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龙江 发表于 2013-01-11 18:46

贵州民族报社《和谐社区周刊》发表寓言作品选

《和谐社区周刊》第二期
视点
  唐中理
由于搞建设,公园墙上的一块镜面被溅了许多泥点。但它毕竟是面镜子,许多游人还是会下意识地去照一照。时间久了,这面镜子就发出感慨:“现在这个社会啊,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呢?”
——人的心灵一旦被污染,就再也看不到纯净美好的东西。
路标与路人
一天夜里,天昏地暗,大雨倾盆,一路人在风雨中迷失了方向。突然,他发现了路标。路人欣喜若狂,摸着路标说:“你简直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我真不知该怎样感谢你啊!”
路标说:“不用客气,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只有勇敢而意志坚定的人,才需要路标。我能为你指路,是我的荣幸吶。”
路人听了,很是感动,转身冲进风雨中;路标呢,也深感自豪,在风雨中傲然挺立。

龙江 发表于 2013-01-11 18:54

本帖最后由 龙江 于 2013-1-11 18:56 编辑

《和谐社区周刊》第8期
蒲公英教子    唐中理
云与太阳      王宝泉

龙江 发表于 2013-01-11 19:11

本帖最后由 龙江 于 2013-1-11 19:13 编辑

《和谐社区周刊》第15期
中国寓言研究会会员作品选登
瀑布与深潭 
唐中理
 深潭讨厌瀑布:“你一天到晚口若悬河,自吹自擂,耳朵都被震聋了。”
 “哼哼!你一潭死水,故作深沉,可能是胸无点墨,不敢开口吧?”瀑布反唇相讥。
 瀑布和深潭一直争吵不休。一天,山崖说:“你们为什么不想想对方的长处,也试着互相赞美一下呢?”
 深潭觉得有道理。深潭对瀑布说:“其实你声音嘹亮,是个激情洋溢的歌唱家吶!”
 “其实你包罗万象,是个深邃的思想家吶!”瀑布赞美深潭。
 这样,双方的感情越来越近,成了好兄弟。所以,有瀑布的地方就有深潭。千百年来,这对好兄弟构成了人间最美的画卷。
小溪和瀑布  
赵群智         
山间清泉没日没夜流向远方,一路上结交了许多伙伴,她们汇集一起继续向前。流到悬崖边,有的伙伴感到危险,改道流向别处,成了山间小溪;有的伙伴却勇敢地冲向了悬崖,形成巍巍状观的瀑布。   
小溪听到人们对瀑布的赞扬,不以为然的说:“她有什么了不起!当初我们是一起的,如果我胆子大一点也敢跳的话······”   
人们没功夫听小溪的唠叨,依然赞美着瀑布。
小鼹鼠做生意                                   
文灿  
放学了,森林学校门口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快来看啊,当今最新科学发明的最流行的‘近视一扫光’问世啦!”小鼹鼠在自己特制的小桌前大声吆喝着:“停一停,看一看啊,让孩子远离近视眼啊!”  
小鼹鼠边喊边散发精美的宣传单,眼看人越来越少,小鼹鼠一个顾客也没拉到。  
“咦!真奇怪呀,这么好的东西咋连问的人也没有呢?”小鼹鼠自言自语道。  
“孩子啊!”老鹰笑呵呵地说:“你自己还带着高度的近视眼镜,谁能相信你的话呢?
麻雀与兔子
庄严   
麻雀得意地对兔子说:“你跑得再快,最终还不是猎狗的手下败将。而猎狗,只能用崇拜的眼神仰视我!”兔子笑着说:“请问你是否也能让老鹰用崇拜的眼神仰视你呢?”                                
见多识广
朱丽秋    
一只千年老龟说:“我活了一千年,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你们想知道什么,只管问我!”    
鱼虾听这样的消息,大老远的赶过来,找老龟问这、问那。千年老龟很得意:“哈哈,怎么样?我吃过的盐比你们吃过的饭多,我这一大把年纪,不白活!”    
鲎来了,问:“我问问,为什么我的血液是蓝色的?”    
千年老龟嘴巴张了几张,苦笑道:“是啊,鲎的血,为什么会是蓝的?要找到答案这个答案啊,我得再活九千年!”    
一只小小的珍珠贝笑了笑说:“鲎是节肢动物。因为体内含铜,所以血液呈蓝色。”

张培智 发表于 2013-01-11 21:02

祝贺!!!

