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创作理论摘录专帖
寓言有法也无法,法即规律,无法即个性。先入法,再无法——余途
樊发稼:“写童话的手经常拿着糖和花;写寓言的拿的却是匕首和鞭子。” ——蝉论形象、经典!
寓言的表现形式和语言风格应是多样的。—— 凡夫
创作贵在创新。创作重在个性。—— 张锦贻
蝉爷发动的关于蹦蹦的三则“寓言”的讨论,引发出关于寓言创作的初步探讨。兔爷关于寓言写作方面的阐述,让蹦蹦印象深刻。联想蝉爷关于寓言和童话区别的论述,蹦蹦萌生出一个想法,设置一个专帖,把关于寓言创作方面的内容集中摘录到一起。
蹦蹦接触寓言时间较短,对寓言理论知之甚少。拜请各位前辈,各位师长,各位寓友多做补充,多多支持!把更多寓言大家和名家的创作理论集中到这里,供大家交流、学习!谢谢!
支持学习顶:lol
支持学习顶:lol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11-25 15:39 ↶
:$ :$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寓言,作为文学作品,当然也要关注生活、反映生活、干预生活。——樊发稼
寓言家总是以寓言的独特艺术方式,擅用“曲笔”,言在此,意在彼,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这正是寓言这一文学样式的特殊魅力所在。——樊发稼
寓言是种古老又年轻的文体。它也在与时俱进发展中,包括内容和形式。——樊发稼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严文井
樊发稼
1
一位评论家说:“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寓言意在说理,它是最直露、浅显的艺术品种之一。”(见夏康达《寓虚于实 以实衬虚》一文,载1985年1 月3日《文学报》)
对此,我不敢苟同。
“寓言意在说理”,大致不错。但据此认为“它是最直露、浅显的艺术品种之一”,就未免有点武断了。因为——
寓言揭示的“理”,或是一个深刻的道德教训,或是一条发人深思的生活经验,或是事物的一种不可移易的铁的规律,或是可供人受用一生的一个睿智的哲理,所以它一点不“浅显”。
2
寓言的故事情节当然是虚构的,但这种虚构是一种艺术,它的依据是纷繁的人事世态、丰富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社会的人,离开了生活,一味向壁虚拟,图解概念,诠释道理,那么,这样的寓言必定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自然也就失却了任何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3
寓言后面(或前面)要不要点出“教训”?我以为不一定。如果故事本身已经充分体现了作品教训的内蕴,读者稍加思索即能领悟,那就不必特意点出。
有必要点出的教训,应当是高度警策的、格言式的、闪光的警句,这样,才可奏锦上添花、画龙点睛之效;倘若只是以平庸的语言,概括一下故事的“主题思想”,那就无异于多余的“蛇足”了。
4
寓言,是整个文学大花园中一朵别具异彩的奇葩,它并非为儿童文学所专有。然而事实上,它更多地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青睐,其原因之一是:较之别的文学样式来,它能直接地启迪孩子们的心智,能更具体地帮助孩子们饶有情致地认识大千世界、人类社会生活的种种事理,从而使他们变得更加机智和聪明,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5
寓言作家应该是知识渊博、独具慧眼的思想家,他有美好的心地、高尚的道德情怀,他不居高临下,从不摆教师爷的架式。他和读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心灵上是相通的。他只是怀着一颗爱的赤心,将自己对这个世界、对种种生活现象独特的观察、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思考、独特的体验,以及对真理的独特的认识,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传达给读者。
6
寓言应不应该具有时代色彩?我想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同人民心灵息息相通、和人民共命运的寓言作家,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不可能对他所处的时代、对他所生活的现实社会中的一切正面和反面的、积极和消极的、进步和落后的东西无所动、无所感;社会主义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然会驱使他热情褒扬真善美,严厉抨击假丑恶,在此基础上产生创作冲动,进入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构制出一件件寓言艺术的精品。这样的作品,必然会闪耀出鲜明的时代色彩。
在我看来,现在我们有不少寓言作品,正是缺少这种时代光泽。
7
都幻想,都夸张,都有一定的象征性,然而——
较之童话,寓言更多地灼射出理性的光芒,它的叙述和描画,更集中、更凝练,更不允许有任何枝蔓和不必要的铺陈;而且,一般地说,寓言并不注重人物内心世界和形象的细致刻画。
当然,具体到某一件短小的作品,童话和寓言彼此难以区别的情况也是有的。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童话和寓言之间并不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8
我希望我们的寓言多一点机智的诙谐和幽默感,由此可以引发读者一种会心的、意在不言中的微笑乃至忍俊不禁,尽管作品揭示的,也许是一个严峻的、辛辣的甚至是让人感到苦涩的、苦涩得夜不能寐的道理。
9
创作寓言,决不是给读者单纯讲一个平淡的、无大意思的,或者虽然诡奇却并不蕴含深刻哲理的故事。
一篇寓言佳作,必然会给读者带来受到思想和哲理阳光沐浴的喜悦。
特别注重思辨色彩,这正是寓言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重要属性。
10
寓言既是文学,就必然受到种种文学规律和艺术规范(当然,这种“规范”并非一成不变)的严格约束。
这里我向想特别强调一下寓言的语言。
寓言的语言应该是极为精粹的、千锤百炼的。现在我们有些寓言在语言上太粗糙、太不讲究了。
须知古今中外一切寓言杰作,都是作家反复推敲、呕心沥血的结晶,而且几乎都达到了无可增减一字一词的程度!
