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网论坛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11-21 11:46

“京华杯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寓言大奖赛公告(第2号)

本帖最后由 张鹤鸣 于 2012-11-21 12:03 编辑

“京华杯”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寓言大奖赛公告(第二号)



本届大赛共评出19篇提名奖作品,接受群众监督,现公示如下:




                                                                   18、两条狗

                                              温州大学 曹雨薇

一只母狗生了两只小狗,它们长得一模一样。

一天,  一天,它们来到了一个游乐园,里面有很多哈哈镜。

一只小狗往左走,看到了凸透镜。它喃喃自语道:“原来我长的这样矮小,连老鼠都比我要大,我应该是狗国里面最小的狗了。”

一只小狗往右走,看到了凹透镜。它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开心地说:“原来我是这样的高大,比汽车都要大,我一定是狗国里面最大的狗了!”

从此,照了凸透镜的小狗是垂着头,夹着尾巴走路,慢慢地变得十分瘦小,成了最小的狗;而照了凹透镜的小狗却是昂首挺胸,自信十足,长得高大威猛。

寓意:同样的狗,却长成截然不同的模样。给自己一点自信,你能成长为自己希望的样子。

                                            19、缺一不可

                                             温州大学 胡碧桃

雨后,湛蓝的天空中出现了一弯彩虹。人们仰望天空,无不赞叹道:“多美的彩虹啊!”

天上的彩虹听了,心里得意极了!

红色兴奋地说:“听!他们在说我美呢!”

橙色听了,不服气地说:“才不是呢?他们是在说我漂亮!”

绿色插嘴道:“看看你们那艳艳的颜色,看得我眼睛都不舒服!他们肯定是在说我看起来舒服!”

蓝色也来凑热闹:“瞧瞧你们,一个个的都那么自恋!别想了,他们是在说看了我之后人就会很平静。”

紫色不屑地对蓝色说:“还说别人,你啊,一点特点也没有。单独放到蓝天下,他们都不知道有彩虹出来。”

蓝色愤怒地反驳:“你还好意思说我,你一出去,别人还会以为是什么妖怪出来了,难看死了!”

后来,黄色和青色也加入了争吵的行列,它们各自认为自己才是人们夸奖的对象。

“哎哎,我说你们都别争了!大家一个个轮着出去,看看人们说谁好看不就知道了吗?”红色不耐烦地大喊起来。

“对,这主意不错!我们就这么办!”众颜色纷纷表示赞同。

在接下来几天,每种颜色都会轮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可是它们再也没有听到任何一句赞美的话。

                                                20、包丁解牛

                                                   汉口学院  杜菲

喜食国的美食村,专卖牛骨的包丁听说有个叫庖丁的人,拿着一把用了十九年的刀,在梁惠王面前大显身手,十分完美地解了一头牛,并因此名声大噪。包丁想,是不是庖丁的刀是绝世好刀呢?否则凭自己的力气怎么也可以在卖牛骨这行出名。于是包丁找到了庖丁,并花尽血本买了庖丁的刀。也决定到国君面前大显身手,于是他带着庖丁的刀在国君面前解牛,但是不等他砍断第三根牛骨,刀就断了。包丁找庖丁理论,庖丁笑着说:“我卖牛肉,断开的是牛的筋肉,用的刀自然是薄而锋利;而你卖牛骨,断开的是牛的骨头,用的刀应该厚重有力。”                                          

                                                21、路边的"蒙娜丽莎"

                                                                              汉口学院 袁敏超

暑假的一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逛街,尽管骄阳似火,但繁华的街道上仍然游人如织,好不热闹。

这时只见有一个衣着褴褛的老伯正蹲在人行道边用彩色粉笔在地上安详地画着画。他的样子如痴如醉,沉浸在一派艺术的享受中,完全没有在意周围的行人。小明拉着妈妈的手从他身旁走过,脸上满是好奇。大约过了一个钟头,小明和妈妈采购完华丽的衣裳,准备回家的时又一次经过那位老伯身边,不同的是,这一次那位老伯身边围满了人。大家面露惊奇的神色,纷纷拿出手机拍着地上的作品。小明好不容易才挤上前去一看,原来地上正躺着的是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老伯身旁的一个大纸盒里已经塞满了路人捐的钱。小明惊叹道:“伯伯,您这水平都赶上专业水平了,为什么还在这儿卖艺呢?”老伯慢悠悠的抽了一口旱烟,说:“生活不就是为了快乐吗?何必非要被名利所劳心呢?看见你们对我作品的肯定,是我最大的满足。”               