那一片云 发表于 2013-01-11 21:17

3#龙江


恭喜!祝贺!!!

青山外 发表于 2013-01-11 21:40

支持,祝贺。:)

张北峰 发表于 2013-01-11 21:58

本帖最后由 张北峰 于 2013-1-13 11:25 编辑

祝贺入选老师!龙江老师为寓言开辟阵地敬佩,赞一个!:victory::victory:

陆章健 发表于 2013-01-12 00:58

祝贺,最好贴出邮箱。

蝉亦戈 发表于 2013-01-12 07:41

龙江让寓言多了一个阵地:victory::handshake

贺维芳 发表于 2013-01-12 07:45

唐老师从论坛选稿,好!
恭喜各位作品入选的文友!

龙江 发表于 2013-01-12 09:57

大家的鼓励让我惭愧,其实是老师们对我的支持,以后争取每个月都选用几篇。

龙江 发表于 2013-01-12 10:01

请老师们把通讯地址等发到我的邮箱里,我好寄报样。邮箱:tzl620617@163.com

朱丽秋 发表于 2013-01-12 13:45

谢谢唐老师!回头发邮件给唐老师。

朱丽秋 发表于 2013-01-12 13:46

龙江让寓言多了一个阵地:victory::handshake
蝉亦戈 发表于 2013-1-12 07:41


这一功要记给唐老师,一样也要记给蝉爷。

庄严 发表于 2013-01-12 14:29

:handshake谢谢唐老师,邮件已发出。谢谢!

王宝泉 发表于 2013-01-12 17:30

再次表示感谢!:handshake

余途 发表于 2013-01-13 12:47

多么好,多么和谐。

倪亮 发表于 2013-01-13 13:09

祝贺祝贺!
这是好事情!
余途老师的这一声感慨,令人感慨万千。

余途老师说了事物的一面。
俺斗胆在余途老师面前班门弄斧,试着说说事物的另一面。

这是好,但不是和谐。
这自然是天大的好事,所以俺也衷心祝贺。
而和谐,往往是两种甚至多种不同意见,就像太极的阴阳鱼一样。呵呵呵!
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的意见,却能和谐地融在一起,往一个共同的方面去行。这种境界,俺个人以为才是真和谐,呵呵呵!
而此事,窃以为,大家的认识是完全相同的——就是好。
故以为——这是“多么好啊!”

倪亮 发表于 2013-01-13 13:16

余老师的这一声感慨,我读出了许多希冀、许多渴望、一点心酸、一点无奈。

唉!

天云儿 发表于 2013-01-16 06:16

12#龙江
在这里新认识了龙编辑,很高兴,谢谢您为学会辟新天地!:victory:

龙江 发表于 2013-02-21 17:57

《和谐社区周刊》第17期贺老师文章
                            读微寓言 品大智慧
                         ——品读《成语与寓言》杂志
                                  □ 贺维芳