1986年7月16日于北京双榆树
(载《寓言》丛刊总第8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出版;又载樊发稼著《爱的文学》,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
寓言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特点,在于借故事说道理,如果说,情节是小说的血肉,那么对寓言来说,情节只是一件衣裳。微型寓言甚至将情节删去。寓言以尽可能浅显的文字阐发尽可能深刻的哲理,情节须尽可能单纯,对人生经验的概括却要尽可能广阔。寓言创作中常见的弊病:一种是见识肤浅,要说的道理不言而喻,本不值得刊诸笔墨;一种是缺乏想像力,老是那几个角色说那几句话,了无新意;还有一种毛病,则是舍不得写短,把寓言当成小说或童话一样写:从容铺叙、详说过程、刻画细节、形容外貌、摹写心理……自以为是在加料,其实是在兑水,因而信息含金量太低,质地太稀薄,令人难以卒读。这第三种毛病最令人可惜,构思本来不错,只因词费而成为次品。------戴明贤
支持学习顶:lolNhe:victory: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11-25 15:39 ↶
:victory: 谢谢支持顶:lol
学习学习再学习!
好好学,认真学,认认真真好好学!
这个帖子开的好,顶!有利于我们吸取营养。
都是经典论断,学习和写作寓言的航灯。
Nhe:victory:
:victory: 谢谢支持顶:lol
余途 发表于 2012-11-25 17:29 ↶
:$ :$
感谢大家的支持,蹦蹦一一致谢!:handshake:handshake
特别要感谢蝉爷,蝉爷一呼百应,迅速添加了这么的多、这么好的寓言创作理论知识!:victory::victory:
支持学习顶:lol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11-25 15:39 ↶
学习!顶!支持:lol :victory:
樊发稼
寓言——一种不分行的特殊的哲理诗。
寓言——一面奇异的镜子。
寓言——越咂摸越有味的文学橄榄。
寓言——令人忍俊不禁之后悟有所得的小故事。
寓言——直指人性缺陷的匕首。
寓言——劝人为善、启人心智的小贴示。
寓言——一身正气、嫉恶如仇、心地善良的智慧老人。
寓言——用另一种语码写的美学和哲学。
寓言——良知之鼙鼓,正义之响箭。
寓言——睿智之海孕育出的灿烂的精神珠贝。
寓言——极致虚幻里的高度真实。
寓言——艺苑里一株带刺的蒺藜。
寓言——文海大涛间偶露的峥嵘礁石。
寓言——喊山人激越的心率、吹号者警人的乐音。
寓言——常读常新的另类经文。
寓言——最吝啬于文字的智者的心语。
寓言——捶打人性杂质的钢槌。
寓言——真理老人拷问大千世界时迸发出的熠熠思想火花。
2007年1月12日
(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世界》,接力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叶澍
寓言------一部小说的种子
寓言------一篇论文的精粹
小小寓言像贝壳,促人联想到大海
寓言的脸容像孩童,寓言的头脑似老人
深山寻参大海觅珠,寓言创作异曲同工
哲理之海寓言是浪花;思想之夜寓言是繁星
一则构思新巧寓言的魔力,能让古老的道理容光焕发
以为动物加拟人就是寓言,等于说衣服加鞋帽便是人
是应该好好学习理论,更应该当作一面镜子,好好反省自己!
学习!顶!支持:lol :victory: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11-26 08:54 ↶
:$ :$
index.html#/viewthread.php?tid=3094&extra=&page=1:handshake
蝉亦戈 发表于 2012-11-26 11:40 ↶
蝉爷把链接发过来了,太好了!:victory: :victory:
大家的支持,就是对寓言的热爱!感谢!一一问候祝福!:handshake:handshake
寓言是智慧的花朵。它讲的都是做人和处世的道理。这些道理不仅可以用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净化人们的心灵,同样也可以用来提高人们的管理理念,给当代管理带来启迪。——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