                                                 22、镜 子

                                                 汉口学院 方云

一座遥远的大山,一块巨大的顽石阻碍了通往山外的路。荒凉,成了这座大山的代名词。人们世世代代住在这个贫瘠的地方,没有人到过山外的那个世界。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住在这里,他一直有一个梦想,他要走出大山,到顽石的那一边去,他要走出这一片凄凉。

于是年轻人天天来到顽石下,对着顽石思考:是啊,石头永远不会裂开,阳光永远不可能从石头那边挤过来。于是一个信念产生了……

此后每一天,他都扛着一把锄头来,凿下去,凿下去……

一年过去了,年轻人仍热血沸腾,毫无厌倦之心。仍然不停的挥着锄头,朝那块顽石凿过去……

又是一年过去了,年轻人还是干着那件事。但是,似乎没有什么进展,他有些灰心丧气,但仍旧干着……

直到有一天,在他卖力的干着的时候,恍惚看到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顿时心中充满了希望。于是更加用力的凿下去。终于随着“嘣”的一声,在那最后铿锵有力的一锄头下,巨石四分五裂,到处飞溅,如同年轻人那颗等待的心,他定神一看,不,那不是通往山外的路,而是一面大镜子。

是的,那是一面镜子,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

年轻人心里憋着一股气,看着眼前的镜子泪水逐渐浸湿了眼眶。但是奇怪的是慢慢的他在那面硕大的镜子中发现了自己,发现自己在朝山外走去。他看到了鸟语花香,看到了潺潺小溪,看到了他从未看到过的景色……

第二天,他又来了,站在镜子前,他看到自己穿着华丽的服装,坐在豪华的床上,搬弄着玩意儿,吃着山珍海味……

于是他天天来,睁着眼望着镜中的他……

只不过再没有带着那把曾经和他一同奋斗过的锄头。他每天坐在镜前凝望着凝望着,从早到晚……

年轻人不再想到他是要到山外去的,他只愿整日坐在镜前看着自己过着幸福的生活……

就这样,年轻人不再年轻了。他始终没有走出大山。人们也世世代代都没有走出大山。以前阻挡他们的是一块巨石,尔后阻挡人他们的只是一面空空的镜子……

                                               23、三个人爬山

                                               汉口学院 李佳

有那么三个人,共同去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他们可也正像你说的呢:各人有各人的作风。
  那第一个人,喜欢爬一步回头看一步。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相当看重自己的成绩,所以他随时都想知道自己究竟已经爬到什么地方啦。这样,他爬了一段,觉得的确已经很高了,心里想道:“大概离山顶也差不多了罢。”就仰起头来向上看看,可是山顶简直看都还看不见呢。这个人忽然觉得很无聊,好像自己是在做些毫无意思的事情。他说:“我爬了这半天,还是在山脚,那么我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山顶呀?既然如此,我又爬它干么!不如及早回头罢。”所以他就回头下山了。
  那第二个人,可是一口气就爬到了半山;这真是不容易的,不但别人羡慕他,就是他自己也有点惊讶自己会爬得这样快。所以他就坐了下来,向下半山看看,也向上半山看看,心里着实有些满意。他说:“乖乖,老子一下子就爬到了半山!总还算得不错罢。然而老子已经爬得这样多了,也够辛苦的;说到功绩,老子自估了一下,也不能算少。那么,这以后的一半山,老子就是要你们用小轿子来抬,也不算过份罢。这点资格,老子是应该有的。”这话并非开玩笑,他是真的这样想,并且这样做了,所以他老坐着休息,等人家用小轿子去抬了他上山顶。可惜的,似乎并未有人去抬他;假如他自己没有上山去或下山来,也许他今天都还坐在那儿等呢。