    桌案摆着几本《成语与寓言》杂志。这是一种以刊载成语、寓言故事为主的少儿刊物,在2012年获得了中国寓言文学最高奖——第五届金骆驼奖(编辑出版奖),因此它被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专门推荐给广大的少年儿童。
    翻阅之后,我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份难得的好杂志,好就好在杂志的【微寓言】、【寓言新干线】、【格言寓言】、【故事新编】等栏目中刊发了大量当代作家原创首发的寓言优秀作品。这些寓言故事,是智慧的花,是哲理的诗,是真理的剑,是人生的歌。我相信,阅读这些精彩的寓言故事,孩子不仅能明辨是非,聪明机智,最主要的是他们能学会将来如何好好生活。
    大家都知道,寓言故事多用借喻手法,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是老少皆宜的文体。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使读者感悟到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智慧。回忆自己小时候听过、看过的寓言故事,如今仍记忆犹新,那是儿时的精神大餐,也是影响我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说到寓言,很多人都会提及伊索寓言和中国古代寓言,人们往往也马上会想到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如《龟兔赛跑》、《拔苗助长》、《乌鸦喝水》、《鹬蚌相争》等等,但是,对现代寓言,特别是当代寓言,大家却不一定有深刻的了解。
    经典寓言中那些妇孺皆知的故事,无疑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而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丰富的现实生活又产生了许许多多精彩的、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更值得人们去品读、去思考。几十年来,中国有很多作家在现代寓言的写作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如:金江、黄瑞云、叶澍、马长山、张鹤鸣等老一辈寓言作家,他们创作出了大量精彩的现代寓言;在老前辈的引领下,余途、桂剑雄、少军等很多中青年寓言作家又成长起来。
    这些现代寓言作家创作的现代寓言,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在寓言形式上也有了创新和发展,系列寓言(也叫“套装寓言”)、科学寓言(科普和寓言的结合)、寓言剧(张鹤鸣先生首创)、寓言小说、微型寓言等新形式日臻完善。
    在这里,我想针对《成语与寓言》的“微寓言”栏目中着重推介的“微寓言”或“格言寓言”谈一谈自己对这种精短文学样式的理解。
    微寓言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适应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阅读。微寓言,其实就是微型寓言,又叫小寓言,袖珍寓言。将其称为“微寓言”,是《成语与寓言》杂志主编王建珍首先倡导的。而且,王建珍主编独具慧眼,在自己主编的杂志中专门开辟了一个“微寓言”栏目,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到微寓言的代表性作品。
    微寓言全文常常只有一两次简洁的对白,或者用独白、旁白等手段暗示情节,有的仅仅是一两句浓缩的叙述语言,既讲述故事,又起到寓言的教育作用。
    微寓言创作最早的、最有成就的当属当代著名寓言作家叶澍先生,他创作的大量“贝壳寓言”就是微寓言的典范,在海内外多类媒体中广为传播,大受追捧。
    这里撷取几首叶澍大师的“贝壳寓言”,与大家共赏。
    一、垂暮之年,老鹰集毕生的经验教悔雏鹰:“好高骛远,大可不必。飞得太高,风云不测,好几次我差点栽下来。”雏鹰答道:“我宁愿折翅坠地,也要领略你年轻时搏击长空的风光。”
    二、 百灵叫声动听,颇受人喜爱。令其不解的是,一旦和八哥一起,人的欢笑、赞赏全让八哥独揽。八哥悄声对百灵说:“人最喜欢的,莫过于别人照搬他的话,此乃我成功的秘诀。”
    三、 人的印象中企鹅仪表堂堂,绅士味十足;海燕则显得又黑又小,简直是相形见絀。海鸥感叹:“暴风雨中企鹅的狼狈,海燕的英勇,人们往往忘却。”
    四、 屎壳郎对天起誓:“我要是再沾一下臭气熏天的粪便,就砍掉我的手脚!”发誓一百次,重犯一百次。苍蝇安慰他:“明知改不了,何必折磨自己,再说世间哪有比粪更美味的东西!”
