死亡气息,我该及早告诉他的家人,以便早作准备,免得临时措手不及。这也是功德无量的正经事,于是安安心心修满了报丧专业的所有课程,高高兴兴准备去回报社会。
毕业典礼上,猫头鹰校长鼓励大家:不管报喜还是报丧,只要实事求是实话实说,都会受到人们的称赞和褒奖。
乌鸦自信满满开始报丧。
乌鸦闻到西北方向飘来死亡气息,她急匆匆赶过去。原来是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已在弥留之际,巫师正在手舞足蹈、装神弄鬼,人们出高价请巫师希望使长者起死回生。
乌鸦的嗅觉告诉她,长者早已魂归西天,不可能复活。天气这般炎热,必须尽快准备后事,更不该白白花费冤枉钱请巫师来弄虚作假了。乌鸦马上飞到长者屋前的大树上,高声报丧:“啊——啊——啊——回天无望、回天无望——快快准备后事吧——”
乌鸦的叫声正好为巫师解套,他假装气急败坏地说:“该死的乌鸦,我刚刚从阴曹地府把主人的灵魂领进家门,乌鸦三声哭叫,主人的灵魂被吓回去了,功败垂成,一切都完了!”说完扬长而去。
村民们的希望破灭了,所有人都迁怒于乌鸦。一时间,烂苹果、臭鸡蛋、乱石块……一起向敢于说真话的乌鸦砸来。要不是乌鸦机灵,早就没命了。
乌鸦惊魂未定,逃回老巢。只见喜鹊喜气洋洋,报喜的喜鹊人见人爱,她见人就恭维,不管真假都报喜,结果天天受奖赏。
乌鸦十分委屈,她想:对不喜欢听真话的人说真话,下场可悲啊!
乌鸦反哺
洪善新
黄鹂鸟姐妹是歌星,她们的主打歌曲就是《蜗牛与黄鹂鸟》:“……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喜阿喜哈哈在笑他。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姐妹俩可算是黄金组合,一首歌,唱到哪儿红到哪儿。
姐妹俩忙于应酬,把两个女儿丢给老外婆。
乌鸦婶婶说:“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别人无法替代,否则,自酿苦酒,后悔不及……”
“知道了,婶婶,您讲过许多遍了。”姐妹俩边说边急匆匆赶场去了。……
时光飞逝。曾几何时,姐妹俩已是明日黄花,任何晚会都不再邀请她俩登台了。取而代之的是她俩各自的女儿。这两个小家伙当初被妈妈丢给了外婆,她们见不到妈妈,只能天天在录像中看妈妈演唱。久而久之,她们把妈妈演唱的技巧、神态、动作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因而,等妈妈们不能再登台时,这两个女儿便开始崭露头角,在大森林电视台的“回声嘹亮”栏目中翻唱妈妈们的主打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两个表姐妹迅速串红,她们成了新的黄金搭档。日夜都在走马灯似的赶场,一直忙于应酬,根本顾不上照顾年迈的妈妈。
两位妈妈的积蓄花光以后,生计成了大问题,她们天天以泪洗面。这时候,乌鸦婶婶来了。虽然她已经老态龙钟,但因为她的言传身教,两个孩子一直陪伴身边,感情深厚。两个孩子像她们的妈妈孝敬上辈一样,也学会了反哺。每次捕食回来,总是把最好的食物喂给妈妈。妈妈就把食物分给可怜的黄鹂鸟老姐妹。
这两个老姐妹感动得热泪盈眶。满面羞愧地说:“婶婶,孩子的教育果真是头等大事,别人无法替代!当初我们不听智者言,现在吃苦在眼前啊!”