只有那第三个人,似乎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大概因为他是平常人罢,他觉得爬山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也并不太艰难,而以为别人能够爬,他也就能够爬,所以不必把自己看得一无用处,也不必忽然又把自己看得如何如何地了不起。这样,我们看见,他只是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也就一步一步地接近那山顶;而最后,他可真的爬上了山顶了。

                                               24、一篇习作

                                                  杭州师范大学 于世洋

师:布置习作一篇,题材字数不限。

生:……

师:慢慢来,作文就是要写出真情实感,我会认真阅读大家的作文,针对大家不同的特点辅导大家,别担心,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写好。

生: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师:语言重复,结构混乱,没有开篇点题,我教给你的都学到哪里去了,老师一直觉得你是一位有写作天赋有文笔有思想的好学生呢,真不敢相信你能写出这样的语句。重写!

生: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

师:一般般,语句简单,语言缺乏生动,内容单薄,要认真对待作文,明白吗?还是重写吧。

生: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颗高大美丽的枣树……

师:有进步!但是语言平淡,缺乏新颖,老师不是教给你许多名家名句吗?试着用点修辞手法,然后删繁就简会更好,拿去再改。

生:在我的后院,有两颗像卫兵一样高大的枣树……

师:不错!孺子可教。老师觉得你会更优秀,比喻句可以更精美一些,再修改一下好吗?

生:在我的后院,有两颗枣树,有时像少女一样亭亭玉立,有时又像卫兵一样直直伫立……

师:很棒!但还是有欠缺,能不能把“有时”写得更丰富一些呢?你已经离胜利不远了!

生:在我的后院,有两颗枣树,它们随着四季变化自己的姿态,春天抽芽像少女一样亭亭玉立富有朝气,夏天繁茂像青年一样生机勃勃热情四射,秋天像成熟的乳母毫无保留地结出沉甸甸甜腻腻的大红枣奉献给庄稼人,冬天又像卫兵一样坚强伫立,保卫我的家乡……

师:完美!语言生动,结构精巧,句式灵活,情感真切,内容充实,语言流畅,老师就知道你可以做得到!你是一位有写作天赋有思想的好学生。后面的也要这样修改。你的这篇作文将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教到你这样优秀听话的学生老师感到很欣慰。

对了,忘了说,这个学生的名字叫做鲁迅,但后来好像确乎是改名了,你要问具体改成什么,姓甚名谁,好像确乎无人知晓。

                                                25、禾与口的故事

                                                   杭州师范大学 陈烨

禾与口本来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他们共同组成了“和”,一直都过着和和气气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口对禾说:“我再也不想呆在你的左边了,我要找寻跟好的地方,发挥我的更大作用。”说完口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禾,禾看着口远去的背影叹了叹气。

口离开禾之后,四处找寻着新的伙伴,他走啊走啊,突然天空中下起了倾盆大雨,口远远的看见有个人跑过来,那个人看见口这个大方块,连忙躲了进去,口顿时觉得十分自豪,自己终于能发挥作用了,他可以为人遮风挡雨了,但是雨很快就停了,人想要出去却被永远的囚禁在了口里,人拼命的想要挣脱口这个牢笼,可是无济于事,人在不久之后就郁郁而终了。口非常的伤心,自己想要做好事却办起了坏事,伤心过后,口又踏上了寻找的旅程。

既然我不能藏东西,我就往上靠,我一定要在别人前面。他找啊找啊,发现了一根木头,口心想着木头可好,又结实又牢固,于是他拼命的爬了上去,当他眺望远方,他觉得很自豪,终于站在别人前面了,可是当人们看见这“呆”却唯恐避之不及,离得他远远的。口无可奈何的又离开了木头。

找了这么久,却始终都找不到比禾更适合的伙伴,口想起了禾,赶忙回到了原点,看见禾在那里等着。禾见到口回来了微笑的对他说:“你终于回来了。”口脸红着低着头说“原来呆在你身旁才是我最适合的位子。”禾拍着口说:“以后我们还是和和气气的在一起吧!”