    五、 摇摇摆摆的鸭子问鹭鸶:“你有两只脚,干嘛总用一只脚站着。”鹭鸶用嘴往湖中指了指,说:“你没见那些脚踏两只船的人,常常翻身落水吗?”
    六、 公鸡对猴抱怨:“岂有此理,说是警告你们,却拿我开刀。”猴冷笑:“我长的又不是兔胆,别说是殺鸡,殺猩猩我也不怕。除非刀架在我脖子上!”
    ——叶澍《贝壳寓言》(转载于《成语与寓言》2012年第11期)
    叶澍大师的微型寓言大多是冷幽默,在不经意之间自然流露的幽默,读他的微型寓言,人们一般要经历困惑、深思、顿悟的过程,然后才会心微笑。他的每一则微寓言都令人回味无穷。从叶澍老师的“贝壳寓言”,我们足可以领略微寓言的独特魅力。
    微寓言虽结构短小,但它包容量大,短短数十字,或者二三百字就能给人以完整的感觉。它的故事、形象、寓意俱备。它的叙事过程往往被省略掉,而只突出关键一点。省略的部分,读者可以通过联想、想象将其补充起来。
    我再信手拈来几则微寓言,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微寓言的力量。
    《成语与寓言》2012年第10期“格言寓言”栏目中,刊载了樊发稼老师和余途先生的几则精彩的微寓言。
鹦鹉的话
没有一句出自真心
——樊发稼
对于猫作家写的作品
鼠评论家能说些什么呢
——樊发稼
石头即使落入山谷
也是坚硬的
——樊发稼
乌龟对兔子说:只想和乌龟赛跑的兔子不是好兔子。
——余途
歌唱家对青蛙说:你唱得再厉害也没人为你鼓掌。
——余途
    可以说,微型寓言是寓言作家灿烂的思想火花,是浓缩的智慧,更耐人寻味,可供读者驰骋想象的余地更大。
    张孝成的《最美》也是一则意蕴深刻的微寓言。
    老虎成了森林大王,狐狸说:“四条腿最好最美。不信看看虎大王。”老牛鄙夷地说:“如果蟒蛇做了森林统帅,你是不是会砍掉你的四只脚?”(《成语与寓言》2012年第11期)
    短短六十字,一个精短的故事,却表现了深刻的寓意:有些小人物总是希望贵人能有和自己一样的地方。
    我们再看一则唐中理的《慈善演说》。
    狼经常在动物圈感慨:“我一生很少为自己着想,就是做梦,梦里也都是大片大片的牛呀、羊呀、兔子什么的。唉!做梦都想着大大小小的动物,我活得真累呀。”(《成语与寓言》2012年第9期)
    这则独白式的微寓言,读来大有韵味。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哲理:恶人总爱用各种虚伪、漂亮的借口掩饰自己。
    让我们再欣赏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的一篇《笼子里的黄莺》。
    一只笼子里的黄莺,生活得悠闲自在。它的主人每天给它喂好吃的食物。为了感谢主人的恩德,它使出浑身本事,把最动听的歌,唱给他听。它想:“主人一定会称赞我甜润的歌喉的。”多少天过去了,尽管主人一走近,它就唱歌,可是,主人没有一句赞扬的话。它感到纳闷极了,便问道:“主人,请问我的歌您爱听吗?”主人还是不说一句话。——黄莺的悲哀在于,它不知道主人是个聋子。(《成语与寓言》2012年第11期)
    古人云:“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这个复杂的道理,在这篇不足二百字的故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再如吕金华的《假面黄鼬》。
    大年初一,一只黄鼬戴着兔子面具去给母鸡拜年。母鸡听到敲门声,从门缝里见是一只兔子提着礼物像是来拜年的,高兴地打开门。可是厄运马上降临:黄鼬一把扯掉面具,露出本来面目,恶狠狠向母鸡扑去。黄鼬吃了母鸡,戴好兔子面具,打着饱嗝走上了回家的路。正走着,看见他的好朋友狐狸在前面,就赶上去打招呼。狐狸正饿着,见是一只兔子,不问青红皂白扑了上去。黄鼬连句分辩的话都没来得及说,就成了狐狸的口中食。(《成语与寓言》2012年第10期)
    如此简洁的语言、短短的文字,却让人体会到“伪装不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深刻的哲理。
    我想起以前看到的老寓言作家金江先生的《狼的逻辑》。
    不是我要吃羊,而是羊肉的鲜味引动了我的食欲。(选自《金江寓言选》)
    整个故事只有一句独白,内涵却非常丰富、深刻,辛辣讽刺了那些习惯给自己的贪婪找到种种借口的“恶狼”,充分体现了微寓言的“以小见大,以微见著”的特点。
    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虽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我斗胆补充一句:“微寓言是一滴水,它能折射出海洋的博大。”
    最后,我特别想告诫朋友们:读一点寓言吧,你们定能从寓言中收获到人生的大智慧。如果你的工作学习很忙,没有时间读故事,那么,你不妨试着读一点儿微寓言,微寓言深厚的内蕴,同样能帮助你释疑解惑,帮助你获得幸福和成功。