乌鸦尽孝
洪善新
有一个鸟类学家特别喜欢乌鸦。他说长期以来,乌鸦蒙受了很多委屈,总被大家当作不祥之鸟。其实乌鸦是出类拔萃的鸟儿,不仅聪明能干,而且最有情谊,最懂得孝敬长辈。所以他就把一只乌鸦供养在家里。
乌鸦受宠若惊,直起脖子“啊——啊——啊——”大叫着表示感激。
鸟类学家的儿子听了,汗毛直竖,连喊“晦气”,原本准备出行的,只好临时改变了计划。
父子俩还因此吵了一架。老爸说,没关系,乌鸦很机灵,下回我教他说人话,有人尝试过,乌鸦说人话能胜过鹦鹉呢。调教了一段时间,乌鸦果然会说人话了,每当鸟类学家回家时,乌鸦总是“爸爸爸爸”一个劲地叫唤,他俩活脱脱像是一对亲父子。
可惜好景不长,一天,鸟类学家遭遇车祸,成了植物人。
乌鸦好久没见到干爸爸,心急如焚,四处寻找,终于发现干爸爸已经成了植物人,于是,天天趁无人之时便飞到干爸爸床头,伤心欲绝地呼唤:“爸爸醒醒,爸爸醒醒……”
有一天,鸟类学家的儿子在爸爸床头柜的杯子里发现有许多毛毛虫,恶心得差点呕吐了。他想:是哪个缺德鬼的恶作剧?我爸爸都成植物人了,还要来投毒。
他埋伏在暗处,观察动静。一会儿,只见乌鸦衔着满嘴的毛毛虫飞来了,他把毛毛虫小心翼翼地放进杯子里,然后站到病床前,不停地呼唤着:“爸爸醒醒,爸爸醒醒……”
鸟类学家的儿子看清了,原来这是乌鸦的恶作剧。这忘恩负义的家伙,嘴里叫爸爸,暗地里却下此毒手!他怒不可遏,立即冲过去。乌鸦猝不及防,被他捉住,乌鸦看他凶神恶煞似的,知道大难临头,赶紧呼救:“爸爸救救,爸爸救救……”
鸟类学家的儿子更加愤怒了,使劲掐住乌鸦的脖子,乌鸦窒息而亡。
就在此时,发生了奇迹:植物人竟然苏醒过来了——
当初,鸟类学家决意要为乌鸦正名,就在弥留之际,还一直还牵挂在心头。乌鸦每次到床头呼唤时,他也有感应,只是无法应答。刚才他听到乌鸦的紧急呼救声,尽力振作精神,终于苏醒过来。可惜迟了一步,乌鸦还是冤死了……
其实,毛毛虫是乌鸦最喜欢的食物,他舍不得独自享受,想留给“爸爸”补养身体呢,这是乌鸦尽孝的最佳选择,可惜被人们误解了。
1#凡清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欣赏洪老师佳作,学习!:handshake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欣赏洪老师佳作,学习!:handshake
向洪老师问好!
学习洪老师的寓言。:victory:
1# 凡清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欣赏洪老师佳作,学习!:handshake
庄严 发表于 2013-1-27 18:31 ↶
:handshake
欣赏!学习!
向洪老师问好!
赵群智 发表于 2013-1-27 19:12 ↶
:handshake
学习洪老师的寓言。:victory:
贺维芳 发表于 2013-1-27 19:49 ↶
:handshake
学习欣赏洪老师佳作!:victory::victory:
学习欣赏洪老师佳作!:victory::victory:
张北峰 发表于 2013-1-28 08:21 ↶
:handshake
昨夜,我看到广告太多,为了把主页上的广告顶下去,就在很多版块各发一个灌水帖,然后删去,但过后才发现有一处删去的不是自己的灌水帖,又忘了是哪位老师的,是在那个帖子后面的跟帖,深感惶恐。
如果被删掉帖子的那位老师,发现自己的帖子既不违规又被莫名其妙地删除,那就是我的错误。在此表示歉意。
最近几天广告太猖獗(刚才就看到了全主页都是可恶的淘宝什么的广告),为了让论坛干干净净,我做事有点急躁了。:L出现错误,敬请各位老师朋友原谅。
清扫垃圾,贺老师辛苦!