生活就这样回到了原点,自那以后,口就一直在禾的身边,一起构建着和谐的生活。

                                              26、两只蚂蚁

                                             长沙师范学校 易丹

人生只拥有勇敢、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够的,更需要聪明、智慧,让自己少走弯路。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前面的一堵墙,去寻找对面的食物。这堵墙对蚂蚁来说是够高够大的了。其中一只蚂蚁来到墙角,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它总在中途因为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但它并不气馁,一次次地跌落,又一次次地爬上去。另一只蚂蚁呢,它在旁边观察了好久,决定绕过这堵墙。很快,这只蚂蚁就在墙的对面了,来到食物前开始享用了。它吃饱了之后,还把多余的食物带回来。在墙的这一面,那只蚂蚁还在坚定地爬着,在跌落后,又再次开始。

                                                        (指导教师:吴振尘)

                                               27、盲 从

                                                 长沙师范学校  谭萍

    有一户做干货买卖的夫妻,非常勤恳。妻子有个好习惯,把每次剩余的干货储存起来。到了饥荒的时候,就拿出来,还分给邻居,得到了大家的赞誉。邻居有个做日历生意的,丈夫斥责妻子不如人,于是这位妻子也把卖不完的日历储存起来。几年后,卖干货的夫妻已经发家致富,而卖日历的丈夫看到妻子搬出一堆旧日历,被气昏在地。

    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从别人。

                                                           (指导教师:吴振尘)

                                             28、坚守与放弃

                                                温州大学 邢婷

一个静谧的夜晚,盛开在同一棵大树上的两朵娇艳的花正在交头接耳。

“喂,今晚月色真美!今天,我受到这么多的赞美与追捧。明天,我一定要打扮得更艳丽些。”其中一朵花津津乐道着自己的表现。

“哦,我们是应该趁着盛开的短暂时光展现最美的自己,离开也不会遗憾。”另一朵花若有所思,低声回应着。

“什么叫趁着短暂时光?为什么要离开呢?我可是要一直盛开着,决不放弃,永远得到最多的赞美。”

“该离开的时候,我想我会选择退场……”

几个月后,这树上又是另一番景象。

那朵自信又骄傲的花依然拼命坚守着,可却是越发枯萎与瘦弱。根本没有人会再驻足欣赏她。而另一朵花呢?她倦了,放弃美丽,悄然离开,选择深居泥土中,滋养大树。在她盛开过的地方,冒出了小小的果实。这一惊喜,却常常受到人们的保护与赞赏。

                                             29、我不成熟

                                              河南省信阳师院文学院 李丰山

    同学十年聚宴,列席咸是显宦,独一教授。酒酣,一官举杯黠顾左右曰:“处世十年,想必君等俱已成熟!”众官皆会心而笑。忽见教授起身正色曰:“我自谓尚不成熟!”四座闻言尽哂。教授曰:“人生处世,譬如树上之果,青涩尙幽馥可爱;一旦成熟则腐败而无用,堕地而为粪土,不惟毁己,而且害人!”言讫,离席而去。


                                             30、罗隐落第

                                              河南省信阳师院文学院 李丰山

            史言罗隐因讽咏不第,愚则据史索隐,另敷虚事以刺世。

        余杭罗隐者,性敏悟,擅诗文,才名为当时所重。初抵长安举试,应题落笔,一挥而就,率先出场,满座俱惊。考罢,有司阅其试卷,论点切题透辟,辞采纷华,叹为天下才,遂怜才而私召之。既见,有司久视不语,及延坐问难,隐博引骋辩,议论风生,有司益欷歔不已。隐不觉生疑,诘其故,有司避而不答,隐益觉疑,遂询问再三,有司乃喟叹良久曰:“阅君试卷,闻君闳辩,深悉君乃不世之奇才。然本朝择士夙以身、言、书、判四项为准,凡容貌粗陋伤残者虽才不录,故历来才士因貌落第饮恨终生者不可胜计!君不闻向有终南才子钟馗者,文武兼通,因貌恶落榜,竟怒触殿柱亡,迄今言之无不痛惜!恕愚直言,君虽奇才天纵,然貌古而陋,终非腾达荣显之相也!”隐满怀孤愤,无所宣泄,遂咏史讥讽,流播宫禁,益为当权所恨!由是隐后虽历十余试,终不第!后数十年,李唐日衰亡;而隐游历吴越,为吴越王钱镠所重,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要职,优游馀生,临终遗嘱左右曰:“吾平生负才放狂,目空古今。然早岁屡试不第者,非才调不济,实貌寝尔!昔孔圣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然后世以貌取人者何可胜道也哉?李唐以貌择材,而唐室覆亡;吴越以才择材,而国势浸盛,秉国者慎勿以貌取材也!”