龙江 发表于 2013-02-21 17:59

本帖最后由 龙江 于 2013-2-21 18:03 编辑

《和谐社区周刊》第17期 寓言作品

                                          帆船闯桥(寓言)
                                                                  □ 谢金良

    帆船的布篷在桅杆上高高挂起,兜住迎面吹来的风,带动帆船在长河里快速行驶。船头激起飞溅的浪花,响起潺潺的流水声。帆船乐得摇头晃脑,大声吟诵古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江鸥提醒说:“帆船,前面有座石桥,你赶快落篷避让。”
    “不必担心,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敢闯才会蠃。”帆船的话还没说完,石桥把桅杆撞断了,布篷撕裂……


                                      寓言格言(四则)
                                       □ 庄 严

                           驴
    与其躺着去幻想成为千里马,还不如站起来去拉车拉磨。
                           狼
    我想娶羊,并非想吃她,而是因为她的父母留给她一大笔遗产。
                           孔雀
    假如不用美丽的羽毛来包装,我和其他的鸟也没有什么两样。
                           拉面
    成功以后,一定要铭记成功以前把你拉起的那双手!

青山外 发表于 2013-02-21 23:03

非常感谢唐老师!非常感谢贺老师!:):handshake
相信贺老师、唐老师等热心老师的支持,更有亲身创作实践,寓言文学一定健康发展,读者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寓言文学之树长青不衰。

蝉亦戈 发表于 2013-02-22 06:55

中理,比一些“理事”,更理事!:victory:

龙江 发表于 2013-02-22 07:28

谢谢,不敢当,有这个条件,为寓言做一点贡献。再说,我也是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读贺老师的文章,我很是受益,相信这篇文章许多人会感兴趣。

王宝泉 发表于 2013-02-22 10:29

正能量!:victory:

张北峰 发表于 2013-02-22 23:13

细读贺维芳老师的美文,重温各位老师的精品佳作,收益匪浅!

贺维芳 发表于 2013-02-23 05:37

细读贺维芳老师的美文,重温各位老师的精品佳作,收益匪浅!
张北峰 发表于 2013-2-22 23:13


重温各位老师的精品佳作是对的。
其他的就别提了。:L

张北峰 发表于 2013-02-23 10:21

贺老师过谦了。前些天我把您获奖的《泥娃娃长头发》作品读了好几遍,细腻有趣、文笔流畅优美。我一边读一边想如果让我来写这个泥娃娃又是如何下笔和描写呢?怎么也脱不开你的“套”,说明您的文章太严密、逻辑性很强,水平很高,在这个主题上是很难被突破!要不怎么能得“冰心奖”呢?如今这篇《读微寓言 品大智慧》的论说文章,当然也是一篇美文。论点明白清楚,就是微寓言。论据准确有力,举例丰富多彩。论述明确严谨,并有自己的观点,有议论有介绍还有告诫,能不是美文吗?今后我要多多向您们这些老师们学习、请教哦。:victory::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