贺老师辛苦!:victory::victory:
提前祝双羽老师新春快乐!:handshake
学习欣赏洪老师佳作!:victory:
提前祝双羽老师新春快乐!:handshake
桂剑雄 发表于 2013-1-31 07:42 ↶
谢谢熊爷!请注意复查!注意休息!注意静养!快快乐乐过大年!
! 乌鸦反哺
洪善新
黄鹂鸟姐妹是歌星,她们的主打歌曲就是《蜗牛与黄鹂鸟》:“……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喜阿喜哈哈在笑他。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姐妹俩可算是黄金组合,一首歌,唱到哪儿红到哪儿。
姐妹俩忙于应酬,把两个女儿丢给老外婆。
乌鸦婶婶说:“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别人无法替代,否则,自酿苦酒,后悔不及……”
“知道了,婶婶,您讲过许多遍了。”姐妹俩边说边急匆匆赶场去了。……
时光飞逝。曾几何时,姐妹俩已是明日黄花,任何晚会都不再邀请她俩登台了。取而代之的是她俩各自的女儿。这两个小家伙当初被妈妈丢给了外婆,她们见不到妈妈,只能天天在录像中看妈妈演唱。久而久之,她们把妈妈演唱的技巧、神态、动作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因而,等妈妈们不能再登台时,这两个女儿便开始崭露头角,在大森林电视台的“回声嘹亮”栏目中翻唱妈妈们的主打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两个表姐妹迅速串红,她们成了新的黄金搭档。日夜都在走马灯似的赶场,一直忙于应酬,根本顾不上照顾年迈的妈妈。
两位妈妈的积蓄花光以后,生计成了大问题,她们天天以泪洗面。这时候,乌鸦婶婶来了。虽然她已经老态龙钟,但因为她的言传身教,两个孩子一直陪伴身边,感情深厚。两个孩子像她们的妈妈孝敬上辈一样,也学会了反哺。每次捕食回来,总是把最好的食物喂给妈妈。妈妈就把食物分给可怜的黄鹂鸟老姐妹。
这两个老姐妹感动得热泪盈眶。满面羞愧地说:“婶婶,孩子的教育果真是头等大事,别人无法替代!当初我们不听智者言,现在吃苦在眼前啊!”
! 乌鸦反哺
洪善新
黄鹂鸟姐妹是歌星,她们的主打歌曲就是《蜗牛与黄鹂鸟》:“ ...
张鹤鸣 发表于 2013-2-5 09:52 ↶
好文!
可惜,那些“黄鹂鸟们”不会读这样的文章。
我刚刚看到这篇文章,恰巧这两天遇到一个情况,感慨颇深。
一远房亲戚,他们两口子因为要享清福,把两个孩子从小就扔给他们的爷爷奶奶。两个孩子,在老人那里被溺爱,在父母这里被冷落,心理发展极不正常。大孩子即将读初中,已经痴迷游戏,整日流连在游戏厅,家里人整天见不到孩子的影子。
前天,那两口子在亲戚们的聚会中遇到我。他们因为羡慕我教子有方,一致要求把孩子交给我,要我给他补课、教育,我无语。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这样,只看到别人的收获,没有看到别人的付出。
我的结论是:寓言人,任重道远。 多写寓言,多写好寓言,让孩子们从小明白事理。
谢谢贺老师!我们培训课上有一篇做阅读训练的文章叫《鸟中诸葛》,介绍了乌鸦的习性,完成阅读训练后,我们让学员从不同角度编写寓言或童话,老师和学生一同创作。这是我写的一组寓言,与学员们交流。
顶!
顶!
桂剑雄 发表于 2013-4-12 05:20 ↶
:handshake
学习了!:victory:
学习了!:victory:
李绪绵 发表于 2013-4-15 22:18 ↶
: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