参证资料:(此材料为方便评阅,非作品所必有,老师可酌情取舍。)

【1】《唐才子传》:隐字昭谏,余杭人,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大为唐宰相郑畋、李蔚所知。隐虽负文称,然貌古而陋。畋女幼有文性,尝览隐诗卷,讽诵不已,畋疑其女有慕才之意。一日,隐至第,郑女垂帘而窥之,自是绝不咏其诗。唐广明中,因乱归乡里,节度使钱镠辟为从事。开平初,太祖以右谏议大夫征,不至。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密表推荐,乃授给事中。年八十余,终于钱塘。
【2】《唐六典》:吏部有三铨法,尚书典其一,为尚书铨。侍郞分其二,为中铨东铨。以四事择其才,曰身言书判。以三类观其异,曰德才劳。凡流外兵部礼部举人,郞官得自主之,曰小选。

                                             31、一个关于鬼的故事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杭小墨(牟挺)

据说,这世界上有鬼。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据说”是谁最早发现的,也没有人知道,人为什么会对鬼存在一种近乎本能的恐惧。

有一个人,他相信这世界上有鬼,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相信的。

在一个深夜,这个人遇到了一个鬼,然后他被鬼吓死了,他也变成了鬼。

人变成鬼后,发现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好吓人的。

于是,他想去找个人问问,鬼有什么可怕的。他找到了一个人,刚想开口问,那个人就被吓死了……


                                             32、关于狼吃猪的最新观念

                                               浙江师范大学 金星宇

    猪三兄弟是众多猪中普通又特别的三只,这三兄弟在一个无聊的下午看了部电影《猪元2012》,全片内容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狼来了,把猪都吃光了”。于是三兄弟开始了恐慌,便决定加固猪圈。

    三兄弟开始动工了。正和所有已知的与三有关的故事一般,他们产生了分歧。分歧点在建筑材料上。大哥是个绝对的嬉皮士,做事慵懒,希望用橄榄枝与大麻叶作为屋顶。但这一方案被自诩为艺术家的老二所排斥,他认为橄榄和大麻不是相互和谐存在的。于是他主张用随处可见的枯木与残枝,取材方便,与环境融为一体。这时候老三站了出来。说:“我们用泥巴吧。”大家都知道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神学家,他坚信着世界是由某种不可知却又神圣的存在身上抖落的泥巴构成的。所以一定要有个东西包裹猪们的话,那么就是泥巴了!

    这场争论持续了很久,直到连狼群们都知道猪三兄弟在造房子,并且准备过来破坏他们的计划的时候。他们终于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屋子——既然不能统一,那么就各自为政吧。

    当狼群集结在猪村外面的时候。看见了三个怪屋子。他们扑向了最近的一所屋子,那是老大的草屋子,他们还没开始攻击,只是一起喊了声口号,就看见整个屋子已经摆动的不行了。狼群中走出一个长老似的人物,他意味深长地一笑:“这只猪太笨了,我们不要吃他。”

于是狼群就来到老二的木头房子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于拥挤,一只狼在进攻前就被挤出了队伍,摔向了木头房子,木头房子随之一倾,看似快倒了。于是狼长老又站出来了。说:“留着,下一家。”

终于到了老三的泥巴房子,干掉的泥巴异常坚硬。不管狼群如何喊口号,如何摔向墙面。它都一动不动。狼群骚动了,长老在众人疑惑和寻求帮助的目光中下达了总攻令。老三在群狼的攻击中死了。

    故事的最后老大和老二在默哀的同时一起嘲笑老三的房子,继续盖着自己的草房子和木头房子,并且教会自己的孩子们如何盖草房子和木头房子,此外还一个劲的告诉他们泥巴房子最不坚固。

    最后的最后,猪元2012年,狼把所有的猪,都吃了。

                                           33、神奇的笔

                                               海南大学李洁梅

有一支神奇的笔,它通晓世界上所有的知识,能写出最优美动人的文章。

神笔很怕寂寞它找到了一个风趣的学生作为同伴,帮助他由差生变成了第一,可是活泼的学生却不敢再开口说话了,因为第一不是真正的第一。

神笔离开变得忧郁的学生,来到一个才华横溢然而并不出名的作家身边。作家利用神笔一举成功,可是作家用神笔写出的文章没有自己的灵魂,看着镜子里渐渐平庸的自己,作家走向了死亡。

最后,一位老书法家得到了神笔,用神笔写出了许多飘逸的作品,神笔和老书法家成为了朋友,直到老书法家死去,神笔也失去了神性,变成了世间一支普通的笔。

                                             34、雨中人

                                                清华大学 曾璐

    他在雨中行走,时时注意着脚下,仔细地绕过那些泥洼与水坑,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鞋。但头昏眼花反过来叫他踩入了一个水洼,钻心刺骨的冰冷简直使他忘记了这双鞋的价值。

    “为什么还要护着这鞋呢!”他喊道,“干脆一了百了,我自个儿打湿它们还好!”

    他冷静而忿恨地向下一个大水坑进发。冰霜般的雨水没过了他的膝盖——他的双脚也因此获得了解脱。从此他再也不看脚下的路,径自沿着一条笔直的线走了下去。每一分伤痛都加重了他自豪的砝码。

    终于他找到了一座村庄,走进一家客栈。“哥们,雨可真大啊……”老板招呼道。

    他笑着把鞋用力一甩,水花四溅:“我敢打赌,你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雨!”

    “噢,——是吗。”老板打了个哈欠。

    “你瞧!你瞧!我的鞋全都湿透了……谁叫我偏要在这鬼日子出来呢?”他甚至还出去踢了踢水来证明自己有多英勇。可旅客们只是瞥了一眼,便走进里头去了。他低头一看,惊恐地发现鞋已几乎干了。

    第二天清晨格外明媚,村子很久没在这样烂漫的阳光底下晒过了。而村民们满带诧异地看他趿着沉重的湿鞋,在水塘里来来回回踱着圈子……

    ——苦难虽不可避免,却绝非炫耀的资本。人既不可能用痛苦自我麻醉,也不可能强求他人作为观众。须得走出苦难,用笑容迎接雨后晴日;而非顾影自怜,沉浸在人生的雨夜。

                                                              35、 疯喇嘛                                                      

                                                                吉林大学  赵金宾

山洞里住着个疯喇嘛。坊间传说这是位证境高深的喇嘛,能照见大神通,甚至四大功德林之一的扎龙活佛也连连称赞他是不世出的大德。一件脏旧的法衣,一堆篝火,几碗酥油茶,疯喇嘛静静地过日子。

有一年,当地的军粮官去找疯喇嘛卜问仕途。刚下得山洞对面的河桥,只见疯喇嘛手挥长棍,大骂而来,把军粮官吓得掉头就跑。第二天,一个土司信使取道此处,疯喇嘛赤着膀子冲下山,扬起破衣迎头一罩,把信使拖上山来,扣留了半晌。

这类事情多了,疯喇嘛狂诞蛮横,妨害公务的恶名便传开来。于是扎龙活佛端持法相,委婉批评道:“我常说众生多苦,那老疯子,你们广发慈心多包容他吧。”信众连连称是。

疯喇嘛不知道这些。一件脏旧的法衣,一堆篝火,几碗酥油茶,疯喇嘛淡淡地过日子。

后来,有个茶商正经过那山洞对面的河桥时,疯喇嘛嚎叫着抱石奔来。茶商惊慌中掉转马头,刚下得桥,便见那木桥塌落水中。茶商才知那喇嘛预见此祸,救了自己一命。感激之余,又去走访了军粮官和土司的信使。

军粮官感叹道:“亏得那喇嘛神通,我被他哄吓回去,未到家门,就见庭院里火焰冲天。还好回得及时,把家人救了出来。”

信使也激动地说:“幸好叫那个神通的喇嘛扣住半晌,我后来才知道,我那时马上要赶到的下一座山正发大雪崩呢!”

不久,疯喇嘛预知祸患,助人为乐的美名便传开来。于是扎龙活佛敛衣而起,昂言赞叹道:“我早说那喇嘛神功独具,是德高行胜的上师啊。”信众连连称是。

疯喇嘛是不知道这些的。一件脏旧的法衣,一堆篝火,几碗酥油茶,疯喇嘛照旧过着淡淡的日子。


                                               36、狐狸的高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花痕(刘丽)

    森林里,自从野猪好心扶起了摔倒在地的老狮子,并把它送去急诊,却被小狮子反过来污蔑后,猴子跟老虎进行了一场口水战。猴子坚信不能见死不救,老虎却肯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路过的狐狸无意中听了这场辩论,以它对野猪的同情和对老虎的崇拜,它坚信了自己有朝一日碰到如此事情时的选择。

    这天,狐狸偷吃了猴子家的葡萄酒,微醉,在森林里闲逛。这时,救命声从不远处的湖边传来。原来,有动物落水了,闻讯赶来的小动物们在岸边不知如何是好,狐狸水性之好是众所周知的,它不好意思就这么走开,于是借着醉意打了两个趔趄,顺势倒地睡着。老鼠和兔子商量着对策,兔子跑得快,跑去搬救兵;老鼠不停地摇醒狐狸,没人知道狐狸只是假装睡着,它神志清醒,只是闭着眼在静观事态的变化呢。

猴子来了,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水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落水的动物救了上来,众人围上去,发觉是小狐狸,它已经奄奄一息了。就在狐狸得意自己这招如此高明的时候,一盆冷水泼来,它不得不醒来,动物们惋惜着,原来它们都以为狐狸知道落水的是自己的儿子,被吓晕过去了。

后来,狐狸悲伤过度,一病不起。动物们都以为它是难忍丧子之痛,而它自己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忏悔。



                                                            “京华杯”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寓言大奖赛评委会                                                                                                     2012年11月19日

文灿 发表于 2012-11-21 12:18

:)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11-21 12:48

这个提名奖都是进入36强的作品,且排名不分先后。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11-21 22:07

这个提名奖都是进入36强的作品,且排名不分先后。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11-21 12:48

这是熊爷选编的获奖作品选的第二部分,请朋友们挑错,尽可能减少差错。谢谢!
公告第3号将公布入围奖名单,不一定发作品。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11-21 22:12

优秀个人组织奖应该是温州大学的吕小军、刘海霞和汉口学院的陈娇,还有谁够格,熊爷最清楚,请熊提议吧!

贺维芳 发表于 2012-11-22 04:08

从获奖作品的作者所属学校看,这次活动,除了浙江的大学,在全国各地的许多高校有参赛学生呢!
这足以证明大学生寓言大奖赛的影响越来越大。:victory:

张一成 发表于 2012-11-22 07:15

祝贺各位获奖的同学!
收到金江寓言奖奖牌的照片,谢谢张老师!

张北峰 发表于 2012-11-22 07:32

:victory::victory:

朱丽秋 发表于 2012-11-22 20:52

:victory::victory:

慕渲菲凝 发表于 2012-11-23 21:19

祝贺各位获奖同学哦~~~

一页青春HZ 发表于 2012-12-02 09:26

4#张鹤鸣
我是31《一个关于鬼的故事》的作者,在整理网页收藏夹时无意间点进来看了一下,非常的惊讶。我记得这个比赛4月就该结束了,怎么到现在还在进行呢。我查看了入围作品名单,并没有自己的作品。当时比赛的文件里也没有提到有什么提名奖??

我想问一下提名奖有证书颁发吗?
我现在已经从原学校毕业考到另一所学校,手机号码也换了。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12-02 11:22

4# 张鹤鸣
我是31《一个关于鬼的故事》的作者,在整理网页收藏夹时无意间点进来看了一下,非常的惊讶。我记得这个比赛4月就该结束了,怎么到现在还在进行呢。我查看了入围作品名单,并没有自己的作品。当时比赛的 ...
一页青春HZ 发表于 2012-12-2 09:26

提名奖是比入围奖更高一个层次的奖项,有证书的。
下面是你提供的相关信息,没错吧?
31、一个关于鬼的故事 牟挺(杭小墨)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投稿者信息
姓名:牟挺   学校: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班级:P750109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66号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P750109
联系电话:158……430

如果你的地址电话等有变动,请发邮件给我gjx920520@163.com

一页青春HZ 发表于 2012-12-02 11:45

12#桂剑雄
邮件已发,谢谢!O(∩_∩)O~

桂剑雄 发表于 2012-12-02 12:03

收到。已给你回信。

张鹤鸣 发表于 2012-12-02 18:14

4# 张鹤鸣
我是31《一个关于鬼的故事》的作者,在整理网页收藏夹时无意间点进来看了一下,非常的惊讶。我记得这个比赛4月就该结束了,怎么到现在还在进行呢。我查看了入围作品名单,并没有自己的作品。当时比赛的 ...
一页青春HZ 发表于 2012-12-2 09:26

今年共有5项大赛,非常集中,后来,寓言专著的最高奖——金骆驼奖——也已经启动,评委要审阅数百万字的文稿,忙不过来,所以将大学生寓言大奖赛的时间延迟了,曾经在许多网站(包括本网)发过通知,你可能没有注意。其它问题桂剑雄先生已经回复,我不再重复了,等获奖作品选出版后,再联系寄给你。

地底人 发表于 2012-12-14 23:18

祝贺各位获奖的同学!篇篇都很精彩!:loveliness:

王祥英 发表于 2013-02-19 21:51

您好,能不能把我的证书先发给我,急着用,快寄费我来付!

张鹤鸣 发表于 2013-02-19 22:18

您好,能不能把我的证书先发给我,急着用,快寄费我来付!
王祥英 发表于 2013-2-19 21:51

您好!您荣获哪个奖?本来1月19日在温州寓言城颁奖,但不幸会没有开。大学生奖的奖杯奖证奖金和获奖作品选都已经运送到寓言城去了,金骆驼奖的奖杯和奖证也在温州寓言城。其他奖项正在陆续发送中。不知您是什么奖?

张鹤鸣 发表于 2013-02-19 22:22

我说过,如果没有人为的干扰,我们的工作量已经非常大了,不幸的是有人自己不作为,又不准别人有所作为,无端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难度,可悲啊!

桂剑雄 发表于 2013-02-20 08:05


您好!您荣获哪个奖?本来1月19日在温州寓言城颁奖,但不幸会没有开。大学生奖的奖杯奖证奖金和获奖作品选都已经运送到寓言城去了,金骆驼奖的奖杯和奖证也在温州寓言城。其他奖项正在陆续发送中。不知您是什么奖? ...
张鹤鸣 发表于 2013-2-19 22:18

王祥英:老虎求谏 —— “乾有杯”全国第十届金江寓言文学奖。:handshake

张鹤鸣 发表于 2013-02-20 10:39


王祥英:老虎求谏 —— “乾有杯”全国第十届金江寓言文学奖。:handshake
桂剑雄 发表于 2013-2-20 08:05

没错,是山东日照的朋友。获金江寓言文学奖大奖的,由我夫人洪善新老师邮寄吧。可能要过几天,最近因为培训学校即将开课,很忙。

王祥英 发表于 2013-02-20 16:57

谢谢张老师,桂老师,和洪老师!

张鹤鸣 发表于 2013-03-05 22:11

谢谢张老师,桂老师,和洪老师!
王祥英 发表于 2013-2-20 16:57

:handshake